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淡生死?

時間 2021-06-02 17:18:22

1樓:

了解死亡,才能看淡生死。

通過了解《生死與輪迴》或《慧燈問道》前世今生篇介紹了生命延續的可能。

通過學習《生命的另一面-中陰》了解了生命投胎的過程,就不會對死亡太過於恐懼,相反更加積極努力的立足當下,多積功累德,為未來做準備。

2樓:優婆塞如華

有生必有死。

或早或晚。

早晚都得死。

生死是一種假象,不是真正的你死,真正的你不會死,死的是能夠變化的色身,能死的那都不是你。

3樓:Qinyi998

死亡帶給人們的恐懼,很大程度是對於未知的恐懼和人們對死亡的誨忌(無力感和挫敗感)

然而人還是必須死的。

「死隨念」是乙個很好的方法

【死隨念(Maranānussati)】

當我們看到別人死亡時,我們應作如是死隨念思惟;生命就像風下之燈,隨時它都會熄滅。

乙個享有大富貴的人亦都死去,有一天我也將會死。

凡是生下來的,都會死去。(死魔就像斬首官一般,等待著機會毀滅人。

生命從生下來那一天起,不曾停留過片刻,像太陽公升起後,急急的走向日落。

生命的現象猶如閃電、水中泡、葉上的朝露、水中痕、像死敵必定要執行殺人的任務一般。沒人能躲避死亡。

每一刻我都在逼近死亡,或因吃錯食物、或因身內的疾病、或因外來的創傷,一眨眼而已,生命就結束了。

我們能做的:

--應該時常訓練自己的心接受人生下來就會死的事實

--也要管好+注意自己日常的行為,不要留下遺憾和缺憾事(愧疚感虧欠感之類的)

4樓:卍君空游卍

這只是個習慣性問題

這裡有乙個方法

「我們沒有能力象偉大的菩薩那樣供養我們自己的頭顱、肢體和血肉。實際上,以我們目前的程度,試圖如此供養是錯誤的。因此,我們應從精神上供養我們的身體開始。

通過此種修行及其它一切供養,你的執著會逐漸減少,你的思想會變得越來越崇高與廣大。

最終,你會明白「我」的自性本空; 以最圓滿的方式供養所有的一切,你將積聚圓滿的智慧型資糧—認識到一切現象的空性。籍此,智慧型將自然地在我們心中生起。」

——頂果法王

所謂「精神上的供養」,就是想象自己把自己的腦袋割下來供養給佛佗,祈請佛佗慈悲受供。想象把肚子劃開,把鮮紅的心臟供養佛佗,把肝臟供養給佛陀,把腎臟供養給佛陀,把腸子供養給佛陀,總之你有什麼就供什麼。如果到了最後你沒有可供養的,那就安住在空寂中吧。

5樓:幸運的求道者

經典中的生死觀:

你說著理智的話,為不必憂傷者憂傷;

無論死去或活著,智者都不為之憂傷。

我、你和這些國王,過去無時不存在,

我們大家死去後,仍將無時不存在。

正如靈魂在這個身體裡,經歷童年、青年和老年,進入另乙個身體也這樣,智者們不會為此而困惑。

與物質接觸,冷熱苦樂,來去無常,

婆羅多子孫啊!但願你能忍受它們。

智者對痛苦和快樂,一視同仁,通向永恆;

人中雄牛啊!這些東西不會引起他們煩悶。

沒有不存在的存在,也沒有存在的不存在,

洞悉真諦的人們,早已察覺兩者的根底。

你要知道這遍及一切的東西,不可毀滅;

不可毀滅的東西,任何人都不能毀滅。

身體有限,靈魂無限,婆羅多子孫阿周那啊!

靈魂永恆,不可毀滅,因此,你就戰鬥吧!

倘若認為它是殺者,或認為它是被殺者,

兩者的看法都不對,它既不殺,也不被殺。

它從不生下,也不死去,

也不過去存在,今後不存在,

它不生,持久,永恆,原始,

身體被殺時,它也不被殺。

如果知道,它不滅,永恆,不生,不變,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殺什麼人或教人殺什麼?

