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創始人股權被稀釋?

時間 2021-05-08 09:00:19

1樓:山魯佐德

這都不是融資,是被併購了吧,60%的比例。。。大部分事項投資人都可以單方決定了,對於後續增資,需要2/3表決權比例,投資人無法達到,兩位創始人可以一致行動,對於後續不同意的增資擴股融資投出反對票,但是。。如果真的到了必須融資才能使公司活下去的情況下,否決有什麼意義呢,最終僵局,得不償失

2樓:泰山管理學院

這一下子出讓60%給投資人,也太多了吧,就算是這個比例能維持,後期隨著公司越來越大,利益越來越多,投資人出的錢的作用也越來越小,實際創造利益的人卻拿少部分的收益,恐怕公司不出現矛盾都難吧,更何況股份再被稀釋,創始人的話語權越來越小,後期公司的經營事項難道都要投資人拍板說了算?

3樓:邦企·寶哥說股權

股權不是你持有多少;而是你的表決權是多少?

換句話說,六大控制公司方法:

1、同股不同權設計;

2、章程設計;

3、一致行動人協議約定;

4、投票權委託協議;

5、股權代持協議;

6、持股平台設計(有限合夥企業)

這些哪乙個都可以控制公司,都可以保證股權被稀釋之後依然對公司有控制權的方法。

4樓:

1.股權被稀釋,因為你啟動了增資。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拿投資人的錢。靠業務,靠貸款經營。

2.要麼在章程上動手腳,做設計,把投票比例和董事席位給控住。

3.跟部分股東籤一致行動人等協議。

4.這一步做了,基本上投資圈就死了。捏著公章和營業執照不給,並隨時準備好商標專利技術等財產的轉移。

5樓:股權激勵諮詢師邱峰

意見同上,投資人占股60%的股份,已經不是單純的投資了,也不像普通投資人那樣偏重投資回報率了。其次,雖然投資人成為大股東占股60%,但是他也僅僅是擁有公司相對控制權,股權份額未到三分之二,增資擴股的條件是企業超過三分之二的股份擁有著同意才可以執行,除了這一點還有就是即使他佔股超過了三分之二,你們之間有簽署股權同比例稀釋條例沒有呢,沒有的話增資擴股說白了就是比誰錢多了。創始股東有優先認購擴股的份額權利。

6樓:築舉

好尷尬啊,初創階段就出讓60%給投資人,我是無法理解的。

到底誰是創始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商業模式?還是這個拿60%的投資人(或錢)?

投資人這麼強勢,那兩位「創始人」已經稀釋成這樣了還不想被稀釋,協議基本是沒可能的。

建議對我上面第一段所說的評估一下,核心究竟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公司離開這兩位「創始人」,還活得了嗎?如果答案是活不了,那就將投資人的軍好了,真的,強勢一點。

7樓:kendo

沒辦法,一開始就出讓了60%,控制權都讓出去了,這已經是變成打工的了。

一般創業公司最好是核心創始人占股70%,留10%的期權池,然後20%的股權池用來在未來吸引優秀的人才加盟的。

60%的股權都讓出去了,除非是做vie架構,同股不同權,有超級投票權,或者你們可以簽訂協議,出讓股權,但是投票權在創始人手裡,不過這種情況一開始就佔了60%的投資人肯定是不會願意放棄控制權的。

聯合創始人股權分配 五五分是最糟糕的做法

翰藍 Teflon是化學大鱷杜邦公司所製的聚四氟乙烯產品 以下引用維基百科 81毒性聚四氟乙烯在常態下是無毒的,但當聚四氟乙烯烹調器具在溫度達到500 F 260 之後便開始變質,並且在660 F 350 之上開始分解。這些剝蝕物可令鳥致死,並可使人產生類似流感的症狀。比較而言,在烹煮油 脂與忌廉時...

如何看待 WePhone 創始人自殺?

麗麗 真正的老實人找物件是很在乎對方的人品的,對這方面看的比較重,不會那麼容易上當。而且自身人品過硬加上還有一定能力的人,也會吸引同樣人品好的伴侶。往往是不夠老實但又做不到夠狠辣的人容易中計。有錢人找物件,一開始就要想好別人就是衝錢來的,要想辦法把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要有這種心理準備,才不至於突...

投資乙個專案,如何避免創始人拿錢跑路,以及亂用資金?

宋泰克 三點建議 1.投資就是投入,這個人對你的人品是最要考量的。所謂對你的人品的意思是,只要對你靠譜。2.公司財務可以你安排人,說白了,公司決策經營權經營者說了算,財務你有監控。3.一定要定期開通氣會,畢竟你是股東要有知情權,開這個會未必要很正式,說明問題就好,其次也是增強信任感消除誤解。 子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