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寫和跟讀時候遇到的問題和疑問,請問如何解決?

時間 2021-05-30 21:40:02

1樓:比什麼課

不同意一樓的說法

一樓的第一條說聽寫練習時注意力還集中在上乙個句子,影響了下面句子的聽寫,她用了可能的語氣。我覺得根本就不是這個原因

我這一段時間練習BEC的聽寫,很多時候就單單乙個句子放了十幾遍二十幾遍也不一定能聽出來原文的意思,這些詞大多是of,with,it and 等等。它們都很短小,不是單個出現,而是與其它的詞一起讀出來的。這就證明根本不是因為上一句的影響而聽不懂。

一樓寫的第二個回答我看了兩三遍沒有看懂,可能是我理解能力比較低。什麼叫斷開聽寫???我是真不知道你的第二個回答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就一樓的第二個回答展開吧。她說的話我每乙個字都認識,組成詞就不認識了,整句話我根本不知道她想表達的意思。這不是坑爹嗎?自己母語都聽不懂。

我就是個噴子……

2樓:青煙裊裊

問:什麼是聽寫?

答:簡單的講:聽寫就是聽一句寫一句,對照文字找到自己沒有識別出來的聲音;同時在這個過程

聽寫和跟讀時候遇到的問題和疑問,要怎麼如何解決

這裡,我給大家支三個招。

1. 改變跟讀材料

跟讀材料太長了的話我們可以選擇短的材料。這個材料是我剛開始接觸聽寫跟讀時,比如老托part C,這是我使用的入門材料,老托資料和tpo比起來,篇幅短,每篇文章只有2分鐘左右,難度小,雖然音質不太好,但是還是能很清楚的聽到說話人播音員般的純淨美音,其發音的習慣和新託的完全一樣。跟讀這樣的文章肯定要比跟讀tpo的lecture那樣5-6分鐘的文章輕鬆很多,跟讀的時長也能相對縮短很多,而且我們要的效果也能達到。

2. 改變跟讀方式

執意選擇跟讀tpo的同學,可以改變一下自己跟讀的方式:不要一股腦的從頭讀到尾,分段落跟讀——同學們的文字肯定是一段一段的,所以跟讀的時候可以先把第一段按照跟讀步驟完整的讀完後再讀下一段,確保自己在有效的時間裡面積累到有效的跟讀量;另外,還可以把自己聽得最差勁,或者做錯的題對應的文章題眼處截選出來,進行跟讀。

3.找乙個外教多話

選擇外教的好處還是比較多,一來是可以糾正自己的口音,達到乙個多說多練的目的,二來是可以轉換場景,進行實際對話,而不是固定模式的練習題。一句一句地去聽去寫,自己去模仿,才能發現之前忽略的發音現象,才能真正達到提高聽寫和跟跟讀目的。

總而言之,如果跟讀tpo中lecture的時間太長了的話,我們可以按照以上兩個方法減少跟讀的文章的篇幅,但是要注意,最關鍵的是不管讀多少,都要把跟讀的步驟進行完整,才能有效的積累自己的實力

3樓:木木

聽寫跟讀絕對是提高聽力和口語的王道, 最簡單的方法,但是也是最枯燥最難堅持下來的乙個方法。題主的困惑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也是很正常的,解決辦法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別無他法。所有的東西想要達到質變,必定要經過量變的過程,你現在應該是處於最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多聽,堅持每天聽,也許你每天只聽寫跟讀半個小時就ok, 但是必須每天堅持,當最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發生質變,也許是明天,也許是幾個月後。

不需要質聽寫這個方法是不正確,很多人都通過這個方法達到了自己想要的分數,如果你發現自己沒有改變得話,只能說明,你積累得量還不夠,只有繼續堅持,加油!

4樓:

最開始考托福的時候我聽說聽寫可以練聽力,嘗試幾次後發現它不適合我。那時我專業課程太緊,每天不能保證拿出足夠的時間聽寫,在學習壓力大時難以忍耐這種慢工出細活型的勞動。出於同樣的原因,我很少跟讀。

