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是如何做到中高階機型在一些消費者眼裡優於小公尺手機的?

時間 2021-05-06 20:35:14

1樓:悶騷蛋蛋

華為手機自己開發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小公尺手機攢的,核心競爭力是網路營銷。如果intel自己做筆記本或者pc機的話,你會覺得intel的好還是聯想的好呢,其實就是乙個道理。

2樓:

這個不用搞得很難理解一樣。拿小公尺手機放在華為手機面前,就low爆了。還有就是小公尺幾個領導天天吹牛,有誰會認同這樣得品牌?打心裡瞧不起小公尺,就會吹牛騙小孩。

3樓:中二癌晚期患者

我爸爸當初自作主張買了一台紅公尺1s,用了一年多USB口壞了,我安慰自己,不到一千塊的東西要什麼自行車?

我買的小公尺6,用了一年多USB口壞了,我安慰自己,偶然現象。

我安利同學買的note3,用了一年多USB口壞了。

我:MMP,小公尺你出來給我解釋一下?

後來我上論壇,發現不論什麼機型,小公尺手機USB口用一年多壞掉是大概率事件。然而我的nexus、lumia、榮耀都沒發生這樣的事情。

當然了,換乙個USB介面花不了幾個錢,但是還是很糟心。這麼多年了,怎麼著也是個大廠了,小公尺就連乙個USB口都做不好?還是說故意這樣做的?

4樓:

單說乙個系統就已經足夠了,9.0都適配到mate9了,你看下小公尺同期產品?

更別說所謂的價效比只是在其他你不知道的地方縮水罷了,我寧願十分錢七分貨也不要五分錢五分貨。

5樓:ld daert

因為我買了華為的榮耀V10啊!

誰敢說華為不行的我就只好強烈譴責啦!

還有,誰敢說小公尺好的我就深表遺憾啦!

最後,誰敢罵我,我就提出嚴正交涉啦!

6樓:徐大官人

別逗了,所謂的中高階優於小公尺完全是海軍吹出來的。雷布斯微博發布過公尺粉平均月入7K+,而2023年中中國人均月收入才2K+;在知乎眾所周知985/211遍地走,而知乎又稱公尺乎。這些都表明小公尺已經占領中國高收入人群和精英人士,所以華為拿什麼去跟小公尺比高階?

7樓:

我作為消費者,華為旗艦比小公尺旗艦貴很多。拿3500的小公尺去對標4900華為,我已經懶得看功能了對比,明顯華為比較高階,哈哈哈哈,貴就是理由,就這麼簡單。

8樓:王年

還是要支援國貨,小公尺的晶元不是中國產的,雖然也是台積電代工。但是還是要支援國貨,讓他們繼續向基礎的科學研發,以後大家都可以過好日子了。

9樓:

在華為,很多人用小公尺更多人用iphone。不知道小公尺內部多少人敢用華為手機。

有些東西是研發實力決定,而不是營銷。一顆麒麟的研發,每年投入可能比小公尺所有研發費都要高。

麒麟研發預計投入可以大概猜測一下:

基帶投入每年算1000*80萬人力成本,這個是最核心的,比cpu更強。

買各種ip投入五個億(AI這個都花幾個億了)做soc+7nm流片再算五個億

GPU據說也在自研,預估至少投入五個億。

以上幾個加在一起什麼感覺?

我只是感覺手機要不上量,得賠死。

10樓:飄渺大蝦

我說說吧,mate9兩年了,現在充電寶基本不用,省城出差當天回來的從不帶充電寶。剛買的時候毛病挺多,之前用的三星note系列,螢幕好,忽然用到華為的螢幕,直罵華為,還有斷流,殺程序等問題,但作為乙個水桶機,短板很少,足夠我使用了

11樓:老玄

基本沒有做到。

不差錢想玩ios我會買iphoneX

不差錢想玩安卓我會買note9

想買新奇的我會買findx

不想花太多錢我會買小公尺

任何時候華為都不是乙個好的選擇。因為華為沒有明顯的癢點。

12樓:叮噹

最起碼人家華為名字起的好。

單獨拿出乙個「榮耀」懟你小公尺。

你小公尺呢?

