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的提問是不是火的越來越火 而一些新提問缺很少有人關心?

時間 2021-05-30 08:20:20

1樓:

很多人說出了心聲了,我也基本贊同這些意見,只是說問題本身有些屬於情感排解,有些又太過學術,嚴格來說,知乎回答分化很嚴重,但其實以上的人忽略了圈子這個問題,好的問題是站在某個緯度下,去開展自己這個領域的一些深度思考,可以說學術之餘又是自我追尋他人意見理解的一些多重性疑惑類問題,所以描述問題本身會有很多條件附加,還有,之所以這類特別有趣的問題很難找,是由於話題選擇,很多人以為,自己喜歡的問題就能通過話題輕而易舉找到,但其實很多問題本身由於它的描述之難,提問後推薦的話題選擇有點不太好識別,所以一般被提問者隨便選了乙個話題,甚至是新建立的話題,由於不少人不是對話題的類別有什麼深入分析,所以這類問題根本是只能通過提問者才能找到,可,大部分人有那個時間去找到這些提問者提的問題嗎,所以,知乎裡的有趣問題很多石沉大海,不過也是必然,那其實換個角度,看太多問題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不少人自然慢慢戒了知乎,某種意義上,我覺得也是個好選擇吧。

2樓:吃完就餓

1、知乎的話題頁面改版後,對新問題是巨大的打擊。

2、好問題比好回答更加難得。

3、提問時選擇話題屬性很有講究。

4、沒有越來越火的問題,如果乙個問題回答數大於500的話,其實已經很難吸引答題者了,答了可能別人也看不到。

5、大多數的問題在知乎上都有重複,甚至月經日經。

知乎是不是越來越像 Reddit 而非 Quora?為什麼?

文化差異。這是很重要的一點。Quora面對的是全球的使用者,你要個機靈讓全世界懂英語的人都能哈哈一笑笑,難。畢竟各個地域文化下人們的笑點會有差異,如果不是對全世界文化的都比較了解的人很難確定自己講的乙個笑話是否就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相反,乙個弄得不好,可能導致不同文化的人的指責批評。從這一點說,恰恰...

紀錄片越來越火的原因 ?

知秋一葉 從 舌尖上的中國 開始,紀錄片慢慢走進大眾視線,近幾年被越來越多人關注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3點 1 製作水準提高,美麗中國 這一部片與BBC合作,從視聽上都滿足觀眾的口味,後來央視的紀錄片都在仿效BBC的拍攝手法,紀錄片才能越走越好。2 真實不做作,或許有觀眾會抱怨紀錄片太乏味,但是它呈現了...

感覺知乎上的人越來越刻薄,為什麼?

附校的行為藝術家 這麼舉個例子吧 有次我只是說乙個男性比女性更適合從事體力勞動,所以在體力勞動中不同工同酬是在給女性更多的優勢點。然後就被說是歧視女性,直接對我一頓罵啊 遇到虐貓的,我直接把知乎網民裡面對流浪狗最喜歡說的話放進去了 誰能確保這個貓不會抓到小孩?爆讚施暴者 然後開始罵我沒人性 但是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