正如拋棄一些舊衣裳,

換上另一些新衣裳,

靈魂拋棄死亡的身體,

進入另外新生的身體。

刀劈不開它,火燒不著它,

水澆不濕它,風吹不幹它。

劈它不開,燒它不著,澆它不溼,吹它不幹,

永恆,穩固,不動,無處不在,永遠如此。

它被說成是不可顯現,不可思議,不可變異;

既然知道它是這樣,你就不必為它憂傷。

即使你仍然認為它常生或者常死,

你也不應該為它憂傷,大臂者!

生者必定死去,死者必定再生,

對不可避免的事,你不應該憂傷。

萬物開始不顯現,中間階段顯現,

到末了又不顯現,有誰為之憂傷?

有人看它如同奇蹟,

有人說它如同奇蹟,

有人聽它如同奇蹟,

而聽了也無人理解。

居於一切身體內,靈魂永遠不可殺,

因此,你不該為一切眾生憂傷。——----摘自《摩訶婆羅多》之《博伽梵歌》。

6樓: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說過:「假如把地球的四十億年的歷史比作一天的話,那麼人類二百萬年的歷史只不過相當於一天裡最後的三十八秒鐘而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假如為四千年計算,用上述的比喻算才只有最後的0.08秒。

」每思及此,莫不哀之。橫亙於天地間,百年後無人會記得你。唯有克己慎獨,才能讓自己感到有作為人的驕傲。

7樓:

如果你還年輕的話,別急著看淡。人生寶貴,想想怎麼在活著的時候多活出一些意義吧。

求生欲是好東西,本來是生物為了提高生存率進化出的,沒有求生欲的早就絕種了。

如果你因為某些原因離死亡很近,想安慰自己的話,那就仔細思考死亡到底是什麼。任何東西,你對它越了解,思考得越多,就越不可怕。

用阿西莫夫的話來說,死亡只是永恆無夢的睡眠,是永恆的虛無。在你出生前,已經在這種虛無中度過了140億年,死後只是回歸虛無而已。你要經歷的是你已經經歷過的。

8樓:平象法師

有生必有死,有什麼看淡看不淡呢?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看看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生滅交替,四季遞更,生老病死是最公平的,幾乎人人都要經歷這四個階段,把心擺平,會發現人生每一樣都是那麼美好,那麼值得珍惜,生死亦復如是。

接受生死的存在,把手頭的事情做好。生與死是人生的乙個轉折點,生意味著走向死亡,死亡意味生的到來。生已經無法把握,能夠把握的就是死亡,佛教通過禪定的訓練,就是在活著的時候對死亡的一種體驗,禪定與死亡的感受是一模一樣的,深入禪定才真正意義的看破生死,看淡生死。

進而超越生死。

怎樣看淡生死

心路何方 不能看淡生死,而是要解決生死,人糊里糊塗來世間一回,不能最終在糊里糊塗走,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了,人從何而來,死又回哪去?把這個問題搞明白了,我們自然會看淡很多事情,心性自然會清明許多,也再不會人只為財死,鳥為食亡了。看淡生死,不是讓我們什麼目標都沒有啊,而是讓我們找到更大...

生死都已看淡 為何小事依舊磨人?

浪子 生死不是看不看淡,看淡和看不淡生活都得都在繼續,看不淡生活,精神痛苦多點重點 看淡生活看淡生死,精神痛苦少點輕點。人的精神思維意示方面 知道死亡就在前方,畢竟還沒真的到來,可以先放一放,暫時擱置一下,還不影響目前生活,生死問題的思考思索空了再來。物質方面,人得生存,天天吃喝拉撒工作休閒睡覺,生...

感覺自己看淡生死,人生無望了?

遊人漸離 去看尼采吧,真正勇敢無畏的人是不會視痛苦為痛苦的,貝多芬不是耳朵還聾了嘛,不妨礙在痛苦中做乙個巨人呀。活著是需要勇氣的,死更需要呀。生命獨一無二,高貴無比。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用力往前走開始會很難壓力很大別慫越往後越輕鬆要死請累死在前進的路上 王嶸賓 你那個不是看開了,而是放棄了。你現在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