中文從什麼時候起開始使用加粗來表示強調?

時間 2021-06-03 05:52:49

1樓:池龍

在我的認知裡,是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在從鉛字排版到電腦照排的過程中逐漸改變的。

不管加粗也好,改變字型也好,改變顏色也好,使用符號也好,歸根結底是讓這段文字與周邊的不一致來起到強調的效果。

從工藝的角度來說,很顯然,在鉛字時代要為每個字型大小不同字型的字專門準備一套加粗的鉛字,不僅成本極高,而且使用和管理也很不方便,所以加粗文字的時候少,使用特殊字型符號的時候多。乙個旁證就是:曾經有過專門一種符號叫做「著重號」,顯示效果就是在每個字下面打乙個圓點。

這個符號在word裡現在應該還能打出來。

進入到電腦排版的時代之後,上述的問題不存在了,那麼加粗文字這種方式既然操作簡單又易於理解,當然就逐步取代了老的方式。

上述為推斷,希望有業界的人能給些更確切的答案。

2樓:

不對不對。

仔細想想,你給別人留字條為了強調時間、地點等重要資訊,是不是會不由自主地描粗或寫得更大?

那麼,英文書寫呢?拉丁文呢?阿拉伯文本呢?那麼,清代人呢?漢代人呢?商周時期的人呢?

難道歪果仁和古呆仁就沒有強調資訊的需求???

難道我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不知道把字寫大點寫粗點更能引起別人的注意???

只是受到骨甲龜殼、草紙泥板、竹簡木片、絲綢絹布、筆墨紙硯等書寫材料影響,不同時代不同文字表示強調的方法不一樣罷了:或加粗、或加大、或劃線、或紅色、或……

所以,把字寫的更粗更大,是人類為了強調資訊的一種主觀能動行為。

雖然這一行為意義重大而深遠,但似乎並不是那麼難以觸發和產生。勞動人民還是有智慧型的。

是有了這樣的習慣、需求,才有了後來報紙、word等等這樣的設計!

至於這種主觀能動行為的在中文語言系統中是何時產生的,這就是我回答不了的大問題,只能模糊的感覺,此問題可能會跟「科學技術哲學」、「語言行為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眾多領域相關。

而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本身,小的以為,因為問題比較含糊所以思考的角度可以有很多...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一加手機的?

Zj.Wong 2013年一加一代開始使用,一部手機感受了幾乎所有的UI特性,後來玩夠了,沒再刷過別的系統,現在的感受是一加自己的系統還是比較簡陋,需要做的工作還比較多。 一加3t是在2016年11月發布的,我是在那年12月份買的,到現在快三年了,因為一直以來的用機習慣比較好,所以平時沒有什麼大問題...

什麼時候中文開始從左往右而非從右往左書寫?

不吃 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出現了漢文裡經常引用外文 書寫阿拉伯數字 使用新標點符號等情況,漢字豎寫就顯得很不方便了。於是,知識界開始提倡漢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變傳統的豎行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寫排列。1909年中國已有了用 橫行 排版的書,它就是提倡文字改革的劉世恩寫的 ...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懷舊?

持續瘋癲 大概是時隔很久整理一次東西的時候發現初中同學送給我的禮物還在,高中學校的校徽和已經廢棄很久的水票還在,自己寫的日記還在,高中時候乙個男生調侃我和我喜歡的男生的婚禮誓詞還在,以及我給那個男生畫的他未來老婆的樣貌的回禮都還在的時候。今年大學畢業了,收拾東西離開的時候丟掉了很多衣服和不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