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馬雲創辦雲谷學校?

時間 2021-05-09 10:31:29

1樓:show want

馬爸爸有雄厚的技術背景,有強大的資源,有改變教育的熱情。但作為普通人,我更期待的是陶行知+Richard Stallman的結合。

2樓:WINKOS

怎麼碩呢,我就是某一所雲谷學校旁邊一所初中的學生(只隔一堵牆),說貴族吧也不貴族,我本來是可以進的,可惜不知道家旁邊有這麼所學校……就是隔牆看他們忙於各種新奇活動出校還帶著手機平板還是非常羨慕的

希望高中能進?

3樓:甄先森

data mining在教學領域的實驗田;

針對目前主流學校能上傳的資料十分有限,馬雲決定自己辦學校獲取屬於自己的資料;

感覺當了外資的槍;

4樓:褚褚

誰還記得馬雲在當老師時校刊上寫的一篇文章嗎?那時候馬雲就注重素質教育,知行合一,現在看,馬雲真的做到了不忘初心。可以把中國孩子從題海中解救出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我覺得馬雲做了了不起的改革,我相信國家以後會重視他對教育作出的貢獻,讓我們的教育也向好的方向改革,馬雲拯救了下一代,就是拯救了中國,看好雲谷,看好中國教育。

5樓:

就是乙個爸爸想給孩子辦學校的故事啊,想讓自己家孩子和優秀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什麼錯嘛,挺暖個故事,為嘛被說的這麼酸~什麼都要扯上寒門難出貴子~

上這個學校的大多數都是阿里高層,很多都是技術出身,小時候並沒有太好的成長環境,都是靠自己拼上去的。

6樓:2tem1s07

之前我的一位很優秀的小學數學老師被招進了雲谷,結果因為教育理念和其他人不合(其它教師理念比較創新,她相對保守)又選擇回到普通小學教學。

作為乙個教育專業的學生聽到這件事我還是很期待雲谷學校的,很期待理念和實踐教學中究竟會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會有怎麼樣的成果。(當然如果以後進的了雲谷當老師說不定也是絕佳的選擇_(:з」∠)_)

7樓:良方

媽耶,「七月流火」不是天氣轉涼的意思嘛???

2023年小暑是7月7日,杭州的7月天氣轉涼emmmm……我怕是在假杭州吧?

8樓:某楊

資本的力量叫板政治我黨不作為總會有人做

涉足教育絕對是攻心之策

三年內必定出現''雲X醫院''

9樓:宙斯

正好今天跟杭州市教育局下屬的乙個企業領導聊了一下午。

她說了這麼一句我覺得挺有道理,如果中國的師資因為待遇下降而變得質量下降,那麼民營力量進入並替代那些正在變差的教育資源是必然會發生的,因為有錢人的子女在不滿足出國讀小初高的條件下,只有這麼一種辦法能夠改變。靠國家出錢去增加教育資源是不太可能的。

10樓:

我只是在想,乙個清華畢業的和乙個雲谷畢業的同時投了阿里乙個崗位,清華的專業素養很強,雲谷畢業的會唱歌會跳舞會彈琴會畫畫,然後阿里要哪個?==

沒建立在家庭經濟條件基礎上的素質教育都是扯淡。

11樓:

我很早就想夢想著有錢了在家鄉開一所這樣的15年制學校,

就一點不一樣,就是學生都是從當地孤兒所福利院裡來的,他們以後在學校住宿,我們把最想嘗試的教育方式用在他們身上,希望他們學成之後能回報社會。

馬雲實現了我的一半夢想。。。另一半呢。。。

12樓:

有點小情緒,夾帶了私貨。

雲谷學校應該只是現代社會教育階級分化的乙個體現,它出名不過是馬雲爸爸出資罷了。

從答主自己的教育經歷來說吧。我是杭州人,這個城市裡最好的高中是杭二中、學軍中學,郊區的蕭山中學和餘杭高階中學。基本上是公立學校,招生都是統一的中考取前多少名。

看起來這是絕對公平的嗎?

絕對不是。

答主在上小學時還沒有對「好的學校」有什麼定義,但是知道,在隔壁鎮子上的那個XX小學是非常非常亂的,因為我們小學是片區裡本地人上的普通學校,那個小學是專門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小學結束,大概三分之二的同學一同公升入鎮子上的普通初中(包括之前說的XX小學同學絕大多數學生)另外家境與成績都相對較好的同學每個學期花三萬左右的學費或更高(不包括別的)去區里的私立初中讀書,享受所謂「名師」教育國際化管理。在這樣的差別化教育條件下,雖然中考統一試卷,但是公升學率天差地別,舉個例子來說,答主自己的初中一屆學生將近600人,考入省重點的不到三十人,一般收費比較高的私立學校,一屆三百多人,有超過三分之一考入省重點。

這已經是全部的門檻了嗎?

