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的低價測量工具都是錯的嗎?

時間 2021-05-29 23:18:08

1樓:一步十年

首先,我是計量行業的,專門就是幹這些量具校準工作的,所以還是有一定是實操經驗。

低價量具到底準不准,這個問題其實要分兩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是簡單量具便宜的和貴的到底有什麼區別。對於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來說,貴的相對精度會更高一些,便宜的精度低一點。但是這個不存在錯不錯的問題,如果是錯的,說明是殘次品。

而讓殘次品流入市場,說明這個生產企業的資質是不符合標準的。

特別是這些尺子,量筒之類的簡單量具,出廠規格及易檢查,所以出現量程錯誤,基本就是非正規廠家了。

第二個,簡單量具到底在市場上錯的多不多,或者說達不到標準的量具多不多。實話,不用太多了。我們會很多企業檢新買的量具,雖然一定會有出廠檢定,但是殘次品出現的次數還是不少的,特別是非大品牌的量具。

還有,對於量值標準,國內很多企業還是重視度不夠,很多校驗都是敷衍了事,我們去給客戶校準的時候,經常發現儀器偏得離譜的情況出現。

所以,製造強國,真的還有長路要走

2樓:劉廠長

剛好答到了我的專業。

某省計量院長度所線紋專業。

我敢說我一年見過的捲尺比各位一輩子見過的都多。我一年大約檢測兩千餘件捲尺,從2公尺到200公尺都有。

先上結論,在我見過這麼多尺子裡,不合格的大約1/5不到,大部分是外觀及刻度質量,比如生鏽,尺頭變形,刻度塗層脫落。刻度盡頭太短,當然也有一部分尺寸不合格的,但是像圖中這麼離譜的很少(並不是沒有)

捲尺的合格判定是jjg4-2015《鋼捲尺檢定規程》,合格的尺子允許誤差為(0.3+0.2x公尺數)㎜,就是說,在10公尺處允許2.

3公釐的誤差,尺帶橫截面為弧形尺不加載荷,非弧形尺加49±0.5N的張緊力。使用標準鋼捲尺,讀數顯微鏡或者雙頻雷射干涉儀檢。

普遍的尺寸不合格大部分都是在十公尺處差到5公釐到1厘公尺,屬於加工誤差,剩下的基本都沒問題。國內能買到的一線品牌如長城精工,田島工具,世達工具,象牌,尺子都很不錯,很少見到不合格的。

另外,從經驗看,有尼龍塗層的合格率比直接是金屬表面的尺子高,刻度細的比刻度粗的高,一線中國產(比如長城精工)合格率和世界一流品牌(日本田島工具)差不多。

3樓:

這種情況我遇到過。2023年我上小學,數學課教長度的測量方法,教科書上印的同樣一根線段,大約也就2,3cm長,但是班上一些學生和另一些學生測量結果就相差1mm。後來把學生用的塑料尺和老師自己的不鏽鋼尺靠在一起對比,發現是學校門口賣的一些廉價塑料尺,印刷刻度不准。

4樓:

誤差是都有的

但是動不動就差10%的九分尺 20%的八分尺那是需要特別定做的工程中有些人會用這種尺子來虛增工程量。。。

補一張貼吧上看到的九分尺:

5樓:荷包蛋卷蔥

不知道誰叫我來的,我一破玩筆加騎車的法學生我懂這?

不過測量工具應該也包括鏈條尺吧,就是測量鏈條被拉長的程度判斷要不要換新鏈條的,也就十幾二十塊,還是蠻精確的

6樓:白雲龍

視覺上的小把戲罷了

得虧我這兒別的不趁,就趁尺子。讓我實際表演一下:

看不清楚?

橙線為上下兩尺10cm處,紫線為中尺10cm處。

哇塞,誤差大到天上去了!

實際……

順便一提,這仨捲尺最便宜的兩塊,最貴的也才十幾……而且稍微想一想,10%偏差率的尺子有多誇張……一般人的身高會有30-40cm的偏差,一棟塔樓的高度會有約20m的偏差,一戶普通房屋的面積會有30㎡左右的偏差,量一立方的水會有600kg的偏差……

事實上,根據我的經驗來看。經常和尺寸打交道的人,用手比劃1m以內任意長度的偏差率都沒有10%……而實際使用的捲尺,一般來說誤差率不大於千分之一。換句話說,一公尺的誤差不大於1mm。

如果是鋼直尺之類的,誤差率控制會高乙個檔次,達到萬分之一左右。

何況工程上還會大量使用精密儀器去控制施工誤差的。真要是施工人員手裡的工具有問題,早就被發現了……

為什麼現在市面上的結他琴弦都是達達里奧和伊利克斯?

dgftw 往往大家看重的是琴弦的品牌,從洋內外,跟風就上的風俗習慣展現的淋漓盡致,現在中國產的品牌做的也都越來越好了,像路狗奧路菲愛麗絲不都是中國產的品牌嗎,琴友們可以多試試我們自己的中國產品牌,其實並不比外國品牌差 在國內,因為在國內便宜的琴弦市場巨大,而且琴弦廠更容易做起來。另外,跟幾位龍頭來...

現在市面上的基因檢測準確嗎?

天倉澪 基因檢測技術不是多麼複雜的,國內的就可以,三家結果肯定是相同的,如果你想知道民族血統什麼的肯定不同,這是不存在的東西,是人文劃分,所以基因檢測肯定不同 godfinger 逐個回答 1,三家結果會一致嗎?要看你檢測的是什麼專案,此處我們就拿消費級的來說,醫學檢測門類和應用很多,不好一概而論,...

目前市面上能夠輕易買到的紅酒真的都是原裝進口嗎?

李峰 jian職提供 紅酒分檔次的 酒液酒塞酒瓶標等等都是成本,可以很便宜,綜合起來,看酒商的定價。作為進口商,利潤不高壓貨厲害,風險很大 陳昱行 實際進口成本是很低的 本人做紅酒採購,實際國外報價最低一瓶 1歐元 含運費 都是有可能的價格。而比較正常的2 3歐元左右都不奇怪。紅酒真正的生產成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