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的機械硬碟效能這麼差 ,卡到完全不能用,以前用windows都是機械硬碟也沒有這麼差

時間 2021-05-07 18:40:16

1樓:螃蟹在B0我的殼

受眾面問題啊 windows多少廠商在用?什麼五花八門的配置都有,當然會考慮到效能較差的一些機械硬碟,以保證系統流暢執行。

Mac OS只給蘋果自家電腦用優化當然只基於自己的配置,這幾年的mac應該全系標配固態了,新版本的Mac OS自然不用考慮對機械盤的優化。

樓主說的蘋果機械硬碟效能差估計是裝了高版本系統的黑蘋果,沒有機械盤的優化理所當然

用機械硬碟的Mac肯定不讓公升級高版本的Mac系統了配置跟不上不說還沒針對機械盤的優化。但是你黑蘋果。這有啥辦法。

蘋果從沒考慮過讓別加硬體跑自家系統,必然不會優化自家以外的硬體配備。

嘗試下遠古版本的Mac系統(蘋果沒採用ssd之前的版本)來黑蘋果可能就有優化了。

但是誰又願意用遠古版本呢

2樓:dalmatian

很早開始,蘋果就普及固態了。就是因為這個,所以蘋果系統不再留意機械盤的尋道效能。

windows呢。各個廠家普及固態普及的晚。所以呢機械盤上跑windows10也不那麼卡

3樓:

我有一台十年前的asus便攜本, ASUS UL30A

CPU都是比超低電壓還低的Intel Core 2 Duo SU73001,3 GHz

cpubenchmark得分只有 494

現在換了SSD, 加到8G記憶體, 裝上Ubuntu18桌面, 現在還能給孩子看youtube, (的確能感覺到卡)

同樣也有一台2023年的macbook, core M CPU, 並沒有比UL30A快很多.

應用SSD是最大的優化, 系統層面 Linux會比windows好一點.

4樓:

這都2023年了。。。。。系統盤都應該是固態硬碟了吧,我15年給自己的台機和筆記本都公升級了固態,立刻感覺如臂使指了,2023年的筆記本,2023年2G記憶體公升4G,2023年加了固態,2023年初上了win10,一直用到現在。。。。。。。

5樓:哈士奇小帥

因此…這個應該是macOS的鍋。既然出現這個情況,我建議題主換一塊SSD來使用,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使用固態硬碟能大幅度提公升生產力

6樓:草根老油條

是機械硬碟的老蘋果機用新版本系統麼?是的話那必定卡,不管什麼系統,哪個版本都是優先給當時的主流效能的機器適配的。新系統比老系統更多功能,跑老機器一點都不卡那是假的,但是電腦上一般CPU不是瓶頸,瓶頸一般在硬碟和記憶體,一般來說老機器記憶體也不大,更容易有卡的感覺。

除非公升級過固態硬碟和記憶體。

手頭有個黑蘋果主機,E3 1231v3+32G記憶體,跑最新的macOS 10.15。剛開始是1T機械,個人感覺整體流暢度比在同一臺機器的Win7要好,但是某些場景會卡一下,如開機後第一次拼音輸入時,顯示候選字會卡一下。

換SSD硬碟後不會卡了。

另外用機械硬碟的機器用Windows不卡都有鬼,我以前有個移動工作站,E3 1505M+64G記憶體+1T機械,剛開機照樣卡,開機後一陣子會好些,估計是有記憶體作為快取了,但是用久了幾天不關機照樣卡。換SSD後好多了。

7樓:獅子心

釣魚貼?

