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兵法中的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

時間 2021-05-14 15:14:24

1樓:楊樂知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所以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其所不守』可以是未防守的地方,可以是敵人不做守勢的部隊,可以是心理,也可以是時間點上,但攻擊方式必須是找準敵方的軟肋,弱點,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善攻者絕對不是上來就正面硬幹,水決堤也是找的堤壩的薄弱之處,在運用中比如二戰時期的馬奇諾防線;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這句話是難點,守的原因是處弱勢或未見敵之可勝之機,守而必固者是謂善守,善守用[老子]上面的話來說必是無所守,無所守則敵人必無可攻之處,何謂無所守?不正面與敵人硬幹,儲存實力就是守,無所守就是守住不與敵人正面決戰的原則,你偷襲也好,敵後搞破壞也好,只要能制約敵人進攻,不與敵正面決戰都可謂守,戰略上的『守』並不妨礙戰術上的『攻』,從抗戰時期的游擊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原則及多次的反圍剿戰爭都可以看到這種守而必固的運用,『守其所不攻』是指在戰略戰術制定上都堅持不利於敵人展開攻擊,避免正面決戰這一原則進行,守住這個原則制定自己的作戰計畫,並不是一味的堅持陣地防守,縮在烏龜殼裡才是守啊,說到底關鍵在對『守』一字的理解。

2樓:Samuel Solomon

戰爭,或者具體到某一場戰鬥甚至是兩個人的肉搏,時機永遠都比書面上的文字重要。

乙個小孩跟乙個職業殺手對決,如何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而殺手連一點策略都不必講。

如果從秒殺的角度出發,弱者必然是破綻百出的,而兩軍對壘多半分不清實力差。

於是,任何破綻都是在機動中出現的,有的時候還是虛虛實實的。

所以,如果沒有上乘的判斷力與敏銳的反應,讀孫武子的兵書就如同在堆砌廢話。

3樓:KEVINS

強答,若錯請指出……

第一句是,如果想要一舉攻下(某城或敵人控制範圍),從防守疏忽(薄弱)的地方進攻。

第二句是,堅守且使防禦完備的,即使敵方進攻可能性不大的地方(也可以作為翻盤的根據地或突圍的據點,兵力集結點總不能在沒有糧草還在敵方控制內的地盤吧……)也要有所準備。

對以上翻譯有乙個戰例可供參考(恕答主知識儲備不足):漢尼拔奇襲羅馬

4樓:

木桶理論

如果你是攻方,就找對手的短板突破;

對應的,

如果你是守方,就要注意自己守備薄弱的地方。

PS:個人理解,這裡所說「守其所不攻」是說沒有進攻的地方,而不是攻而不克,打不下來的地方。

5樓:吳建輝

孫子兵法的核心是守正出奇(ji),假設你兩倍於敵方,一倍的軍隊正面牽制(這是正),一倍的兵力等待地方露出破綻。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6樓:

不請自來,拋磚引玉,僅談個人看法,如果有大家路過請忽略...

給後半句舉個栗子:

圍魏救趙。

要增強邯鄲的防守,就要把對方的兵力引向他方,使對方不能進攻。

空城計。

算心,而不算兵力多寡,能否防的住。

孫子兵法裡有句話:"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為不得已。"

即,要等到以力相拼時,就已經不是用兵時的"上策"了。

7樓:三俗

舉乙個不是很精確的例子:

打DOTA的時候,常會遇到的一種情況。

你大部隊過來找我們開團,我們打不過,就分開帶線,當你到我們高地下面的時候,我們大哥也跑到你們高地下面了。

你回去乙個醬油吧,不一定能打的過;

回去乙個大哥吧,你們其他人在我們高地下面呢,我們大哥一回來就是人多打人少;

不回來吧,那我們跟你牽扯一會,就是不真正打起來,轉眼你們的高地先被我們大哥拆掉了;

全都回去吧,那正好我們又拉扯出一點發育的空間了。

其實守的不是他們不打,而是他們沒法打。

(當然了,一般面對這種情況,DOTA裡面會選擇打盾,或者是先開霧抓人,不過猥瑣的大哥看到地圖上乙個人沒有,也猥瑣縮在樹林裡。DOTA打的好,兵法少不了。)

8樓:

太平御覽中認為是「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但無論是這個還是「守而必固,守其所不攻也。」

其實內容無非是

防守敵人必須進攻的地方,或者防守就必須堅固,防守到敵人打不下的區別

9樓:

這兩句是乙個行文模式,而且是理出一轍,無非是乙個對應攻乙個對應守。其實總體思想就是乙個,那就是全面統籌。先解釋第一句,攻而必取的意思是說,攻城一定能夠拿下,也就是說如果想做到必然攻克,那麼對應的手段策略是什麼?

