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工程師的面試應該考察哪些素質,如何做權衡?

時間 2021-05-30 02:32:26

1樓:

1、人品(重中之重),會不會做人,會不會說話2、開發能力(技術)

3、開發經驗

4、學習能力

5、協作能力

6、如果是領導,考驗領導經驗,組織管理能力

2樓:汪周洋

就對著他簡歷上的工作經驗問,問一些相關或者深入的問題,如果都能答上來第一步就算過了,然後在問招他來你們公司工作需要的相關知識行不行,最後在看人品態度三觀了

3樓:減10

首先先看看能給多少公尺,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做好招人的層次的心理預估。

如果是公尺多,找頂級架構師那樣的,技術、溝通和管理往雞蛋裡挑骨頭是沒錯了。

如果公尺不多,找個能幹活,能接dirty work的。1.心態 2.溝通能力 3.學習能力

如果要找個有後勁的,去學校裡面找,不保證學過後就跳槽。

4樓:celery

創業型公司,特別是早期的創業公司,對學習能力是特別注重的。因為這類公司在開始的時候不很穩定,能給與的薪資也不會很高,招聘大牛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很多都傾向招聘畢業生或者工作經驗不多的人才。這類人才最大的缺點是經驗不足,而創業公司往往員工較少,開發任務較重,各種跨度較大的技術問題都需要你來解決,因此學習能力在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逢石開路遇河搭橋的開拓精神。

面試時,學習能力是一種比較虛的東西,但要考察還是有辦法的,面試官問的最多的是:

你在專案開發過程中有什麼是最印象深刻的?

在專案開發中你遇到的最難的事情是什麼,怎麼解決的?

面對乙個從未涉及過的技術問題,你會怎麼去解決?

這樣的問題,我面試過的很多人中答得好的並不多,大多數人說沒有什麼困難或者沒有印象深刻的,讓人感覺資歷一般或沒有鑽研過技術難題。雖然大多數創業公司不一定會有高難度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是這卻是考察學習能力的一種方式。這時候,你需要從你的記憶深處,調出最高度的技術問題,說清楚解決的思路,以及在解決的過程中你發現了哪些新的知識點,為什麼這麼做?

大公司

5樓:大朝說

你是想要乙個全才嗎,而且你是想通過乙個面試就能測驗出這個是不是乙個全才嗎,這種判斷不夠實際,也不準確,我覺得你在面試的大方向上太糾結與細節,這樣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會被你過濾掉。

我認為面試著眼於這個人的整體素質,比如學習能力,可塑性,以及交流能力。這就好像寫乙個軟體系統,只要將大的框架考慮清楚,小細節又何愁不破。。

6樓:戀戀風塵

其實大部分的軟體公司技術這塊面試的時候都是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主要看看面試的時候你和他的溝通,你是否有乙個好的溝通能力,在做專案的時候溝通是很重要的,與專案經理,同事間的溝通,遇到問題時候的解決方法。

7樓:

1 看學校,如果是top 10 ,基本只要不是說話太扯,直接給offer

2 學校一般般,問問平時有什麼愛好,做過什麼工作之外的專案沒有?做的過程有什麼有趣的事情。

3 學校比較渣的,除非技術爐火純青,基本不要,目前還沒碰到乙個技術可以讓人滿意的。

8樓:趙小熊

瀉藥。做過一段時間的面試官,最後總結就是有眼緣,會說話。

有眼緣不解釋。

會說話的表現在幾個方面:

用術語回答問題。

不拐彎抹角。

不羅嗦。

說話的態度。

9樓:飛行機

(知識+能力)*態度。記住,知識和技能只是加法關係,真正決定的是態度。能力強知識牢固,只能決定他的起點比別人高一些,真正重視的是態度。

乙個好的態度你能願意教會他很多。你招來的是乙個工程師,不是給你洗兩天碗就走人的大媽,所以不要太重視知識,不會的可以培訓嘛。當然,這些適用於應屆生或者剛工作一兩年的人

10樓:玻色子與畫家

首先我提個問題,招聘官希望找到什麼樣的人?假如新員工不是期望的那樣,該怎麼應對?是否有能裡應對?

