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看了很多書,可是就是寫不出像樣的文章來!怎麼回事?到底怎樣就能寫出好文章呢?!

時間 2021-06-01 12:33:10

1樓:開拓者

若問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那一定是:「從知道到做到」。

通過浩瀚如海的閱讀、培訓或學習,人們常常自得於自己已經知道,於是各種心滿意足、豁然開朗。卻不知表相收穫的背後,隱藏著極大的缺失。

知道之於做到,又何止十萬八千里之遙。

思維上,一定要避免以下幾個陷阱:

1.知道不等於真的知道

我們以為知道,跟我們真的知道,本身就有很大的差距。

從小到大,學過太多的知識,閱讀過許多的經典。一直以來覺得自己滿腹經綸,但隨著閱歷和思維的持續增長,發現自己的誤解和偏差,幾可車載斗量。時至今日,開始有「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的感覺,一些曾經爛熟於心的知道,才慢慢接近真相。

正如蘇格拉底所說,「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無所知」。知道之路之遠,由不得自己不心懷敬畏、如履薄冰。

2.知道不等於真能做到

即便真的知道,也遠遠不是做到。課堂教育經常是,上課聽課好像懂了,做題總就做錯;孔孟之道倒背之流,社會交往卻荊棘叢生;培訓現場如醍醐灌頂、收益良多,日常生活卻鮮有改變,依然我行我素。

絕大多數人就是這樣,知道很多知識和道理,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3.做到不等於事先知道

常規思維告訴我們,知道才能做到,不知道怎可做到。對此,我不予苟同。

正如,知道了不一定做到,做到了也未必事先知道。

知道是意識,做到是現實。

知道易假,做到才真。

知道和做到其實是兩個維度世界的事,儘管有看似合理的大的邏輯順序,但是細節的真相恰恰不完全是這樣。

就如陽明先生所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與行絕非誰先誰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也正因如此,人們千萬不可輕易自我設限,認定自己不擅長或者無法做成某事。你只是not yet而已,而非can not。一旦你不再畏首畏尾,而是付諸行動,你會發現其實事情遠沒有想像那麼難。

而從這一刻開始,呈現在你面前的極可能會是乙個又乙個更加美好的自己。

常言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心智開啟,才可知行合一。

是的,知道到做到雖隔千山萬水,從做到到知道卻不過一步之遙。

2樓:北也m

我覺得主要還是自己沒有動筆去寫,剛開始肯定文章寫得一般,需要一定的積累才能寫出感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寫作手法和敘述方式,有特點的文章就是有價值的文章。自己也反反覆覆猶豫了很久才開始動筆寫東西,真的是這樣,想太多都不如自己動動筆桿子。

3樓:thom yorke

文章是一種語言藝術和思想藝術的的集合,一旦某種事情被定義為藝術,那麼對於這種客體來說,天賦就永遠比努力重要。有時候你看一千本書積累下來的經驗不如別的的乙個靈感。就像《月亮與六便士》裡面的思特略夫,終生混跡藝術圈,但他知道自己不是乙個藝術家,所以他幫助別人成為藝術家。

所以不必糾結,如果你努力了太久還沒成功的話,那一定是你的方向錯了。

4樓:

想起羅素在《幸福之路》的一句話,與君共勉。

「丟開寫作,竭力想法不要動筆。進入世界,做乙個海盜也好,做乙個婆羅洲上的王也好,做乙個蘇俄的勞動者也好;去過一種生活,是低階的生理需求幾乎佔據你全部的精力。」我並不把這種行動路線推薦給每個人,我只介紹給那般因生活需求太同意滿足而覺得苦惱的人。

我相信,這樣的生活經歷了幾年之後,乙個人會發覺寫作的衝動再也按捺不住,那時,他的寫作一定不致在他心目中顯得虛空了。

自認為自己不是特別醜的女生吧,可是為什麼每次出去玩男生都是在撩我的朋友們,我自己就特別慘淡呢?

星 塵 hhh,我覺得這不一定不是好事。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屬於趁著年輕四處浪,等到以後想安穩了再找乙個相伴一生的人。我估計題主是那種比較文靜也很有教養的女生吧hh大部分男生對於主動撩這樣的女生沒有興趣。因為這樣的女生一般比較認真不喜歡進行感情遊戲,而且如果有想騙炮的騙這樣的女生成本會高很多 我也有過...

18歲,自認為經歷了很多,對生活有點感到枯燥乏味,也很迷茫,該怎麼辦阿?

哦豁 迷茫很正常的。但是你感到枯燥乏味我就不懂了。18歲才經歷了多少?還沒經歷生離死別,也沒經歷過被壓力壓彎腰,你以為經歷了多少?不過就是一場戀愛,然後被甩了 經歷一點小事,一點小挫折,僅此而已。人生路還長,這才哪到哪。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做就好了。我的另一篇回答,你可以看看 大學生活越來越枯燥無味,如...

自認為長得醜,但就是有人真誠的誇自己長得好看,這是種什麼體驗?

總覺得在諷刺我,哪怕他 她 或許是真心的,哦不沒有他,只有她,因為目前為止沒有男生說過我好看,只有說過我醜。反正我從不相信身邊人怎麼誇我好看,都覺得在騙我吧 我也很迷 我一直覺得我有點醜,而且膚色不均勻,因為之前臉上起蘚,額頭要比其他位置黑一點。但有人誇我白和可愛,我一直覺得就是客套話,因為我乙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