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裡柯克的飛船到底叫企業號還是進取號?

時間 2021-05-29 23:29:33

1樓:星際艦隊學院

2樓:jam

企業號就是扯淡翻譯,第一條進取號(木帆船)下水的時候,壓根就沒企業這個詞,甚至沒有近現代意義上的「企業」,那麼當時怎麼翻譯?日本人重組發明了企業這個詞,但是他們叫進取號,也是用片假名譯音的,從來沒想到可以用他們發明的「企業」這個詞,稱呼這條船。

3樓:SophiaSama

將英語enterprise翻譯為「企業」是日本創造的新詞,漢語直接拿來借用的。翻譯的很棒,英語本意就是「企盼得到業績」,日語完全翻譯出來了這層意思,但是漢語裡企業並沒有這層意思,就單純的表達「公司」類似的意思。而柯克這艘船叫做enterprise,如果日譯為「企業」是神翻譯,但是漢譯則不對,這艘船的名字要表達「進取心,企盼得到業績」,而不是說「這是某個企業的飛船」,所以只能翻譯為「進取號」。

4樓:haha kim

按說都可以,你習慣哪個就用哪個好了。不過,大陸一般叫企業號,因為美國海軍現役航母中就有一艘叫Enterprise的,新聞聯播裡面用的是「企業號」。在影片《星際旅行:

拯救未來》裡面,就有Navigator契可夫去企業號偷核能的場景,他還特意向艦長報告說:it's enterprise。

5樓:

說到這個,坦克裝甲車輛雜誌最近發的一篇文章正好提到了亂談:起個名字還真就這麼難

四架太空梭的名字翻譯成開拓、挑戰、奮進、企業(進取)怎麼看也不通吧?

如果認為enterprise在這裡應該是企業的話,那麼另外三架就豈不是該叫做company、corporation、bussiness?

6樓:Luc Han

當年引進動畫版時,是翻譯成「進取號」,我們都是看那個動畫長大的,印象深刻。

後來再引進電影重啟版時,估計字幕的人沒看過動畫版,直接按enterprise的常見意翻成了「企業號」。 湊巧,美國航母就有「企業號」,似乎很對,其實都是錯意。

依據《美國海軍字典》,船艦命名Enterprise,應該是取其「勇往無前,活躍,創新」之意。 所以ST裡的聯盟星艦應該叫做「進取號」最合意。

另,針對第一答案,法語裡的企業是entreprise,注意拼寫,且與進取無關。

7樓:

這個詞在美國的艦船命名裡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單看這一點,用企業的比較多,CVN65企業號航母,最新的福特第三艘能查到的也是用的企業這個翻譯

星際迷航和EVE Online中的飛船科技水平相比如何?

ACWS ST初期是邊拍邊設定 就是瞎編 而且一旦到了螢屏上就不能改動了 哪怕是warp10的黑歷史 EVE這個可以完善,可以改變。說到科技水平,最簡單的乙個例子 傳送機。把生物完全掃瞄,分解,在目的地再重組。嗯,感覺EVE裡沒有這種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吧。總結一句話 硬要比,ST技術比EVE高,但是平...

《星際迷航13 超越星辰》裡出現的單人全息投影技術合理嗎?

建議題主看兩眼Nautilus號,你會發現原來全息技術還能這麼玩。另外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同感,好像Nautilus號的全息甲板戲份比其他系列都多。 舟中小卒 編劇還是很科學的,用了影象折射器這個名詞來代替全息技術,因為聯邦直到24世紀才開始應用全息甲板,而可移動的全息技術是Nautilus號在24...

星際迷航裡的Data不斷進化最後算是乙個人嗎?如果不是 電影中哪些片段說明了這一點?怎樣定義「人類」?

飛文 大概直到某一天我們真正造出data這種機器,才會有乙個對於這種問題的共識吧。然而我個人覺得是造不出來的,現實中不可能存在這種東西。 有點像 趁生命氣息逗留 裡提到的,乙個不停儲存分析人類文化的機器,在幾百年後真的成了人。人類應該是,不知溫度,只知冷暖的東西,書裡寫到。人當然知道溫度,但是那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