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最先提 Retina 概念,但顯示屏 PPI 卻愈落後於競爭對手?

時間 2021-06-02 08:49:00

1樓:

現在是19年是有點落後了

P排全部折算等效乘根號下2/3=0.816iPhone11 324 (LCD)

iPhone11 Pro 378

iPhone11 Pro Max 372

三星Note10 327

三星Note10+ 404

華為Mate30 318

華為Mate30 Pro 334

VIVO NEX3 296

一加7 328(市面上中國產大部分1080P都這個PPI)一加7Pro 421

2樓:宋丹彤

為什麼蘋果最先提 Retina 概念,但顯示屏 PPI 卻愈落後於競爭對手?

我告訴你,因為蘋果提出Retina是在PPI落後於競爭對手以後提出來的。

安卓:看我效能(被打斷)

蘋果: 效能好算什麼,大家都看螢幕,誰看效能啊,我PPI比你高, 就是比你好!

蘋果: 我PPI比你高, 就是比你好!

蘋果: 我PPI比你高, 就是比你好!

眾人: 蘋果太牛了!

(安卓刻苦努力)

安卓:現在我PPI和你一樣了,有些還比你高了, 看你怎麼說!

蘋果:我有個叫做Retina的概念,就是PPI不需要那麼高, 螢幕能看清楚就好。

安卓:但是我清晰度高,PPI高確實.(被打斷)

蘋果:聊PPI太Low了, 概念,概念懂不懂!

眾人: 蘋果太牛了!

生造出來乙個Retina的概念,不但彌補了PPI漸漸落後的事實,還讓自己顯得高大上和高大上背後的理論基礎。

3樓:羊駝

ppi這個東西,理論上是有最佳數值的。

比如說一條上一畫素寬的斜線條,最好的ppi就是讓你看不到顆粒但能看到線。

如果螢幕的ppi達到五六百乃至更高,那麼一條一畫素寬度的線超出了人眼識別的範圍,反而看不到了,豈不是很失敗。

蘋果是怎麼做的咧,(不是說iphone,其實更多的是mac上面)蘋果的高分屏和其他的高分屏的最大的區別:

當ppi增大一倍時,以前乙個畫素寬的線,現在調整顯示為兩個畫素寬了。畫素本身變小,顯示的圖形不變小。

而其他廠商螢幕解析度一高,一畫素寬的東西還是乙個畫素寬,顯示內容等比縮小。。。

說到底還是人家系統優化好。

4樓:Jawley

這個問題一句話就可以回答。因為「Retina 概念」跟「PPI 落後於對手」這兩件事完全不矛盾,Retina 的概念是「肉眼看不到畫素點」,不是「我的 PPI 比你更高」。

5樓:姜恆

原因很簡單:iOS不支援,做不出來。

蘋果當初設計iOS的時候,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把解析度和PPI定死了,無法更改。

幾乎沒有任何作業系統會這麼設計,我所知道只有早期的Symbian是定死解析度的。

當時Symbian要考慮到極端稀缺的計算資源,放棄靈活性可以理解。

而iOS誕生的年代,硬體已經不是那麼弱了,不清楚為什麼要放棄靈活性。

這導致蘋果在提公升解析度的時候,只能按2的整次冪提公升PPI,Retina是原始PPI的2倍,再上到4倍顯然沒什麼意義。而中間的PPI,對不起,做不出來。

同樣的原因,導致蘋果在面臨安卓大屏機的時候毫無對策,因為螢幕尺寸是寫死的,沒法改。

好在這個古怪限制終於要被解決了,蘋果在新版iOS和Xcode中對自適應布局介面做了大幅增強,所以iPhone 6才能做出大屏。

6樓:cannel jiang

retina的定義是人類眼睛能識別解析度的極限,那就是再增加解析度也沒意義

retina不是技術,只算是蘋果提出的標準,其他廠商一樣能採購這樣的高分屏

至於為什麼蘋果沒追求更高的解析度,我覺得理由跟為什麼沒像三星一樣把屏越做越大一樣,可能是固執,也可能是其他

7樓:Hacking

PPI大於300以後肉眼幾乎很難再分辨出來那細微的區別了。因而提公升PPI是沒有意義的。蘋果注重務實,目的是為了消費者能用到一塊最好的螢幕,iphone的顯示屏不管是顏色還原還是對比度亮度都已經算是頂尖的水平。

