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為什麼選擇在美國自建工廠,而不是像蘋果那樣進行外包或者在製造業成本更低的其他國家建廠?

時間 2021-06-01 02:19:59

1樓:

看了很多很多答案,總結一下以及加上自己的想法:

根本原因,沒必要。沒必要像蘋果一樣把製造這塊外包出去,因為特斯拉只有那麼幾款車型,而蘋果,手機是一年發布3-4款。這說明什麼?

本來找人代工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是自己沒有能力組織工廠生產,如蔚來小鵬理想威馬或早起的小公尺這種,不得不找代工,自己沒有能力組建工程;二是像蘋果這種,代工利潤太薄沒必要耗費巨大精力自己代工,所以直接砍掉。這樣還有利於專注於研發和設計,只拿最大頭利潤,髒活累活甩給富士康弄就行了。一減一增,大大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利潤率。

而特斯拉,就那幾款車,專注於設計和研發什麼的,就算了,再專注能研發出什麼呢,能甩其他人多遠呢;另外車輛代工利潤率比手機行業高得多。所以把代工這塊把握到自己手裡,一減一增,也是最好選擇。

說白了,外包不外包,完全是看收益和成本。並不是說手機行業流行代工,汽車行業不流行代工,跟行業傳統什麼的都完全沒關係。

2樓:

我唯一知道的在外國建廠往國內賣車的品牌就是通用。通用把你國組裝的別克賣回美國。不過這裡面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通用在你中國產能過剩,二是別克在美國本土不招人待見。

這一來二去乾脆就把你國多生產出來的那部分買回美國算了。

其他品牌並沒有聽說過在外國生產再買回本國的,反而都是本國生產買到別國。

3樓:wei du

SPACEX 的成功就來自於大部分自製和高度自動化成功的降低了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TESLA現在主要目標市場是美國因為超衝建立很容易而且生產自動化程度很高所以在美國建廠有時間優勢

4樓:楊茗良

只能說市場對於特斯拉的需求還不足以讓他國外建廠或者合資什麼的。另外特斯拉強就強在對於電池組的管理,這核心的技術當然是捏在自己手裡了。不過就全世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以及環境保護需求來看,特斯拉這個行業先行者一定會大獲成功的。

5樓:Bin Fu

1.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家汽車廠能夠單純通過外包生產來獲得成功,如果蘋果能夠成功,那麼他就開了汽車業的乙個先河了。

2. 為什麼不容易外包,因為汽車廠的生產線通用性不好,即使同乙個品牌,不同的生產線都很難相容不同款式的車輛,能夠並線生產的車型,必須從一開始的設計階段就開始考慮。擴充或改造生產線耗時長,投入資金大,這些都限制了將生產外包。

3. 汽車的可靠性是一條關鍵性指標,尤其是在美國,如果你將本廠車輛的可靠性做到優於行業平均水平,那麼會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比如豐田在美國的成功。所以廠家會在生產的流暢/工藝/管理上投入資金和精力,產生的專利/經驗/技術成為車廠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這些技術的封閉性也導致了車廠對生產外包的興趣不大。

4. 汽車業有沒有外包? 有,早在上世紀90代開始,就有外包服務出現,比如通用將部分閒置的生產力外包,用於生產豐田的汽車,但後來證明效果並不好,後來就沒有大規模流行起來,但直到今天,外包生產仍舊還是有的,只是規模並不大,並不是汽車生產的主流方式。

5. Magna的外包如何? Magna被稱為只差乙個品牌,就能稱為整車商。

Magna能生產汽車上的所有零件,包括生產製造部分。Magna接受生產外包,客貨包括BMW, JEEP, MINI等品牌,所以說在生產質量方面還是不錯的。

6樓:王珂

蘋果手機關鍵的是作業系統還有就是各種設計概念的加入等需要的人大多在辦公室、研究室搞研發。生產能力方面 ,手機外殼、電池其他都是相對說的人口密集型產業 ,技術普遍性來說,很多地方具備生產這些的能力,而美國工人工資比中國高很多倍,所以手機的話,像英特爾的處理器、蘋果的作業系統買的主要是。選在中國的話會很節省成本。

特斯拉是高檔汽車,技術需求結構和手機並不是一樣的,每一樣都是要求很高的,比如碰撞試驗、圈速測試、發動機的研發等等。每乙個環節都需要非常專業的人才和技術。就說圈速測試吧,有專門的這個行業內的人,工作差不多就是開新車測試新車,和飛機差不多。

