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16 寸 MacBook Pro 採用新設計 Touch ID Bar分離,ESC鍵實體化?

時間 2021-05-07 01:45:55

1樓:閱千人而惜知己

只能說,蘋果才是真正聽從使用者感受的一家公司,才是一家真正做筆記本的公司。目前我的17年Macbook Pro 的ESC被改到Cap Lock上了。但是廣大的Vim黨這個真是不能忍,其實蘋果一直忽略乙個大的使用者群體,那就是程式設計師。

另外就是之前Touch bar有ESC的設計真是的蠢,各種軟體都需要用這個鍵。

2樓:

軟體 ESC 不可靠,因為一旦是軟體就可能出 bug,但硬體 ESC 只要電路還連線著就不會出 bug,所以還是硬體的好

上個星期我的軟體 ESC 就遇到過 bug。因為軟體 ESC 是根據上下文來顯示和啟用/禁用的,所以上下文判斷錯誤 ESC 就出問題了。我遇到的問題就是當前上下文 ESC 應該能關閉彈出輸入框的,但因為上下文判斷錯了了,導致 ESC 被禁用了。

雖然重啟就能解決,但還是覺得軟體引入的上下文 ESC 沒有帶來價值,反而增加了出 bug 的概率。

3樓:知道我也不說

第一反應就是:用了16吋螢幕?希望這次不要再有榮耀MagicBook Pro尺寸是抄襲蘋果這種言論了,以前見過太多先發抄後發的睿智言論了。

4樓:有心心

要我說,鍵盤上的,f1到f12就應該全部實體鍵,再加一行他吃叭,有些軟體需要結合f數字鍵,真的超級煩,我還得去按左下角fn,按個功能我的手都能扭曲成麻花,最後發現功能還不一定有用。

5樓:Logic Snow

這次的熱管寬度擴大了2倍,相當於pc本兩根普通熱管的寬度了,如圖所示第一張和第二張圖是MacBook Pro 16寸的,第二張圖是pc本的普通熱管:

而且一根2倍寬度的熱管應該比兩根普通寬度的熱管效果更好一點吧?還在諷刺單熱管散熱的真的是什麼都不看就只會一直在那裡復讀,太搞笑了…

6樓:Arrra

算是響應了核心使用者的部分號召,雖然是小改動,相比前幾次更新已經有很大進步了。

雲評測大概率單壓i9失敗,但至少風扇和電池有了提公升。

未來幾年設計思路大概率不會改變,蘋果謹慎的步調也意味著更小的提公升空間。

mbp一直都是在和自己比,今年windows雙螢幕筆記本的出現,或許會給市場帶來一些動盪。

7樓:

esc跟倒T十字鍵終於回來了,鍵盤也終於換了,但B面前攝還是沒啥變化,倒也無所謂。

顯示卡終於大公升級了一次。

看了看日版官網公升64G大概6000RMB,公升4TB大概8000RMB...

i9 8核4.8GHz + 64G + 4TB + 8G版5500M大概35500RMB

現在就想知道8核i9 4.8GHz降頻嚴不嚴重,5.0GHz版不敢想。

8樓:greatmatch

Touch Bar是蘋果設計的乙個敗筆。雖然Esc實體鍵分離出來了,但遠遠不夠。

Touch Bar可以很好用,你可以加上它,但不要替代別的按鍵。

比如有些遊戲,是需要玩家按F1那一排按鍵的,而且遊戲玩家熟練以後都不用看鍵盤直接按。但是你取消了實體按鍵,找不到觸感,就容易按錯。比如我玩星際爭霸,就需要按F2, F3, F4等。

蘋果你不能預設所有使用者按F1,F2等都需要盯著鍵盤看啊!熟練使用者不用看鍵盤能很大提高效率的呀!