考察的素質需要考慮到公司能提供給員工的職位變動靈活性,因為當你發現某個員工並不適合其在的職位,能否提供其他職位更加充分利用資源?

靈活度大的公司,考察的技術基礎和興趣比重大些;

而靈活性小的公司,考察的方面則需要定製化。根據具體公司來情況,還要看招聘的職位在公司中是處於什麼位置,特別是那些部分或者小組成分不容易流動的公司中,進入什麼定位基本上就處於那個定位了。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來調整,招聘到不合適的工程師代價會很大。

11樓:封禁讓我戒乎

只說其它考察之外的乙個特別方法:

設身處地

請對方假設他自己在面試別人,會出乙個什麼樣的面試題,並附加自認為較佳的答案以及為什麼。。。

範圍可以根據你自己公司、產品、專案的特點而增加約束條件,以免針對性不強而浪費

根據他的選題和答案,可以了解他對約束條件之下的可選範圍內的側重點(知識面)、分析方法(業務+邏輯)、判斷選擇(喜好、傾向性)

12樓:馬駿

要能裝一桶的知識來應對工作單位要的那一"盆",如果可以的話你應該準備的知識還有些滿益出來了,那樣的會給老闆驚喜.

首先要準備好各種程式設計知識,知道怎麼完成一件事情,具體怎麼做.

而且還不能侷限於這樣,你應該還要知道作為軟體來說最重要的是質量測試,和使用者體檢,自己處在技術位置,那麼單位看重哪一點,目前還缺那些,能說的上來.

這樣不但技術過關,還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還具備眼界,這樣的人到哪會找不上工作呢.看到別人不能所看,做別人不能所做.

13樓:

這要從公司的規模、現狀以及你本人的需求來決定。

如果公司規模大,資金充沛。那把兩個人都招進來也無妨,乙個作為技術人材儲備,乙個作為解決現有問題。

如果公司剛剛成立,資金有限,同時急需產品盈利,那肯定只能把那位有多年經驗的留下來以解決當下之急。

上述兩種為基本狀況,招人對於面試者而言也有主觀的部分。

假如公司規模小,但成立時間較長。而你作為核心元老,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同時也為了惜才,也可以把那位有潛力的新人招進來。

一方面你可以自已加班加點的工作來彌補新人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既然是有潛力,那麼這位新人對於工作也必定能夠快速上手。而且你不用懷疑新人對於工作的熱情,年青人可是幹勁十足。

軟體工程大三選擇方向時,大資料與軟體開發哪乙個更好?

加公尺谷大資料老師 軟體開發和大資料,在學校期間來說,其實關鍵還是看自身的規劃,以及堅持學習的能力,因為從就業來說,軟體開發畢業,也可以做大資料開發,只要你滿足企業招聘的崗位技能要求,具備大資料開發能力就行 而大資料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還在計算機專業範圍內,具體的方向差別,並不會實質性地改變什麼,關...

軟體工程師與硬體工程師的差異

原來是這樣 硬體工程師比較好去的是一些做消費電子的公司,這類公司規模不會太小,因為研發成本擺在那裡,小的公司早就淘汰了,換句話說,這種公司的技術壁壘更強,人才的可代替性低,因為很難去找個在這個行業鑽研10年的人。本人是通訊工程畢業,但是大學的時候學了幾門語言,資料庫,也學了電路,訊號之類的,但是其實...

硬體工程師真的賺的沒有軟體工程師多嗎?

Nameless 我研究生是讀硬體的,在美國就業市場來看,硬體比較好的出路只有VLSI這個方向,或者選乙個領域讀博士出來當research scientist.我最看好的是搞MEMS和Spintronics領域的。像其他那些畫畫電路板啊,設計一下RF天線啊這類的,潛力真的不大。硬體只是個工具,就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