汽車需要很多的試驗,目前我記得看過的乙個新聞,中國好像前幾年才擁有第乙個汽車什麼的測試實驗室。而且特斯拉主要的消費人口並不是中中國人,美國和歐美地區佔著很大的比重。就中國來說,美國產的車叫外國進口買到國內,而在國內就叫國產了,當然進口比國產聽起來說起來更有底氣。

而且買特斯拉的大多中中國人是土豪,如果正想買的話,不在乎多叫幾個錢的。特斯拉公司不會傻到為了那為數不多的中國土豪,搬到中國。反正什麼進口關稅,相對於車來說比較少,中國土豪也不會在乎多掏那幾個錢的。

7樓:

現在有在荷蘭建廠,不過是組裝廠。現在國外的銷量沒有到去建廠來代替直接出口。

而且建廠這種算是green field FDI。要跟當地市場相結合來看。 如果在中國建,技術spillover 很厲害的,並且只能控制49%。 還有充電站等其他方面問題去解決。

現在特斯拉在荷蘭建基地。當地重視智財權保護,歐洲基建很不錯。聖誕前去過阿姆斯特丹,有些特斯拉都是計程車,出現頻率還是很高的。

如果選擇外包,技術優勢就會被山寨。雖然沒啥技術優勢(相對其他大廠來說),不過整個設計是無可比擬的。

以上,貌似有點跑題。

8樓:

因為最發達的汽車配件市場美國是其中之一,別忘記蘋果選擇富士康是因為當初深圳可以買到全世界任何地方出產的電子元件。至於人力成本什麼的是附加優勢

對於高科技企業的初期模型,可以最快的加入新技術和改進問題比什麼都重要。

而特斯拉的電動車從來就沒停止改進過,直到現在他們也不敢說已經成熟可以量產不需要改進了

作為乙個美國公司,主要目標市場也是美中國人,自然會選擇美國作為生產基地。

9樓:Arthur Wang

其實我也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很多人一直用蘋果套特斯拉,兩者有什麼內在相似性麼?從技術講,汽車行業屬於徹頭徹尾的高科技,其高科技含量和創新能力不比手機……應該說不比網際網路行業差。而汽車行業也有類似蘋果這樣專做設計的公司……但是跟手機行業相反,品牌都屬於工廠所有。

為什麼,我猜測啊~跟錢有關~~誰掌握了品牌,誰掌握了利潤。

跟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追求「輕資產」不同,汽車行業那是重資產中的重資產。我在12年左右調研過山東電動汽車企業情況……說是電動汽車,就是老年代步車那玩意了。看起來別說跟蘋果比了,連錘子都比不上的各種小企業,註冊資本少的1000萬,多的上億……這種企業,在山東遍地都是,隨便乙個市都能抓出十個八個來~

小公尺,註冊資本2000多萬;錘子,註冊資本300多萬……錘子都在富士康開了兩條流水線,那麼這些註冊資本幾千萬的車企有幾條生產線呢?答案是沒有,全手工(奢侈品啊)。

那麼有沒有可能誕生這樣的公司呢,以設計、營銷為主,找車企代工?

其實是可能的~

然後呢……好了,我編不下去了……那啥,就當拋磚砸人,等高手吧~~哈~

全職高手中,為什麼葉修在復出後選擇了自建隊伍打挑戰賽這種艱難的路?

首先,葉修一開始沒有想到自己會被迫退役,自然沒有想好下一步怎麼走。雖然和嘉世的矛盾日益突出,嘉世甚至買了孫翔想取代葉修,但葉修並沒有想到陶軒會做得這麼絕。我猜測葉修一開始的預期是和孫翔共同使用一葉之秋慢慢退出核心,或者換個賬號卡輔助到退役。收好它。就在孫翔想重新鼓起氣勢時,葉秋卻已經鬆開了賬號卡,淡...

特斯拉為什麼選擇永磁電機?

Wjmdyj 強答下,對於新能源汽車電機的選擇一直有三條路線。永磁同步電機 三相感應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對於新能源汽車這個系統而言對於電機主要關注電機功率密度 效率 可靠性 nvh及成本。永磁同步電機的功率密度及效率有突出優勢。三相感應電機的nvh效能及成本有優勢,但是存在明顯效率窪地,而開關磁阻電...

你為什麼選擇去美國讀大學?

蟹腰我本來高二的時候抱著乙個不高不低的分數,夢想著考去蘭大學騎駱駝突然被家裡丟去學了一年語言然後考到了美國東北部的一所大學現在想想原因可能是我以前偏科有些嚴重,政治歷史一竅不通,而且還和父親有很深的矛盾,並因為這種矛盾而出現了輕度抑鬱 只想考的遠遠的,遠離這種壓抑的環境 就是本想在西北部理科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