當然不是。

去年杭州市某區高階中學又與當地某私立學校簽署協議,確保其每屆學生有至少一百個能上該重點中學。私立學校也因此再在學費基礎上再設門檻--多添多少學費、成績達到多少名即可編排入「必上某高/某中班」

此外,重點高中每年設定兩個分數線,後者大概低於前者十分左右,給願意掏高費(至少X萬)成績又不錯的考生們求學的機會,名額一百個,年年供不應求,能給學校提供超過三百萬的額外收入。

然後就是可預見的死迴圈,省重點中學的孩子們一本率年年過85%,普通中學考上一本的學生屈指可數,更多的,是在中考時就進入了職業高中(普通初中近乎過半)連高考資格都沒有。

你說教育沒有階級分化,我不信。

如果說教育是每個人鯉魚躍龍門的機會,那麼經濟條件越來越成為每一條小鯉魚的脊梁。脊梁太脆弱,就算再用力,也夠不到龍門。

那麼現在回到雲谷學校,它在幼兒園就以階級條件嚴格分離了孩子們。如果說在答主的教育經歷中因為努力讓自己從普通初中進入重高,去搏了平等的起跑線,那麼,在雲谷學校教育方式下,一開始就進入不了這樣教育系統的學生將再無機會在中途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獲得平等,它注定了「優秀的平凡學生」永遠比不上「優秀的少爺小姐們」了。

並不完全理性,對不同意者表示抱歉。

13樓:二十四橋

百變星君看過嗎?***是我爹,我爹是校董。裡面有平民,有子弟,有二代。

辦學方面,因為少了很多國家補貼,學費會很貴,公辦學校,一般交學雜費,才幾百。因為是私人學校,各種課外專案貴出翔。老師因為要和超級中學搶人,會拉高學費

14樓:

土鱉是最大的美分,這句話真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階級加速固化,你們以為學的不是美利堅?

教育私立化/教育商品化/教育精英化,你們以為是自創?

中國教育的根本矛盾,來自於受教育人口的眾多而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

中國教育的隱含矛盾,來自於希望藉此提公升階級的人口眾多而階級逐漸固化的矛盾

早先素質教育的推行,實際上收緊的是通過應試教育提公升階級的通道。

現在教育資源的商品化,實際上也是收緊通過應試教育提公升階級的通道。

鯉魚躍龍門,龍門並不是恆定高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真正可以幫助你改變自己階級的學校,每年就招收那麼點人,先不說區位優勢,上海人/北京人大學,就在這個艱苦的條件下,都出現了毛坦廠/衡水/臨川這樣的怪物學校,為什麼?

吃這麼多哭,吞下這麼多牙,缺少童年和青春的18歲,在乙個「可能」上公升階級的通道面前,都顯得無限值得,這難道看不出來人民所遇到的矛盾?

馬雲的學校,僅僅是那麼多「商品化精英化教育」的乙個點而已,僅僅因為馬雲這個頭銜,僅僅因為大家眼裡他很有錢罷了。乙個簡單的縮影,告訴你們一些你不敢想但是無比真實的東西。

二共現在遠沒有勇氣推行公有制,甚至沒有勇氣全面推行按勞分配,下面已經汪汪的開始叫喊星辰大海了?

說真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麻煩看看自己的朝夕,看看到底這是誰的朝夕。

15樓:旅途

創新總是應該鼓勵、包容和保護,這樣才能進步,才能贏得競爭。

三座大山,教育、醫療、住房,喊了很多年,到現在也沒有解決,有人能站出來,做出嘗試,做出改變,應該感謝。

自己做不到的事,別人做了。只要是對社會進步有益,也應該鼓掌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16樓:Unjieghz

我有乙個不成熟的答案。

新聞要連著看,馬雲先生要辦學,這沒問題。物件導向是想出國讀本科的家庭和學生,這也沒問題。不搶占公立大學的名額,為更多的孩子留出名額,這也沒問題。

讓考sat、ap和toefl的在一堆兒,考高考的在另一堆兒,這是件促進效率的好事。

但是。諸位沒看見清華的入學標準改革嗎?

有誰能去打保票這不是對公立大學資源的一次侵占呢?