但是這個引數到了安卓陣營自然就就變成彪配置中的乙個選項。因而見證了安卓正營以瘋狂的速度邁過720P 1080P 2K。。。估計最終遲早會有4k的顯示屏,但是有什麼意義呢,來自地球的我們如何用眼鏡體會出效果的提公升。。。

最終還是想說,二倍的效能不等於二倍的使用體驗

8樓:於宙

這就是蘋果的精明之處,每次提出乙個概念,就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萬眾矚目!然後接下來幾年里安卓瘋狂堆砌硬體才可能在某個單項上超越半個身位。這時候,啪!

蘋果積累了幾年又來了乙個重頭戲,安卓又是拼命追趕。樂此不疲!

9樓:

因為做產品不是比引數,而是比使用者體驗;

當ppi已經足夠高了,以至於體驗上無法產生任何的差異化,此時再賣弄自己的ppi,無異於耍牛氓!

任何不以提高使用者體驗,滿足使用者需求為核心的改進,都是耍牛氓!

10樓:馮熙凱

這一直是個硬體過剩的時代,不管你現在用多麼強大的硬體,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你的硬體不夠用了,顯示效果也一樣,不管你買多高解析度的螢幕,過段時間就會發現,好的遊戲都不支援你這個解析度了,我一直搞不懂這是軟硬體公司的合作,還是數碼行業一項約定俗成推動發展的策略,亦或者是坑的就是消費者。

11樓:梁以藍

Retina這個概念是由蘋果提出的沒有錯,蘋果人認為人的眼睛最多大概只能識別到320ppi(另一說300),超過了這個數值,就沒有實際意義。既然320PPI就已經達到了人肉眼識別的極限,那麼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做得更大的?我個人是持保留意見的,現在很多手機號稱400多甚至500PPI,但是這些手機的螢幕真的給使用者帶來了更加極致的體驗嗎?

本人閱機無數,我是沒看出,最起碼我正常使用的時候看不出來。個人認為,PPI這個東西只不過是商家炒作營銷的乙個工具,蘋果如此,其他公司也跟風炒作,宣稱自己超越蘋果,既達到了炒作宣傳的目的,也滿足了一些消費者的心理。別說什麼中國產手機的PPI就是比蘋果高,給你1000PPI你就能夠看得出來了?

希望大家不要太在意這個東西,乙個螢幕顯示效果好不好不是PPI就能決定的,螢幕的顯示色彩、色階、漏光控制、色域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當然PPI也十分重要。如果拿PPI來判斷乙個手機螢幕好壞的話,就好比是用畫素來決定拍照裝置的好與壞一樣貽笑大方。蘋果的裝置顯示效果無疑是頂尖的,是不是最好我不敢說,但是我敢說,現在市售的各種電子產品,絕對沒有比蘋果做得更好。

至於少部分IPAD MINI2、MBP的陰陽屏問題,這個我相信更大的原因是由於使用新技術還不夠成熟和品質把控不到位的結果,但這並不影響蘋果的產品顯示效果是頂尖的。

12樓:於七

資料堆積到一定階段就真是噱頭了,比如攝像頭,iPhone憑藉800萬畫素完勝各種高畫素手機。

優良的產品來自於其上各個元件的完美配合。

13樓:

整體平衡。那後來有了更高 ppi 的 4-inch 螢幕,蘋果為什麼不用在 iPhone 5s 上?因為更高的 ppi 意味著更高的耗電,蘋果就必須使用更大的電池;用上更大的電池,就勢必會增加手機厚度;同時,高 ppi 帶來的成本提公升……你看,乙個 ppi 的改變,將牽涉如此多問題。

保持節奏。既然 326 ppi 已經足夠(不夠的話當初又怎敢吹牛?),考慮到邊際效應,蘋果對 ppi 的選擇,更多時候會是一種堅持。

iPhone 原先都是 163 ppi,iPhone 4 之後都是 326 ppi,即使螢幕尺寸發生了改變。為什麼 iPad mini 尺寸要定在 7.85-inch 而不是 7 英吋或 8 英吋?