是攻其所不守,也就是說,你要善於去攻擊「不守」的地方,所謂不守,不能理解為乙個守衛的士兵都沒有,而是理解為守衛薄弱或者說敵人的守衛重點不在此處,其實也就是攻擊敵人的軟肋,守備薄弱之處,其實就是捏軟柿子,就像你是乙隻鱷魚,你去捕殺獵物的時候,你不能別人哪個地方堅固堅硬你去搞哪個地方,而是應該找軟弱地方下手,比如脖子,此處第一句的意思可以簡單理解為,想要做到攻打也就是進攻必勝,就要善於找到地方的薄弱環節,然後下手猛攻。其實獅子老虎這種頂級獵手在捕獵的時候都是很聰明的,他們喜歡抓取有利時機對著薄弱環節下手,他們一般選取進攻群體性動物比如斑馬羚羊的幼崽,為什麼搞幼崽?薄弱之處也,第二句是對應關係的,其實第一句真的理解了,第二句就迎刃而解了。

既然攻克必勝的首要原則是抓取敵人的薄弱之處,也就是不守之處。那麼守城一方,要想做到守衛必勝,就要怎麼辦呢?無漏洞可擊,對不對,如何做到呢,戰爭是動態性的,敵人的兵鋒所向,不可能同時針對你所有的點,那麼你就要做到能夠及時判斷敵人的尖刀當下在哪,想要在哪下手,就像兩個人決鬥乙個道理,別人出拳打你,不可能拳頭是死的,他可能進攻你各個部位,你要及時判斷然後對應的去化解。

守而必固就是說,守衛方一定能夠守的下來,也就是守方挫敗進攻方的戰略意圖,成功守住,如何做到呢?那就要守其所不攻也。什麼意思?

其實就是說,在你以為別人不進攻的地方,也要加強守衛心理。也就是全面守衛。主要的意思就是,不要別人聲稱打哪,你就守哪,或者別人佯動玩調虎離山,聲東擊西,你就上鉤了。

10樓:

我來放一下黑屁

先不提具體的文字考據,根據現有版本來看的話

你聯絡一下上下文很容易就能理解了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這一篇孫子說的是什麼?是虛實,是戰略欺騙和掌握戰略主動權,講的是如何調動敵人,達成自己的目的。

那麼答案就很明顯了,孫子的意思是:進攻厲害的人,他一定是進攻了敵人沒有認真防守的地方(因為成功進行了戰略欺騙或者用其他方法鉗制了敵軍);防守厲害的人,他不是和別人硬碰硬,而是使用戰略欺騙和其他手段使敵人壓根不想或者不能進攻那裡,那裡自然就能守住了。

乙個比較經典的戰例就是傅作義想要奔襲西柏坡的時候,太祖隻筆退萬兵。一方面,通過文章宣傳等一系列戰術欺騙,讓傅作義產生情報上的混亂,戰略決心產生動搖。另一方面,通過動員民兵組織,阻撓傅作義部隊的行進,也截斷他的歸路,不斷擠壓傅作義的戰術選擇空間,最後讓傅作義只能乖乖撤退。

西柏坡即使沒有一兵一卒,也固若金湯。

這就是守而必固,守敵所不攻

如何解讀 2019 華為開發者大會的海報 超級大終端 ,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絕對黑科技 你想想,24寸PC顯示器和5寸手機顯示屏,只要開發一次UII就能通用無阻,提供一樣的優質的互動體驗,這絕對領先微軟和蘋果20年以上。 大問號 上面這兩張海報放在一起來看的話,會比較有意思。兩張海報,說的是同乙個事情 打通各個平台。靠誰來打通?應該不是Android。那是誰? 心爸 了解不...

如何解讀《復仇者聯盟 4》涉及到的時間悖論?

非正常人治療中心 看了很多遍,擺一下漫威宇宙繞頭的 復聯四開局十分鐘滅霸被砍頭,然後各種理論成功造出時空機器。一群憨批準備幹大事去了,首先到紐約,洛基抱著空間寶石跑了,沒得辦法又回到更早之前去取空間寶石,美隊讓蟻人把心靈寶石帶走了 接到綠巨人成功要到時間寶石 然後力量寶石被藍妹妹取走 然後雷哥他們抽...

如何解讀《這就是街舞》中楊文韜cici的作品《囍》

小咩 第一遍看的時候沒看出那麼多內容。舞蹈節奏很快,時長也不是很長。我不是什麼經常看舞蹈類作品的人。不會迅速的想到作品的背景和細節。但第二聲鈴響的時候,眼淚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出來了。我就來知乎找評價了。好的作品就是有這樣撲面而來的,強烈的感情衝擊吧。觀眾有感覺的。 Molise丶W 不知大家看到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