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新 MacBook Pro 上的 Multi Touch Bar?

時間 2021-05-08 06:17:23

1樓:noah cui

touchbar和實體按鍵的對比跟滑鼠和鍵盤一樣,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各自的優勢範圍也完全不同。

很炫酷,某些情況下也很驚豔,相較實體功能鍵來說,屬於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的那種。某些功能touchbar確實很實用也很好用,但是也有時候並不如實體鍵實用,因為所有實體鍵都是固定位置固定功能的,熟練了之後盲操作起來更加方便。

再就是應用的touchbar適配真的一般。

建議蘋果,保留實體按鍵的同時加上touch bar,哪怕再加點錢,觸控板稍微小一點點,我認為也是值得的,至少在大機型上。

2樓:

Touch-bar是我不買蘋果新產品的理由。

我寧願它把功能鍵都去了,讓那排空著,也不願意有touch-bar。

為什麼?

因為它是蘋果。

因為蘋果二字本身,就是對超常甚至不合理期待的承載。它是我們對舒適,貼心和卓越的想象。蘋果它擁有世界上最棒的設計師,擁有萬億市值,擁有那麼龐大的資源,擁有那麼強大的定製權力,有遠超一般的特殊性……自然,就必須做出符合卓越的解釋。

做出的東西惹人爭議,本身就意味著不合格。

它沒有做出它這個資源應該做出的選擇。沒有滿足我們的高期待。

如果touch-bar在別的產品身上,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爭議,說不定還覺得挺有意思。但在蘋果身上,引發爭議本身就意味著這個設計的失敗。

Touch-bar的存在,破壞了鍵盤區域一致性的純粹體驗。體驗變差,就是汙點。

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注意力的干擾。這不是用隱藏可以解決的。改變已然發生,而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鍵盤上面有個多餘的東西。這東西,對我沒啥幫助,還礙眼。

所以,分析別的產品,可能非常複雜,什麼這那的權衡一堆,普通人還真不好介入。但對蘋果來說,分析反倒特別簡單。只要是讓人心裡隱隱有芥蒂的,就不是乙個該有的設計。

因為它是蘋果。這也是為什麼蘋果總繞不開賈伯斯的原因。老爺子是我們對通往卓越的寄託和想象。

蘋果也是。所以我們說是上帝把賈伯斯帶走了,讓他離開了我們。那麼多大佬,我們只對賈伯斯這樣說。

這是獨一無二的期待和認知。

什麼是蘋果的價值?很簡單,誰用誰知道。而且用了就再也回不去了。這是蘋果的價值。

回想那些曾讓我們激動的改變,多點觸控,全面屏,視網膜屏,滑動解鎖,指紋解鎖,觸控板,無線耳機,超薄的筆記本機身……這是蘋果。

我們那麼關注蘋果,因為它往往掀起跟風的潮流,讓業界都發生改變。

不被模仿抄襲的設計,不是優秀的設計。

這也是為什麼老爺子走後蘋果口碑下降的原因。因為蘋果不那麼蘋果了。

所以如何評價?

這東西不那麼蘋果。

它可以是乙個好的設計。但不是乙個「蘋果」的設計。

3樓:xirtam zhang

背景:(程式設計師 + 遊戲玩家,Esc、F1-12大戶)非常非常的雞肋,各種設定,各種第三方軟體也拯救不了。

作為輸入,最嚴重的問題是沒有按鍵反饋,容易按偏,無法盲打。

作為輸出,低頭看那個小圖示太特麼累了。

簡直是智障設計。

對,還費電。

指紋還是有點用,像air一樣只保留乙個touch id多好。

4樓:

在我用了一年的touch-bar之後,我認為這是乙個很好的改進,因為我基本不用原來的功能鍵,現在能直接把原來需要按快捷鍵的功能顯示出來我覺得很好

5樓:waterwu

新的 touch bar 有了實體 esc,真香

預計過多幾個月買 Macbook Pro,將我的 13 年 Macbook Air 公升級。

在 Multi-Touch Bar 成為事實上的工業規範之前,我不可能喜歡他。

非實體的 ESC 鍵對於開發而言我真的不太受得了,你們可以說需要習慣,OK,先不管這個。

難道你們都只有一台 Macbook Pro 作為主力機型天天帶著到處跑?公司一台 iMac 家裡一台 iMac 還加上偶爾需要在 WIN 下除錯,我已經厭倦了在多個鍵盤格局及快捷鍵之間切換,這個時候再來個完全不同的 Multi-Touch Bar……得有多割裂?

