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幅公升級到全幅,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時間 2021-05-30 09:10:01

1樓:

其實沒什麼大的差別,我現在三颱M43,半副,全幅都是看心情使用

第一台半副還是20D一直用到60D才公升級,之後是70D+5D3的組合再公升級到80D+5D4 組合

半副的兩顆專用頭是10-18stm 和18-135 USM2,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大光圈背景虛化的效果,所以焦段需求是第一

2樓:

感受就是

哎喲,這個廣角氣場滿滿啊,棒棒棒。

哎喲,這個光線有點暗,沒事沒事,後期一拉噪點可控。

哎喲,這個機子有點重啊,肩膀脖子手有點酸。

3樓:

數碼單反從5D入門,然後覺得賓得的43鏡頭很不錯就買了套K7,後來還買了K5。

半幅換全幅我不知道啥感覺,但是全幅換半幅能讓你不止一次地懷疑自己是個傻x。

從此以後再也不考慮非全幅機了_(:з」∠)_

4樓:餘愷睿

小白來答一發

從尼康d90 17-55 2.8到索尼a7m2 55mm 1.8感覺d90確實很好用,尤其是17 55的鏡頭色彩很棒,只是可惜它只能用在殘幅機上

a7m2用起來就感覺各方面都有很大提公升了我選擇索尼的原因是躋身比較小巧效能優越並且全畫幅「能拍進去的東西比較多」 尤其是用了16-35鏡頭感覺什麼東西都能裝進去。。。。但是目前仍然不太熟悉這支鏡頭適合拍什麼

fe55mm 1.8感覺就是超級棒!啥都能拍

5樓:連易歸藏

D7000換了750的路過。。

景深淺了

細節多了

鏡頭成本高了

拍攝題材更寬了(D7000渣個夜景看看光線條件更惡劣的條件也能適當解決)

6樓:Minear染銘

不請自來

從d300公升級為5d4

操作沒什麼好說的,都是兩家準旗艦級操作了

公升級成全幅最大的感受就是

不用乘轉換係數了!

不用乘轉換係數了!

不用乘轉換係數了!

去看鏡頭的時候算到都快神經質了

7樓:Eric

我可能恰恰相反,第一次觸控單反是借用的佳能6D,不過當初不是為了攝影而使用的,單純為了做專案而使用,現在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單反是尼康中端單反D7100,好吧我知道尼康D7500已經出來了,不過我這個價效比很高不是嗎......

兩者的區別,很尷尬以我現在的水平還沒有看出來區別。這就是我初學者的體驗,等我以後再詳細感受一下兩者區別。

8樓:這回只有七個字

虛化才是第一生產力。(起碼對於我來說是這樣的。沒錯,我就是大光圈虛化狗)

你攢很久的錢買了個50 1.2, 只有安在全幅上才是50 1.2。 安在截幅機上就跟布加迪安了個2.0 L的發動機一樣。

你說上長焦?空切+全幅,內個美圖秀秀一鍵虛化似的景深輕鬆被中幅+標頭各種吊打。

另外還有透視吧。大畫幅+廣角,內個透視誰用誰知道。

寫到這裡,我還是改一下論點吧。

畫幅才是第一生產力。

如果有一天我中了彩票,我可能也會搞臺廂式貨車玩兒濕板。

9樓:張家碩

從初中開始用40d,覺得全畫幅各種好。

臨近大學用到了,感覺好貴,可以去裝逼了。

拍了半天覺得,特麼的都差不多啊。

之後拍了些小電影又特麼的用回去了。

然後現在告訴我全畫幅時代來臨了。

最大的感受就是,還是窮。

10樓:白糖

佳能使用者,直觀感受大概就是:

相機變重了

沒有幾個便宜鏡頭可以選了

機頂沒閃光燈了

在大街上溜達開始有老法師跟你搭訕了……

雖然總是說底大一級壓死人,但是你的錢並不僅僅花在了感光元件上。換了全幅之後首先的感覺肯定是相機變大變重了,也有了很多以前沒用過的按鍵和功能。比如下圖:

