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外語時,大腦是直接使用還是使其與中文不斷翻譯使用?

時間 2021-06-02 01:01:16

1樓:阿駝

大腦直接用

因為中文翻譯的話,其實會很影響,可能會忘記自己下一句說的是什麼,這樣與人交流的時候可能不太明顯,但是如果是面試或者其他正式場合的話,就會有停頓,卡住的現象出現,就會很尷尬。

2樓:劉白

實際上,兩種情況同時存在,且會交替出現,以形成表達上的互補。

不論外語學得有多好,都不可能,也沒必要使其完全擺脫來自母語的影響。由於無法把腦海中的兩種(或以上)語言全然地、絕對地隔離,自然也就無法阻止它們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同時,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人的外語水平會低於其母語水平。

考慮到這一點,就可推知其實根本不存在只使用外語的狀況。至多我們只能說,隨著學習深度和廣度的增加,我們可以做到比從前的自己更準確熟練地使用所學的外語了。在無限的將來,乙個人可以達到的最好的情況也只能是:

可以在講外語時幾乎不受母語影響了。

3樓:

我個人是直接說英語不用腦中翻譯,但是由於母語是中文所以直接說的英語詞彙和語法還是比較會不知不覺偏中文,如果不太記得那單詞就盡量說慢點爭取時間去想出那詞彙。

但是小時候對英語還不熟悉的時候會先用中文翻譯好再說出來避免說錯,但當你聽多說多了就不需要這樣做了。

4樓:簡單點兒

平時溝通口語都是張口直接說,沒有特別要想。但如果是工作口譯,狀態好時也是直接開口,不好的時候要想一下詞序排列,不用在腦中翻譯中文。

5樓:Hsing Chin

我來講一下,我的想法。

目前我的英語能力和大多數人一樣,聽說讀寫中除了說特別差勁,其他仨均衡發展。感覺這三個能力是乙個媽生的,「說」這個能力是領養的,呵呵

不是說我一點說不出來,而是我在通過嘴表達口語的時候,腦子真的是極速運轉,先想普通話,再把一句話中前幾個了對應的詞努力蹦出來,還要盡量想著一系列的問題:

1.我發音對不對呀?

2.沒有語法錯誤吧?

3.那個詞怎麼說來著?

基本上,這些問題搞明白了,解決了,你會發現你說的這句話,磕磕絆絆,好的,談話結束。

所以,以我們這些英語沒達到一定境界的人來說,口語表達基本上就是在腦子裡寫作文一樣,慢慢想慢慢說,說到底詞少,不流利,我也見過英語說得非常流利的人,他們說除非一些專業術語,如果只是日常對話的話是可以脫口而出的。

好的,任重而道遠

6樓:

直接用,不用翻譯。

還有那種情況,英語理解無障礙,但這句話中文應該怎麼說來著啊。想不起來。

我教過美中國人說中文,從零基礎到中級,他也出現過。乙個他理解的中文的概念,突然想不起來英文怎麼說的了。

其實翻譯法,初級階段很好用。學到一定階段,應該甩開翻譯,多運用,糾錯,會理解更深。語言是活的,不是每次去找一一對應,那是密碼學。

而且,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喜歡去找完全對應的詞。可真相是,兩個不同的文化,無法完全對應,翻譯過的詞只能盡量接近。

別說外語了,你如果是說方言的,你肯定能想到那種方言詞。就是你用普通話翻譯過來,就是表達不出那個韻味。

7樓:

就說英文吧,說寫英文時如果想流暢地道的話,還是要直接考慮英文,但前提是相關的知識你都懂,如果不懂,那既不可能流暢,也不可能地道。

仔細分析的話,單詞有形體和概念的區分,比如英文sun、moon等等單詞,和中文「太陽」、「月亮」屬於同樣的概念,但在中英文中的表達形式不同。我們用某種語言說和寫(表達),就是將有關的意思(概念群及其邏輯關係)用這種語言中的形態和組織關係組織並表達出來。

很多人需要翻譯,是因為他們的知識就是通過翻譯得來的。對於很多人初中級外語學習者,他們腦海中知識庫裡外文那部分知識結構中並沒有sun、moon的清晰的知識點,他們有關的知識點在中文知識庫裡,是中文庫裡的「太陽」和「月亮」。因為用的是中文庫裡的概念,他使用這兩個概念時,就只能翻譯了。

這樣雖然慢,但至少有了結果。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包括大多數外語工作者,他們一直生活在母語的社會環境裡,每日的交流都用母語,這樣他們的外語永遠達不到母語的水平。要想流暢地道,在外語環境中浸泡若干年是必要的。

在使用 LaTeX 排版時,如何使用 (振假名)?

振假名標註實現得最好的是 LuaTeX ja 巨集包 CTAN Package luatexja 的外掛程式 luatexja ruby TeX encoding UTF 8 TeX program LuaLaTeX documentclass usepackage usepackage ltjse...

在使用一門外語時是不是總會不自覺的先在心裡翻譯成母語?

要看你用的什麼語言去學啦。我玩 Duolingo的 Irish from English 看的愛爾蘭語時都是會翻譯成英語啦 這個,主要看你接觸的程度吧。我是少數民族,我現在看母語得先翻譯成漢語才能完全理解。看到英文,腦海裡不是直接翻譯成母語,而是翻譯成漢語。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基本上是漢語,除非跟家人...

是我們在支配大腦,還是大腦在支配我們

aluea 就我個人看法來說,比較極端。只有大腦,沒有我們。舉個例子,工地上一共有100人,但是只有99個工作崗位。我們就是那個沒工作的人,只能在旁邊看著,而且還不能隨便溜達,工地讓你看的你才能看,不讓看的就看不到,至於指手畫腳想都別想。但由於缺乏必要的資訊進行辨別,很難區分自己和剩下99個人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