鍵盤和 Touch 結合起來這條路子蘋果你去試試水我不反對甚至覺得挺好,但也不會因此就得到我的青睞,我依然會選擇無 Touch Bar 版本的 Mac。

6樓:

可能就我乙個唱反調的?16g i7 touchbar,,配置很棒,系統流暢沒得說,然而鍵盤和bar開發體驗和使用體驗差的一批。

為什麼這麼多人說好用,個人愚見:

蘋果出了另類的東西,很多人就會想方設法找優點。

蘋果出了差的東西(比如劉海),很多人就會想方設法找忽略點。。

7樓:「已登出」

使用公司13寸的mbp, 感覺touchbar沒什麼用這種設計很無聊, 賈伯斯在的話絕對不會出現這種設計有人說用餘光去看, 難道不用抬手去觸控麼?

如果視線集中在主屏中上部還能餘光看到麼?

用滑鼠都能完成的, 非要再抬手去觸控, 視線自然也從主屏移開

8樓:Bill Zhou

比如Safari想貼換到第八個頁面,cmd+8不太符合人類手指構造(NBA球員除外),這時候touch bar就不需要乙隻手去觸控板滑動了。

最高效的操作方式就是兩隻手都在鍵盤上,看thinkpad為什麼要有小紅點,就是用小紅點來替代觸控板,大幅度減少手的移動距離。

所以我覺得touch bar不單是對鍵盤的乙個改變,對觸控板的使用也會是乙個減少。

9樓:

emmmm 怎麼說感覺對於我來說有些時候比較雞肋但是有些時候又很方便由於經常打字一般打字是不會看鍵盤的

但使用指紋解鎖電腦(雖然其他Windows系統的機器上也有指紋解鎖功能) ps中顏色的選擇以及螢幕亮度等的調節還是不錯的

順便說一句我還是喜歡之前巧克力鍵盤蝶式鍵盤總歸沒有巧克力鍵盤舒服 23333

10樓:Haleszh

打麻將都容易胡了,你說帶勁不

11樓:白開水

使用中,感覺良好。

在操作完鍵盤之後touch bar上顯示的下一步操作非常人性化。 打個比方,輸入完密碼之後的完成/取消會顯示在touch bar上,相比於敲擊回車更加的舒服,並且視覺上並沒感覺到不適。

說白了,這東西在用慣了Windows的使用者手沒有任何卵用的原因是比較喜歡滑鼠操作。

而蘋果正在帶領工具使用觸控板體系操作。

期待Adobe在這個touch bar上的應用。

12樓:偉浩

我估計是奔著這個方向去的

如果能實現上下雙螢幕,下部分螢幕可觸控 + 保留部分實體按鍵,生產力就爆表了

當然能動,從目前來看,估計實體鍵完全取消不可能,但是觸控螢幕部分其實是可以大動文章的

13樓:王璠

入手新版MacBook Pro頂配,帶Multi-Touch Bar。

到現在為止大半年過去了。真心話一點點都用不上啊。完全辦公用,雖然office應用基本支援了touch bar,但是同樣的東西你用滑鼠點上去也是一樣的。利用率小於10%。

可能專業作圖的adobe工作類會需要吧。其他完全用不著。也沒感覺方便在哪。Siri還經常被誤觸。不過指紋解鎖倒是方便了很多。

14樓:

略顯殺馬特。

老喬如果還在,肯定不會同意這麼設計。

初級使用者覺得很好玩,廣告商可以各種吹,但深度依賴使用者覺得效率下降了。

他會搞60%鍵盤。

他會搞曲薄面滑鼠。

他會搞手感暴強的便攜藍芽鍵盤。

他會搞顯示器分離成pad,讓微軟家放棄蘇菲。

但絕對不會這麼搞touch bar。

有人說我能用來編輯Final Cut Pro X之類的。

請注意」能用「與」劃時代意義「是兩個概念。蘋果是為了乙個軟體而生的嗎?