紅公尺和小公尺的界限在哪?

考駕照時,教練拿著紅公尺手機不止一次說:「這小公尺兒不行啊。」

我當時用的是小公尺3,覺的還行,不卡,而且我很喜歡有邊角還有弧度的設計。

總之,我覺得名字很重要。

13樓:jyleon

小公尺是走價效比起步的,在大多數消費者眼裡就是低端。當小公尺也要走高階的時候他已經擺脫不了這個刻板印象了,哪怕手機做得再好,注定只是公尺粉眼中的高階,大多數消費者還是不認。

14樓:西南教主

我:小公尺手機不錯,續航能力好。驍龍835

朋友:我原來買過過啊,有時卡,還自動關過機。

我:不是吧,我這個手機從未出現過這種問題。你買的啥?

朋友:我是永遠不買小公尺手機了。紅公尺4A(499)我:你買小公尺系列嘛!不錯的。很好用。

朋友:算了吧,我不信小公尺了。我買了個蘋果,中國產我都不相信了。

我:你要是用買蘋果一半的錢,買個中國產手機,也不錯啊。

朋友:算了吧,我這手機可以用四年。

我:從此再也不給人說中國產手機好用,手機不都一年一換嗎?

15樓:宇宙無限

小公尺其實用3個檔次的稱謂就可以了:高階mix系列,中端數字系列,低端紅公尺系列,然後是半級Pro或s或note(全部檔次),統一代稱數字,如mix8、公尺8、紅公尺8,再配MIUI8,若要公升半級,如mix8Pro(或s或note),公尺8Pro(###),紅公尺8Pro(###)。

華為也是有點亂,但比小公尺好。

1+最好,一年就兩個,簡單粗暴。

16樓:嘯菲翔羽

說個身邊的事兒吧出門會客拜訪客戶啥的手機基本就是華為或者蘋果遇見的大小老闆高層領導啥的華為佔65%左右蘋果35% 出門拿華為真感覺不掉價。。。

17樓:

從華為的持續大量研發投入就可以看出來,遲早要冒出來的。未來華為晶元壓高通一頭也不是不可能。小公尺沒有核心技術,耍猴倒是厲害,你是科技公司還是營銷公司?

18樓:蘇三

對基礎來說那個便宜我買那個,對於商務來說那個貴買那個,難道有人覺得那些中老年人會使用手機的全部功能?就是商務問題,一開會,說某某領導某某老闆用的紅公尺和某老闆用的什麼保時捷版本的鑲金外殼大哥大,差距一下就拉開了。而且,我不止一次聽大佬吹水,紅公尺手機,我司機下屬一人發一台,便宜嘛,還能拉人心

19樓:只爭朝夕

實力等於一切。比如蘋果還是吊打其它品牌的手機。以前小公尺出公尺2的時候感覺是還是不錯的,只從出了紅公尺和其它亂七八糟的東西。我都感覺小公尺要涼涼了!

20樓:赤耳

受眾不同,華為主打的是步入中年的商務人士,主打的是穩定,拍照,續航,穩定,訊號等,小公尺面向的受眾很明顯是比較注重價效比的年輕人,年輕人哪有多餘的錢去買大幾千的華為手機呢,1000多買個小公尺將就用用就得了,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至於中年人,他們又不玩手機,手機拿出去好看有面子,拍照好,系統穩定不用怎麼更新系統,就夠了,華為在系統更新上的懈怠某種程度上反而迎合了這一類消費者的受眾,只能說上天眷顧華為。

21樓:Tametiger

華為的確沒有讓人失望。全球首推GPU turbo,一定程度上縮小了GPU與高通的差距。而且在其它友商清一色高通驍龍,聯發科的時候,華為有自主研發的麒麟晶元(雖然用了ARM框架,晶元由台積電代工,但也是自主性很高的了),5G上的專利數也可以和高通媲美。

那麼你會覺得那個更高階?