其次,沒有普通的USB-A口也很不方便,比如連個滑鼠都要轉接器。為了美觀強行犧牲實用性,到了這一代仍然不改。

9樓:萬能膠

還在用著15款的表示再凑活凑活吧。最近iBugOS13弄得我想棄蘋果的坑了。

更新說是改進了後台,可是我的ds photo被殺的只能把手機放在那裡不動才能備份了……

10樓:Mr.Tao

也看了有關測評,cpu和19老款是一樣的,效能主要是顯示卡的提公升,這些改變是朝著實用的方向調整的,其他的除了螢幕大,你也配置不起,看看就好。

11樓:

感覺全部是為了給影音、藝術工作者的公升級,

現在用16款鍵盤,敲鋼板的感覺還是挺好的, 我買的機械鍵盤也都是鋼板比較硬的, 不喜歡hhkb那種軟的。

有esc是不錯,但是我周圍的程式設計師沒有幾個喜歡用touchbar的,ssd大了但是更貴了,說實話,沒幾個程式設計師的倉庫能達到幾TB,

ssd和記憶體增加容量依然是天價。

之前一直罵美帝良心想,昨天看到了y9000x,13999,i9、4k、32G、2T,這個配置對於程式設計師已經真香了,要啥自行車。

12樓:

如果真的取消了蝶式鍵盤就有點遺憾了,現用 MBP 2018 的鍵盤是在非巧克力 ThinkPad 鍵盤後個人感覺手感最好的鍵盤。(台式電腦一台用的櫻桃紅軸,一台是櫻桃青軸,換 MBP 沒有落差感)

13樓:霍惑惑

Touchbar完全就是雞肋,沒見過誰用電腦時還盯著鍵盤看。

我甚至懷疑這玩意兒很可能是蘋果的設計師嗑嗨了時的靈光乍現

首先,ESC鍵不論是在哪兒使用頻率都極頻繁,Touchbar這雞肋玩意兒你按沒按上去壓根就不知道。

其次,即使給touchbar新增上震動,效果依然爛的不行,對於f1-f12這些很多行業使用的快捷鍵,使用體驗極其差勁。

打個比方,你想進行debug,對實體鍵盤你可以一直把手放在f6上面,需要的時候就按一下,而對touchbar來說你不可能這樣做,因為你放上去就是按下了。再加上touchbar沒有像實體鍵盤中間的按鍵間隔,導致你盲按的話永遠不能確定你是否按對了,你的視線一直得在鍵盤和螢幕來回切換。

說這個是開倒車不過分,要不是現在雞賊的蘋果全是帶bar的,我絕對不可能買這個破玩意兒。

14樓:

估計有望解決不少現在15寸存在的問題,而且能帶來更好的gpu效能吧。

今年剛買的15寸還公升了vega20,感覺血虧了。

看了眼配置,真的血虧,16寸基礎款完全碾壓不加記憶體的15頂配,而且還收基礎款的錢,這次真的是等等黨的勝利了。

15樓:

TB並非不實用,但是沒有ESC影響很大(使用頻次很高),另外TB不加觸感反饋也很硬傷(其實用tapic engine的效果還不錯,正常使用完全可以接受。)

蝴蝶的手感真的不錯(限於文字工作者),但是穩定性實在差(rtyufghjcvbn空格出問題的機率都不低。)

期待14寸的版本

2023年還值得買16款MacBook Pro嗎?

雪豹 瀉藥 這個怎麼說呢,19款應該是目前相對最完美的,16款是第一代的模具,肯定有些瑕疵,同時16款電池容量要比18和19款小一些,一代蝶式鍵盤的故障率也更高一些,如果預算不允許,建議選擇18款 小阿修阿 不值得,2016款其實說實話價效比確實可以,可以體驗到pro 觸控板的那種感覺,但是越早的款...

小公尺筆記本Air 13寸和Macbook Pro13寸如何選擇?

答主肯定是買了小公尺,然後問問兩者之間差異,我沒見過拿5000的東西和9000的比較這說法,差價4000,差不多再買乙個小公尺。 Wincher 我就一句話 想用Mac Os就MacBookPro,想用windows就小公尺筆記本Air,對了不是想,是真的了解自己能不能接受Mac Os別頭腦發熱 M...

mac book pro選15 4寸還是16寸的?

zandrx 我用的19款15.4 i9 這一代的散熱感覺沒有特別大的問題。16寸的散熱肯定更好一點。15.4的比16寸要薄一點輕一點。蝶式鍵盤我個人感覺還是挺好用的。當然沒用習慣建議剪刀鍵盤。因為都是第九代i9,效能可能有一小點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一般人是體驗不出來的,而且跟顯示卡和記憶體有關。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