我感到害怕,我感到焦躁。為自己的階級,為自己所處的位置。我想大多數人都應該要焦躁吧。

時代變得太快,連我這個年輕人也有點跟不上玩法了。

17樓:紫色煙霧包圍著我

其實,我也幻想將來有錢了去辦一所真正的學校。每個孩子都能受益內種。

因為我的縣里的公辦教育真的是類似於養豬教育啊。

我覺得如果一部分商人發家後,創辦學校是會對原有教育產生刺激的。因為內群老老師也應該收割的差不多了。年輕的老師也還有精力和時間承受進步和革新。

如果全是公辦教育,那國家教育反而是一攤死水了。

18樓:風霖

杭州的教育比北京可能要差N個數量級,最貴的民辦娃哈哈雙語也就6萬一年吧。我身邊的壕都去上海上學。馬爸爸應該是做了好事,解決了一大部分高階人才的子女教育問題,大家才會更拼命。

19樓:

搜了一下這個學校的招聘教師條件(直接跳過看硬體):

歸納資訊:

1、國內教師,要麼是公立學校資歷深、極具經驗的老教師(十年以上),要麼是條件很好(如研究生以上學歷、專業才能強的相對年輕教師)

2、海外教師,光有名牌大學學歷還不夠,還得有國內的雙語私立或者國外中小學的任教或者實踐經歷.......

得出結論:能符合上述應聘條件硬體的,本身水平就得刷開絕大部分人了。

20樓:小人兒得志

其實這是一件好事。

如果沒有雲谷學校之類的私立貴族學校,富豪們的孩子就會跟我等一起上普通學校了?圖樣,他們會千方百計擠占優質教育資源的,要麼就是送到國外去(洋大人培養出的未來富X代會對我們更好一些嗎?呵呵)反正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

況且雲谷學校的教學理念對於國內教育來說算是一股清流,也促進了國內教育理念的發展和教育資源的再分配,有什麼必要大呼狼來了呢?國內開的私立學校也不少了,為什麼馬雲開個學校就要攻擊貶低呢?

最後,希望雲谷學校在全國各地開分校。

21樓: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不管這個學校辦的效果如何,都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一切,起碼得等第一批富人子女進去受了教育才會知曉,教育的作用是長期的,一所好學校之所以名聲在外也不是靠一代人的努力,而是幾百年累積而來。反正這輩子我是看不到最終的結果,馬雲也不可能活那麼久,對這個學校負責那麼久,如果要保證這個學校始終的高大上,那就必須保證每一任校長都是馬雲。可能嗎?

恐怕不容易。

22樓:

從目前得到的資訊看,馬雲可能並不想把雲谷辦成乙個貴族學校。

首先,看雲谷的規劃,未來會是乙個規模很大的一貫制學校,你見過 30 個班的貴族學校嗎?

第二,目前預計的學費是十幾萬一年,也就是說,年收入 60 萬左右的家庭,咬咬牙也是上的起的。雖然不能說便宜,但是離貴族還遠的很。另外多說一句,在規模效益沒出來之前,這個學費肯定是賠錢的。

第三,雲谷不僅僅是學校,更是一整套教育產品的發展土壤。在未來的願景中,這些教育產品會依託網際網路推向全國。到時候這些產品是免費的也說不定喲。

如何看待馬雲被逼捐?

你們要是真困難了,老老實實的呆著,我可能會捐錢救你們。一群沒病沒災的在那逼逼,老子還偏偏不捐了。自己的錢怎麼花還得聽你們這幫窮鬼的,要活這麼窩囊老子還不如去要飯呢,艹! 座標雲南!有一次班裡選實習地點,大家都選大理 風景區嘛 不過只有兩個名額,很多人搶,決定抽籤。結果乙個男生抽到了大理,在沒抽到大理...

如何看待馬雲這個人

醒醒 馬雲這個人!同歷史發展規律差不多,開始積極創業,打下江山,建立有建設性的阿里巴巴集團,為社會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之後,內心膨脹,驕傲自滿,為所欲為,忘記初心,走向貪欲無邊的資本家道路。口出狂言,不擇手段,不顧國民金融安全穩定,挑戰金融放高利貸,想肥了自己,把風險留給國民,最終導致人狂有禍的地步...

如何評價馬雲?

萬物生光 作為一位商人,馬雲是成功的!他一手創立了阿里巴巴和螞蟻帝國,賺了很多 很多錢,根據富比士中國富豪排行榜實時資料顯示,他的個人財富達到了4377.2億元,領先第二名馬化騰700多億元,毫無疑問的中國首富。從賺錢這個角度,沒有人比他厲害!企業方面,馬雲和阿里巴巴改變了現代中中國人生活方式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