22樓:沉默的螺旋

老規矩,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羅馬也不是一天垮掉的。消費降速的大前提下。

坐等華為手機部門出現20%負增長。風有多大,飛起來的豬就摔的有多狠。

23樓:劉嘿嘿

我們單位就200號人,但是高階手機大家只認華為乙個牌子,蘋果是小年輕耍的,三星沒人用,所以p系列、mate系列一堆。我視野比較窄,大家不要噴我。

24樓:周先生

不太清楚,我最近本來在mate10pro,p20,mix2s,榮耀note10裡面選,乙個遊戲好玩,其他還行的。。

我麻麻說都多大的人了為什麼要降檔次買小公尺?

25樓:流月

小公尺4使用2年換了5次螢幕你造是什麼體驗嗎?每摔必碎,畢竟小公尺1開始就一直在使用,還是算資深使用者的,每部手機都堅持要用2年,所以2年後就算mix再好,也果斷放棄換s8了,但是但是最近發現華為格外好啊,明年要不要換華為呢?要不要換華為呢

26樓:

我覺得這個就是心理價位決定的吧。比方說:當你對一部手機的心理價位是4000多的時候,你就會去考慮買一部4000多的手機。

同時一款2000多的手機比起4000多的手機缺失的所有東西,包括品牌知名度,售後服務,品控,造型設計,購買體驗等等,在你看來會全是缺陷。那麼對於把手機心理預算打到4000多的消費者而言,是用正好預算的錢買個滿意的產品,還是用六折的錢買個看起來不少缺陷的產品?

27樓:

我第一部華為是P7。

當時實習,財務室加我一共四個人,兩部蘋果一部三星。但是我窮啊,蘋果三星買不起,為了自尊就想買部中國產,就算說出去也能理直氣壯的說是愛國、支援中國產,算是道德高地了。當時在中國產里選了下,不知道為什麼就選了華為。

後來聚餐,經理要換手機,我順便給他推薦了下華為mate系列,他後來買了mate7。再過一段時間,我發現老總也買了mate7——據說是經理推薦的。

再後來,華為品牌也上來了,我換手機就一直是華為了。

28樓:

很簡單,在於品牌定位和宣傳。

小公尺在品牌定位時,有幾個很著名的事件。

1,出道時走網際網路模式,高配低價。這個利器幫助小公尺初期開疆拓土,但也給他戴上了乙個緊箍咒,一旦他想提公升品牌溢價,馬上就被粉絲痛罵。

2,成功後,被定義成得屌絲者得天下。成為屌絲心中的業界良心,小公尺的屌絲公尺粉可能會更加信仰小公尺,但也讓內心不喜歡「屌絲」這個稱號的群體所排斥。

3,廣告手段夠Low,十核雙莖頭一出,徹底將品牌形象跟宅男屌絲掛上等號。

4,公尺Boy這個稱呼,在學生嘴裡時中性,但進入社會後,這個稱呼卻是貶義。

Vertu手機出貨量也少,手機效能可能還不如小公尺,但不妨礙他定位自己高階,也讓大眾認可他時高階。

相反,華為手機雖然起點很低,但華為的形象定位一直很堅決,那就時高尚典雅。

你可以從華為的廣告等看出,華為的宣傳往往有很有內涵,他的宣傳從社會、人性等多個角度進行闡釋,而這種宣傳方式,不經意間讓人把華為和社會責任掛上等號,因此他更多得到社會主流階層的認可。例如那首著名的「dream it possible」,整個廣告裡面並沒有出現太多直接描寫華為的場景。

另外,名字也很重要。小公尺這個名字,沒有文化承載,很難跟高階聯絡上,除非是定位成某乙個細分市場。蘋果雖然也是普通食物,但蘋果這個詞語有很深厚的文化承載,如西方史詩裡特洛伊戰爭就始於金蘋果,而且還是咬了一口的蘋果(跟蘋果的商標一致);計算機行業裡著名的圖靈科學家,咬了一口劇毒蘋果自殺。

蘋果這個商標,確實是乙個驚世之作,看似普通,實則華麗。華為雖然名字也土,但他至少有美好的寓意,這個寓意公尺boy是不懂的。

29樓:

表明身份:mix2和p10、p20p使用者

先說個題外話,當然也有一定的切題含義:

2018Q2華為全球出貨54.2,首超蘋果,次於巨佬三星,排第二。其中又以M/P系列出貨19,佔了有個3.5成了。

小公尺全球出貨31.9,排第4,高於OV的29.4/26。

你猜猜小公尺的31.9裡旗艦(MIX系和數字系)佔多少?數字比例太難看了我都不好意思打出來!