於是我改為每天聽兩小段英語新聞,每段聽三遍:不看文字先聽一遍,第二遍邊聽邊看文字,並且查生詞;然後不看文字再聽一遍。每天大概花20分鐘於此。

語段時難時易,時長時短,為了減輕我的心理負擔,我並不要求自己聽完三遍之後就都能聽懂,也不要求下次再看到這裡出現過的生詞就能想起來,就當是聽小故事放鬆。

聽力的提高可能是緩慢的。堅持到一年左右時,我仍然不能完全聽懂新聞的內容,但更多是因為遇到了陌生的詞句而不是跟不上它的語速。然後我再考托福,基本上都能聽懂了。

每天的訓練讓大腦對聽英語這件事適應了。這就是人腦的神奇之處,即使每天的訓練效果不能讓你滿意,久而久之,你會感受到能力的提高。

5樓:靜遠

【癥結所在】輸入量太少,就想輸出?當然沒那麼順暢,而且容易浪費時間,打擊信心。

【解決方案】先集中精力輸入,即大量地進行可理解性的精讀、精聽、朗讀,慢慢就可以隨心所欲聽寫。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6樓:吃不胖的瘦肉咩

從文字中可以看出題主真的真的非常努力和有毅力。而且這麼努力真的完全沒必要懊惱了吶。複習考試除了量大重複出奇蹟和熟能生巧,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總結經驗找撬門吧。

題主說多聽幾遍就能聽出來之前沒聽懂的句子,真本來是件好事啊。證明詞彙沒有根本的不知道意思的問題,只是熟悉度不高,或者對於連貫起來的句型不適應,很陌生。是否該總結一下自己在這方面需要提高的東西吶?

比如一般是哪種情況哪種句子聽不出來?

還有一點想說的是,即使每乙個字都聽清了,考試也不一定能夠拿很高的分數,重點詞彙和句子的把握以及做題技巧也很重要啊。

7樓:

多聽幾遍就能聽懂的更多了,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題主為什麼要為此懊惱。難道題主認為自己應該第一遍就能完全聽懂?題主啊,你對自己要求太嚴苛了,請你對自己寬容一些吧~

8樓:彩虹爸

...瀉藥

比較有意思,所以還是回答一下

聽寫問題

第乙個情況,沒必要懊惱。說明在你聽寫的時候你本身的細心程度或者語言轉換率還不夠高。

第二個情況,也沒必要懊惱。說明你對發音規律還是不夠熟悉。

屬於正常情況。這種狀態下,個人建議是,以慢速聽力開始練習聽寫。

說實話,個人其實一直是覺得聽寫是鍛鍊英文最有效率的一種練習方式(聽和讀尤其明顯),但是練習起來難度和挫折度也是最高的一種

可是這裡面有幾個前提條件,再乙個聽寫也是要循序漸進的,聽寫的要求和節奏是乙個不太一樣的過程。

比較推薦的是,有相當英文基礎之後,再開始進行自我訓練這方面的練習。

這些就牽扯太遠了。

跟讀問題

首先,確定幾個事情。

你想的到,不等於你做得到。

你做的到,不等於你做得好。

你做的好,不等於你精通。

說白了,在跟讀這方面,建議題煮還是回頭好好把發音規律搞清楚再說別的事情。

注意,我這裡強調的是發音規律。不是口音或者詞彙的問題。

在練習發音規律的時候,尤其是將發音規律與句式連線起來練習是乙個相當高效的辦法。長期堅持下來,就會開始慢慢朦朧產生所謂的「語感」,也就是說,在某個場景的時候,你嘴裡會自動蹦出來一些較為恰當的詞彙和表達方式,那麼恭喜你,在這個時候,你在語言的學習高階上,已經乙隻腳踏進了中等學習者的門檻。以上

心理學中永恆的疑問和問題有哪些

球小球 剛好在複習西方心理學史中也有這個問題。答案如下 1.人類的行為有先在的原因嗎?如果有,它們能被精確地測量到嗎?2.人性的本質是什麼?3.心身關係如何?4.先天論與經驗論 5.機械論與生機論 6.理性與非理性論 7.人與非人的動物間的關係如何?8.人類知識的起源是什麼?9.客觀實在與主觀實在 ...

《漢字聽寫大會》的舞台和背景成本約多少?

楊雨琪 題主你要看清楚哦,背景上的每一塊裡面都有led燈泡,如果你只是要這個形式的話,樓上的做法是對的,但費用會比他說的更貴,因為你要在落地的泡沫板後面用粗的木條固定一下,懸掛的泡沫板也要在背後定薄木條,避免裝台的時候損壞折斷,每個泡沫板都要包亮彩紙啊,包括白色的,泡沫板禿著真的很醜, 張小玉 給央...

關於量子力學中的延遲實驗的問題和猜想疑問

nzczll 實際上,單憑你圖中畫的這個實驗方案圖,實驗人員不知道光子到底是經過了M1還是M2。真相就這麼簡單。不基於這個基本事實來推理的,全是在臆測。如果實驗人員要知道光子到底是經過了M1還是M2,必須修改實驗方案,增加儀器裝置。這樣的話,已經完全是不同的實驗。解讀和結論都需要改變。量子力學提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