因為把一塊 163 ppi 的螢幕面板切割出 1024*768 解析度,就是 7.85 英吋,而 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 正是 326 ppi。

至於什麼「當蘋果 ppi 引數比別人高的時候就會強調 ppi 引數,比別人低的時候就會說 ppi 不重要。」之類的說法,顯然不屬實。不信就去看蘋果歷代產品的介紹頁面,對 ppi 的描述是否有明顯變化。

14樓:張生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蘋果強推Retina Display和PPI概念是短視的營銷手段,無論名詞是什麼蘋果都是在強調規格,從歷史來看這恰恰不是蘋果所擅長的領域,每當蘋果強調規格時都會被競爭廠商迅速趕超,現在可以發現蘋果在幾乎所有的硬體規格均落敗,沒辦法誰讓你掀起了軍備競賽呢?蘋果面對競爭者的群狼戰術再無能夠拿得出手的規格用以刺激市場,只能不斷地強調體驗,而競爭者的綜合體驗差多少呢?有多少人在乎呢?

這就造成了乙個形勢,蘋果逐漸失去了頂級產品的光環,再次以高逼格作為營銷重點,但高逼格有個桎梏就是必須是小眾,人人都有的東西顯然談不到逼格,蘋果強調規格的行為親手把自己推向邊緣化。

15樓:劉帝州

因為正常使用的情況下iphone的ppi肉眼已經無法分辨,超過那個數值沒多大意義,所以蘋果沒有刻意提公升ppi,但顯示效果依然優秀。

反而其他手機大部分是借用這個「軟肋」來進行對比和宣傳自家產品,如果說從螢幕的其他方面趕超需要花更大的成本去研究,ppi容易提公升且是乙個資料讓人容易清楚記得也是乙個原因。

16樓:莫默

為了吹乙個所謂的retina的營銷概念都不惜強行降自己視力了真以為自己的眼睛只能看到300ppi?

G2 MX3 one butterfly等等一票手機螢幕觀感明顯強於iphone 如果你說看不出來要麼你張信哲太足要麼你該換眼鏡了要麼請不要用隔螢幕一公尺遠的姿勢用手機!

蘋果不堆解析度的原因是ios不是乙個解析度自適應的系統!看看iphone軟體執行在ipad上的效果就知道了那果粒簡直酸爽得不敢相信正因如此蘋果每次都是四倍提公升解析度四個畫素點對應原來乙個方便舊軟體相容而iphone短期內又不會做大屏 (畢竟3.5人類最適合尺寸桀傑)4寸屏上2272乘1280 那ppi都652了 LG還沒這黑科技呢

17樓:Arnold Pei

看完題目大吃一驚:原來 iPhone 的顯示的技術已經落後小公尺、魅族好幾光年了!

乙個炒茶葉的大師向世人宣布,自己炒出的茶葉是世界上最香的,因為自己用了足夠長的時間,於是某公司老闆讓旗下所有的員工都去炒茶葉,時長是這位大師的 4 倍以上,結果茶葉炒糊了...

大師笑而不語......

利益相關:魅族員工

為什麼 Deep Learning 最先在語音識別和影象處理領域取得突破?

科大訊飛 深度學習源於人工神經網路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的研究。人工神經網路是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領域的一種模型,它的提出是為了模擬人類神經系統對事物的認知和學習能力。而人類的視覺系統和聽覺系統是最直觀的 也是受到最多關注的人類神經系統。例如目前影象處理領域最流...

蘋果使用者為什麼選擇蘋果?

瘋狂的Tim 越是不懂電腦,才越應該選擇Mac Mac的核心優勢之一就是讓使用者 沉浸在工作中 不用去關心各種設定 環境 舉個例子 windows下解除安裝軟體,經常會遇到所謂的 解除安裝不乾淨 的問題 好好學習 蘋果最先加了劉海,全網噴醜。某中國產手機加了劉海,都說好看,螢幕大balabala 蘋...

古代為什麼最先餓死的總是農民?

士農工商的意思是行業的戰略地位排名,不是底層從業者的個人地位排名。農業整體是很重要,但農民個體卻很草芥。正如軍隊的力量最強,但打仗先死的總是大頭兵。一點矛盾也沒有。地位只是虛名,銀兩才是實際。為什麼古代農民地位高,因為古代統治階級鼓勵人民當農民。為什麼古代統治階級鼓勵人民當農民?是因為農民這個職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