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英軍在亞洲打不過日本

時間 2021-05-30 13:00:01

1樓:「已登出」

初期幹不過很正常,各方面都沒準備,海空也全丟了。軍備狀況差,軍隊成份太雜,土著軍多。中後期打得還是可圈可點的,說英軍全靠中國遠征軍救的太不客觀。

英軍還是主力,戰績也最大,遠征軍起到了協從輔助的作用。

2樓:poluozero

現代戰爭對後勤的依託是非常重的,二戰早期的遠東戰場,無論英軍還是美軍都是在喪失海權後才迅速敗退的,可以說這是最根本的原因。而日軍之所以在紐幾內亞以及印緬戰場上停滯不前,也是因為其海上後勤力量已經到達極限的緣故。

此外,英國陸軍歷史上向來奉行小陸軍的模式,即在非戰時只保留數量極其有限的少量精銳部隊,只有當戰爭面臨爆發時,才會大規模動員。而二戰爆發後,英國不僅在Continental戰場上損失慘重,同時還面臨本土英倫三島、北非戰場、近東及遠東戰場同時的戰爭壓力,因此在兵力、資源分配上出現顧此失彼。而遠東對英國戰略來說其重要性遠低於歐洲以及本土,甚至還不如非洲以及近東,同時出於對昔日盟友日本的「樂觀」猜測及輕視,使得包括馬來亞以及新加坡、香港的整體防禦都嚴重缺失,從而導致日本的速勝。

相比之下,美國在戰前對於遠東及華中華北一帶的重視程度要較英國人強烈得多,因此即便在喪失海權的情況下,美軍在菲律賓的抵抗力度和時間也明顯較英國強大。

3樓:劉慶成

士氣低落,本身亞洲戰場都是他們的殖民地,所以沒有不列顛戰場上保家衛國的熱情和士氣。後勤無法保障,遠離英國本土,給養運輸困難。殖民地大多為守備軍,戰前只是負責治安工作,戰鬥力弱。

二戰時為什麼英法殖民者打不過日本人?

神驅獵犬 英法方面 戰略中心在歐洲不在殖民地 戰爭資源調配核心服務於歐洲和北非 殖民地剩餘武裝力量經驗和戰爭準備不充足。舊日帝方面 自滿洲里衝突後戰略核心已經轉為南進策略,直指東南亞 長年的戰爭準備,以及在中國戰場刷出了經驗 大本營精銳盡出,陸海軍通力合作 並沒有 中國戰場也抽調出大量經驗豐富的師團...

為什麼日本在二戰時如此好戰

李大腦門 乙個資本主義國家,土地狹小,資源匱乏,而且封建殘餘勢力很強大。你說這樣乙個國家,他怎麼來發展自己?他只有去尋找資源,尋找外部的市場才能夠發展自己的國家,而由於它是是風,是資本主義國家裡發展水平不高的,沒有錢,沒有很多資金去買資源。沒有資源如何發展?所以就開啟了戰爭之路。 維爾金 很簡單,是...

二戰時期 如果沒有英美的幫助,蘇聯真的打不過德國嗎?

流氓無產階級 應該不會,而且既然英美不幫忙,那也沒有諾曼第登陸,蘇聯估計乙個人收了德意志,光復法蘭西公社。戰後宣了英國,重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社會主義王國,美國在美洲正真意義上的不受干擾的孤立 榮辱總虛名 沒有英美的縱容,畫家早就消失於茫茫人海了。還打蘇聯,自己連飯都吃不上的。蘇聯能夠打過德國的。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