OK不說旗艦,就說非紅公尺的小公尺系,什麼SE,6X全給你弄上,你再猜佔多少?就這樣,2成……還不到點。

之前就有人分析過小公尺的估值啊市值啊都是紅公尺拉的,雖然資料很硬,我也還依舊嗤之以鼻。人小公尺MIX做這麼好,數字系常年carry價效比吊打,怎麼可能靠幾個破紅公尺撐。

嗯昨天隨手查了下2018Q2。我信了。

而華為是華榮雙線戰略,M/P是純旗艦。榮耀牌正代數字系、magic打線上。線下有nova什麼的顏值硬剛。

自研CPU970從2K打到上萬……機海真的比小公尺不知道高到哪了去了。價效比?970GT價效比到你瞎。

————昏鴿線————

就因為小公尺賴以成名的價效比神話被各種打破。就算你是純高通黨配置黨。現在還有魅族16呢,按道理你小公尺是不是又要少塊肉?

沒什麼硬本事就算了,還沒有現貨。華為P20/PRO發布後你群個個瘋了一樣,管他是不是真的要買還是只是嘴上海軍,他要買還真能馬上就買到了,你mix2s來個我試試?

使用者又不全是小年輕,有那破時間整個點鬧個鐘蹲著刷搶,人家隨手點個能買到就行了,你這使用者體驗還沒開始就被華為完爆了。

說回硬本事:華為的訊號。手機最基本的原則。

我的P10和P20p在園區門口就能簽到,而mix2呢?得到大樓門口附近。某客戶的大廈他們一樓會議室,只有華為能正常用而不是無服務,雖然也只有2格訊號。

至於其他什麼自研CPU、品控、售後、網點程度…………

小公尺,在他以網際網路手機出發的那刻起,就決定了價效比是生命線,便宜好用配置高是刻在靈魂裡的廣告詞。現在想再上探,真的太難了。先把現貨問題做做好吧。

華為mate10是如何做到F1 6的超大光圈的?

chin 相機1.2以下才能叫超大光圈。手機的路子要麼是雙攝,要麼是演算法,反正就是 作弊 虛化也就是個構圖,沒那麼重要,關鍵是可調大小。全程虛化的鏡頭也沒法玩 IAEAIX 手機的sensor很小,這個F 1.6和相機上大尺寸感測器的F 1.6還是不同。光圈 相對孔徑 鏡頭焦距 入射瞳直徑 Sen...

EVE Online是如何做到在兩年內流失近一半活躍使用者的?

Kurodam 都是饅皇的錯!開玩笑啦,其實我玩這遊戲大多數時間在高安,00只有一小段時間,不過其實真的好玩的那段時間也是在00,後來回帝國搞生產去了。其實最大的原因是指令碼吧,如果沒有指令碼可能多堅持一段時間 現在已經A了快兩年了吧 更新 現在已經在歐服重新開始了 白衣古劍 12年入坑,NPC軍團...

藍芽4 0是如何做到在通訊距離增大 傳輸速率加快 配對時間縮短 穩定性增強的基礎上還能做到功耗降低十倍的?

藍芽彪 1通訊距離增大 2傳輸速率加快 3配對時間縮短 4穩定性增強我靠這幾個點不是並存的啊,真是害死人。你看你後面也提到了低功耗藍芽 經典藍芽 和 高速藍芽 三種模式。1 3主要針對低功耗藍芽。2主要針對高速藍芽。4 你就理解為bugs fix 簡單的說是分支更細,協議特性能更好的匹配應用場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