圖中很多按鍵是半幅機(尤其是入門機)不具備的,而且我們還可以對這些按鍵和撥輪進行自定義操作。這些按鍵還有自定義的功能都是你花錢買的。

還有,選單裡面的功能,比如註冊、自定義設定選項等等。全幅比半幅多出來了許多,這些也都是你花錢買的。

你花了那麼多錢在這些東西上面,目的就是讓你的相機更加「私人化」。廠家植入這些功能的目的也是為了能夠讓你按照自己的操作習慣來設定相機,提公升操控性拍從而提高攝效率。

這些玩意兒對於職業選手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基本就是天書……我覺得換了全幅之後,操控性的提公升是最明顯的感受了。

其他方面我還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感受,其他答主提到的畫質、寬容度啥的我還真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可能因為我是那種離開閃光燈、魔術腿和三腳架就活不下去的人……

另外就是原先半幅上面的附件大多都沒法用在全幅機上面,於是重新買了快門線、濾鏡接環、偏光鏡等等。然後全幅機大部分沒有機頂閃光燈,再也沒法犯懶用機頂燈當master來湊合,心裡麵老覺得不踏實,於是攝影包裡就永遠多塞了一支580和兩套電池,攝影包又變重了嚶嚶嚶。

對 @Zhu Ashen 指導的看法無比贊同,全幅固然很讚,半幅未必不好。還有就是習慣換算等效焦距的確不是很好的習慣……

11樓:Ashen Zhu

覺得半畫幅沒什麼不好,根據用途來選擇不同的機器。

只是,半畫幅可選的鏡頭,以及操作方式,在一些廠商運作下,不如同等級的FF機。

Fujifilm無反是乙個不錯的APS系統,有好用的鏡頭,流暢的拍攝體驗。

同樣的,SONY的a6***系列,錄影比較好用,拍攝沒錄影好用。

其實大底也不是特別的好,在全畫幅和645下,因為更容易虛掉,反而更麻煩。

尤其是在可以俯仰的機身,高畫素後背邊緣發生了略微的俯仰,比較頭疼。

Phase One機身,接駁LS鏡頭的時候,時滯比較明顯,也比較容易糊片。

Hasselblad機身的震動,H系統白天外拍需要常備ND。

Sinar座機的控制,像火繩槍reload一樣,很容易疏忽,導致出錯。

另外,相應的,鏡頭成本和濾鏡成本也增加了很多,比如廣角只能選外接濾鏡,95mm的螺紋。

補充一點,那些換算等效135焦距的,不是個好習慣。

12樓:果汁貓

1.用了三年的70-200和人精,終於可以用上整個像場了。

2.對焦點覆蓋大部分畫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3.更重了。

4.高感強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拍出爛片再也不用讓「殘幅」兩個字背鍋了。

13樓:猊趷

亮、清,更高檔的機器第一感覺。

白袍xD:

1000/550/600/650/30/60/70/5d2&3/1d2&3&4

黑袍Dx:

索尼松下電子取景器異類不算。

自用尼康沒機皇沒毛病。

┑( ̄Д  ̄)┍

14樓:詩與星空

作為乙個星空攝影愛好者,我感覺畫幅的提公升是次要的,高感和寬容度的提公升才是質的飛躍。

殘幅機只能勉強在ISO3200強行曝一下銀河(佳能550D),為了取得星空的效果,地景基本一片漆黑:

全幅機(佳能6D)都是很輕鬆的了,地景也能曝出很不錯的效果,後期也會有很大的餘地:

15樓:曾弦

中端殘幅換入門全幅,最大的感受就是機身效能下降了不少。畫質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驚豔,虛化高感好了點,但是對我來說沒什麼用,果斷還是換回殘幅……

16樓:評者N大

不邀自答,從D60、D7K公升級到D610後最大的感覺是1.取景器大了一圈

2.更高的訊雜比帶來的畫質純淨度在ISO400時就已經顯現,具體說明的話就是暗部的噪點在ISO400時就有區別了,全幅的更加純淨,更不用說ISO400以上的差距持續變大。

