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感吸收無功,電容發出無功

時間 2021-05-11 01:39:00

1樓:辛苦辛苦

設 ,電感 和電容 的瞬時功率分別為 和 ,則 (I為有效值)

無功功率:

則有 0\Leftrightarrow wL>\frac\Leftrightarrow X>0\Leftrightarrow p_+p_<0(t=0_)" eeimg="1"/>

可以看到當Q>0時 <0,即此時吸收無功功率,同時電抗X>0為感性,所以說電感吸收功率,同理電容發出功率

2樓:suhaha

首先了解5個定義或者概念:

1.電容,電感,電阻都是消耗功率的元件。

2.日常提到的無功為感性無功。(常見如非同步電機的勵磁線圈會產生感性無功)

3.感性無功與容性無功方向相反,故消耗感性即產生容性,反之亦然。

4.電阻消耗有功,電容消耗容性無功,電感消耗感性無功。

5.消耗與吸收,產生與發出是乙個意思

故:電感消耗(吸收)感性無功,產生(發出)容性無功;電容消耗(吸收)容性無功,電容產生(發出)感性無功

PS: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個文字遊戲。

3樓:王超

在U、I參考方向一致時,電感的無功功率為UI,功率大於零為吸收;電容的無功功率為-UI,小於零為釋放。

最根本的原因是:電感元件兩端電壓超前電流90度,電容元件兩端電流超前電壓90度。

4樓:holofine

首先,把二者都當作負載(和參考方向無關,為方便選用關聯參考方向)1電感負載消耗無功功率,消耗的是感性無功功率。

2電容負載消耗無功功率,消耗的是容性無功功率。

3消耗容性無功功率就是發出感性無功功率!消耗感性無功功率就是發出容性無功功率!

還有那些說是約定的,故弄玄虛,感性容性就是根據電感電容命名的,有固定的電壓電流相位關係(統一參考方向)。

大部分負載都是感性的,故預設無功是感性無功功率。基於這個預設,「電容消耗容性無功功率」就必須等價替換,即=「電容發出感性無功功率」進而可以用「無功功率」代替「感性無功功率」=「電容發出無功功率」

5樓:xiaoy im

試著解釋一下,個人覺得就是規定,復功率的定義規定了S向量=U向量 * I共軛向量=IUcos+jIUsin=P+jQ,其中,而電容電壓滯後電流,所以值為負,最終得到的Q值也為負,又有規定功率為負,表示發出功率,所以電容發出無功。同理電感吸收無功。

6樓:

對於功率,我們約定,在關聯參考方向下,當其數值大於0時,稱元件「吸收」功率(能量),小於0時稱元件「發出」功率(能量);

無功也分為感性無功和容性無功,但是一般不這麼叫,太繁瑣,也沒有必要。因為實際中的電力系統負載絕大部分為感性,所以我們約定,一提到無功預設就指的是感性無功;

我們定義無功,純電感為90°,所以在關聯參考方向下,無功功率(數值上)大於0,所以我們說「電感吸收無功」;

電容同理,Q<0,稱「電容發出無功」。

7樓:比特曼

因為這是約定

其實你也可以約定電感發出無功,電容吸收無功(因為兩者的性質它們的無功的符號必然相反)。

只不過比較非主流,不好跟別人交流。

都說電感吸收無功,電容發出無功,可是如果乙個電容或電感沒有初始儲能,它如何先發出功率再吸收功率呢?

空明幽谷 這部分建議參考重慶大學電路書,講得比較透徹。正弦穩態時,電容和電感,在半週期吸收,半週期釋放,所以題主所謂一定要事先儲能是不對的,可以先吸收再放掉嘛。吸收後又放掉,乙個週期的平均功率就為0,無功功率表示的就是它功率變化的幅度,就是吸收的能量或者釋放的能量,功率是單位時間內能量 因為吸收和釋...

為什麼電容電感的特性是玄學?

彼時彼刻 電容電感主場的電路原理其實算是電路模擬較簡單的課程了,雖然涉及到複數之類的,但電路原理的本質可以轉化為數學的矩陣的求解以及微分方程的求解問題,所以只要有紮實的數學功底電路原理並不難。等題主學完射頻電路再來提問吧 這還好,你現在接觸的只是理想電感電容。通俗地講,虛數代表相位發生改變。至於為什...

風電場發電為什麼需要吃無功功率?

陳什麼夏 一般來說,風電場的無功功率需求來自於兩個方面 風機與變壓器。其中變壓器的無功損耗又分為正常執行時的繞組損耗和空載執行時的鐵心損耗。無論是否執行,只要變壓器與主網聯接,鐵心的勵磁無功損耗總是存在的。風力發電系統中,風力發電機是能量轉換的核心部分,風力發電機系統按照發電機執行的方式來分,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