你怕不是沒見過win10各種機械硬碟卡爆的情況?什麼關家庭網路,關superfetch 。。。

目前沒有使用普通機械硬碟的mac賣。所以,你的完全不能用是指什麼mac,什麼系統。以前的win又是啥?

xp?你不能指望在任然使用機械硬碟的mac裝個10.15還各種流暢。

同理也不要指望win10時代,弄個古董機械硬碟,還各種流暢。

另外,該題的映象,為什麼win機械硬碟效能那麼差,卡到不能用,以前的mac都不這樣。在不提供更詳細的說明情況下,完全可以成立。

8樓:木頭龍

PC界有個安迪比爾定律:「what Andy giveth, Bill taketh away.」安迪是指當年Intel的CEO,Andy Grove,Bill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微軟創始人Bill Gates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硬體廠商每次公升級提供的更強大的效能,總會被軟體開發商消耗殆盡,使用者根本感受不到效能的提公升。

具體到蘋果的機械硬碟,就是因為自從蘋果開始普及固態,即便部分低端配置如iMac也是提供混合硬碟的配置後,新版的作業系統不再關心硬碟的尋道效能——因為對於固態硬碟來說,這個問題是可以忽略的。

傳統的機械硬碟,每次隨機訪問,大概需要10~20毫秒的尋道延遲時間,而在機械硬碟上不考慮作業系統的快取機制,讀取乙個檔案根據不同的檔案系統結構,通常需要10~20次尋道,也就是大概0.1~0.4秒這麼乙個範圍。

普通人可以很容易感知到這個延遲。

即便今天的主流作業系統都有檔案快取機制,可以有效的把訪問乙個檔案的尋道次數降低到3~5次,然而通常乙個操作需要讀取5~10個檔案(例如執行乙個程式,可能這個程式需要呼叫2個動態鏈結庫檔案,讀取1個配置檔案,載入一套介面資源,開啟乙個文件等),也是需要0.15~1秒的延遲時間。

因此固態硬碟流行前,各種應用程式、作業系統本身都會考慮盡可能減少尋道次數,例如乙個程式的介面資源都封裝在一起,編譯的時候減少庫檔案數量甚至做靜態編譯;作業系統提供一些特殊的優化機制例如大家很熟悉的碎片整理等等。

但固態硬碟普及後,效能再差的固態硬碟,每次隨機訪問延遲通常也不到100微秒,也就是0.1毫秒。即便需要尋道100次,延遲才0.

01秒——這是人類幾乎無法感知的,而且往往效能瓶頸也在CPU對程式的處理上。那麼程式設計師基本就是怎麼方便怎麼來了——這幾個庫檔案很多程式都會呼叫,那就每個庫都單獨封裝乙個;一套介面資源中,按照不同元素類別分成好幾個甚至乙個元素就乙個單獨檔案;配置檔案不再是單個而是為了方便不同使用者習慣、不同模組設定分成了好幾個放在不同目錄下等等。以前的版本可能只需要讀取四五個檔案,現在要讀取十幾個甚至上百個檔案。

對於固態硬碟來說,就算讀取100個檔案,平均每個檔案需要隨機訪問硬碟5次,也不過0.05秒;但如果你還在用機械硬碟的話,即便最快的平均10ms尋道時間,你也要等5秒了,可不是卡到完全不能用麼?

mysql的插入效能真的這麼差嗎?

Feng Guangpu 單條插入,三個字段,一般情況下可以輕鬆可以上萬,除非表特別大 比如表中已經有千萬級別資料 另外 插入時,最好能夠順序插入 auto increment primary key就OK 其它,innodb flush log at trx commit對插入效能影響也比較大,設...

為什麼筆記本機械硬碟研發速度這麼慢,2T上市好幾年了還沒有更大的?

因為這是SMR盤。2.5寸盤受體積限制,加上膝上型電腦越來越輕薄,因此硬碟也必須做薄。傳統的PMR無法做出更高容量,只能用SMR技術續命。SMR由於原理的限制,它的效能沒法提公升上去,某些情況下還會出現長時間100 占用的情況。為什麼目前市面上的機械硬碟大都不標註是否使用SMR技術? 因為根本沒有必...

我好奇國產手機耐用程度為什麼比蘋果差這麼多?執行記憶體國產手機也是,人家蘋果6G執行相當12G?

小千 耐用程度指的是平均壽命吧?兩個關係,乙個是蘋果新系統可以支援四五年前的產品,且大多能夠正常執行,另外乙個是製作工藝上的領先,包括硬體的整合度 布局 質量等等,所以你會在安卓機上看到各種各樣的功能,而蘋果明明可以實現但就是遲遲不出現,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蘋果在考慮加入新硬體的時候會考慮對整體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