當初的蘋果,每乙個創新都是極大提公升效率的劃時代改變。

但touch bar這種小甜點式的賣萌並不是劃時代意義。

他也會搞類似觸控條的東西。

搞也是加在觸控板上,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雞肋位置。

15樓:劉日天

我好奇你們都怎麼切換常見應用的?Finder,Chrome,碼農的話Xcode / Android Studio,設計師的話PS / FCP,再加上好用的iTerm 2... 這幾個最常用的你們不對映到F1-F4上並盲打?

難道你們還要command + space再輸入1、2個字母,或者command + tab來回切換?

竟然有這麼多不盲打F1-F4也敢奢談效率的,也是醉了。

16樓:

這是finder的:

這是safari的:

這是IDEA的:

都通過BTT實現,目前也僅僅只是把常用快捷鍵單獨拉了出來;

17樓:MichaelCao

我乙個月不到的體驗就是,除了炫,並沒有卵用。

快捷鍵的優勢在於實體鍵盤的反饋讓功能回饋有信心,而touchbar你不盯著看很容易按歪,沒有觸感反饋按錯了也不知道,而且他不能像鍵盤一樣多級亮度可調,這個設定實在不是很懂導致晚上亮瞎眼的亮度,再算上帶touchbar的13寸版本續航差,短期之內我個果粉都吹不起來……

18樓:Alex劉

19樓:

單位新買了好幾臺16款Pro,清一色的13.3最低配,雖然沒用過Multi-Touch Bar,但是真沒找到用它的理由。

20樓:

我是程式設計師,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得出乙個結論,用處不大,而且有時候還會降低操作效率!下面具體說下,

缺點:3.使用F1-F12鍵要按fn或者對每個應用單獨設定常開。我覺得保留F1-F12,額外增加這個touchbar可能更容易接受點。

優點:2.沒滑鼠的時候,這玩意還是可以用用的。

21樓:

稍微寫兩條比較實用的:

1. 有說調節亮度和聲音要觸碰兩下?(bar縮略模式)完全一下搞定操作方案:

摸上太陽或者喇叭不放大概一秒,等出了調節欄之後原地左右劃就能調節,完了放手bar過了大概一秒自動歸位。不需要一定要把手指放在調節器上。

2. FN鍵處理方案:System Performance > Keyboard > Shortcuts > function keys 裡面新增軟體,如matlab和texmaker,則在選定軟體中bar自動變成f1-12,時間長了也能盲選

22樓:高銘

剛入手,來答一發

touchbar很好玩,但是現在還不夠好用平面設計師工作,平時用ai,ps,id等軟體,現在只有ps支援touchbar,現階段的功能對插畫師還是蠻友好的,但是對我來說用處不大,什麼時候可以在touchbar上用cmyk數值調顏色就棒了

還需要更多軟體層面的支援,理想狀態它應該代替掉這個

如何評價 16 寸 MacBook Pro 採用新設計 Touch ID Bar分離,ESC鍵實體化?

閱千人而惜知己 只能說,蘋果才是真正聽從使用者感受的一家公司,才是一家真正做筆記本的公司。目前我的17年Macbook Pro 的ESC被改到Cap Lock上了。但是廣大的Vim黨這個真是不能忍,其實蘋果一直忽略乙個大的使用者群體,那就是程式設計師。另外就是之前Touch bar有ESC的設計真是...

如何評價全新 MacBook Pro 14 16 英吋將取消 TouchBar,恢復磁吸充電?

zebra 我買的2020英特爾版的pro,去年發布m1的時候已經自閉過一次了,再自閉幾次也無所謂了,但是,麻煩軟體更新還是要支援touchbar好嗎,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 JiuniangYZ touchbar真的的沒什麼用去掉很好 增加磁吸充電是好的但是希望保留雷電介面的充電能力不給INTE...

如何評價蘋果macbook pro的散熱風道設計?

Edwardoy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商品,你懷抱乙個商品的優點的時候,你就要試著接受它的缺點。你既要台式電腦i7 8700k 32GBddr4 3200 gtx2080ti 滿血的效能,而你又希望它是滿血效能17小時的續航再加上是 x1 carbon的尺寸和重量 截止2019年2月份地球上的科技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