3.ISO能力變大時就充分釋放了定焦鏡的大光圈優勢,動作凝固力好了不止一點點。

4.寬容度,在欠曝時找回細節的能力,同時代的全幅遠大於截副,或者說即使都找回了細節,但訊雜比的差距讓強拉回的細節更加純淨。

5.視角,讓光學設計師設計這個全幅鏡頭的初衷得以展現。

17樓:青空

60d滅門到a7。

視角終於正常了!所謂的35人文什麼的能感受到了

高感好!1600以下基本差別不是很大,室內拍妹子,或者晚上掃街不要太爽

寬容度!只要raw拍,以前拉不回來的,現在都能拉回來了,後期空間極大提公升

體積變小了!因為開始玩轉接,直接衝著便攜去了。不用單獨帶攝影包了。當然就是為了這個才a7,不然之前準備換5d3之類的。

還有就是,拍的不好的時候也不能甩鍋給器材了,也算是促進自己進步的方式吧

18樓:傑神

高ISO、操控、對焦模組,基本上要最新一代的APS-C才會使用部分上一代全服的技術,所以公升級全服的時候操作、畫質的提公升還是很明顯的。

19樓:哈哈醬

先說明,我是小白!小白!小白!

二月份買的d750,第一台單反。

在學校社團接觸過半幅,我的d750成像還有色彩都比他們的要好(我是指隨便拍一張的情況下)

還有之前拿出去拍旅遊照的時候,在岩洞裡面,光線很差的情況下,沒有開閃光燈,但是人像拍出來效果卻很好(那時候在拍同學)那時我心裡簡直感動哭了,覺得這一萬多買的好值,雖然還是乙個小白連光圈什麼的都還沒弄清楚壓根不會用!

20樓:翔宇情

器材黨過來冒個泡

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用乘以那個該死的1.5或者1.6的係數了全畫幅的高感也好了一大截

畫質也有明顯的提公升

當然,我想說的是,最大的提公升還是從佳能換到尼康寬容度的提公升才是最明顯的

21樓:孤獨的球頭人牛長

d5100到d750,剛換的時候感覺是:哇,視野開闊了,操作順手了!好重!

用了幾個月d750後再拿一下d5100,感覺跟玩具似的……

22樓:qijiang zhu

以前500d,公升級6d,就拿50mm1.8為例,操控上沒啥太大感覺,因為6d本身操控就一般。最直觀的感受小痰盂視角增大(原先在殘副上焦距相當於全副的80mm),暗光下感光度可以高的超乎想象(原先500d iso到800已經極限),畫質感覺更細膩了。

光線好的時候直觀感覺差距並非巨大。

23樓:機動條子

透視關係,總算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特別鍾愛50mm和35mm視角了,50mm平實,35寫實,以往在半幅上很彆扭的視角和透視關係在全副上總算舒服了。

取景器更大更明亮也是乙個點。

別的暫時想不到了,不過換了全副後更樂意摸相機了是真的。

現階段該不該從殘幅公升級到全畫幅?

林岐 推自行車那張,我沒找到焦點在哪兒 其實從相片來看,現在器材還遠不是題主的瓶頸。學習拍攝和後期的基本功,或者更加重要一些。不知道你所謂的 殘幅 是什麼機身?我倒是有一些分別用D610和D7100拍攝的同一主體的相片。不過鏡頭不一樣,一支是85 1.8,一支是35 1.8。不用我說,上面兩張相片,...

從全幅降到殘幅是什麼體驗?

茫茫丶 18年購入D610 28 70 F2.8 這組最便宜的在售全畫幅 上古大三元的組合 成為了我的主機機器,一直用到20年疫情前 共計拍照約1萬張 主要用途是家庭聚會的時候拍合照 夜景和人像後來因為太重了,帶出門的慾望直線降低 後入了Eos M3 加狗頭,在海鮮市場1300元購入本來就是想買來玩...

全幅和半幅同用50 1 4拍攝同樣的畫面。誰的景深更淺?

雲起 決定景深的三要素,拍攝距離 焦距 光圈。如果光圈相同,焦距相同,那麼拍攝距離更近景深就會更淺。所以如果你用全幅拍攝同樣畫面,景深肯定會更短一點。如果拍攝距離相同,那麼畫面會不一樣,因為小於全幅的成像類似於對全服畫面的裁切,這樣看起來畫面的使用更長焦距拍攝出來的,所以才有了等效焦距的概念。不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