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3年秋德軍不是進攻基輔而是全力攻擊莫斯科,能取得完全勝利麼?

時間 2021-05-10 05:52:21

1樓:家是種文化

舉個例子: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攻占北京、南京、上海,國民黨會投降嗎?

所以,德國會佔據占領莫斯科,但是遠沒有達到結束戰爭的目的。你要知道,那是毛子,最終會來一波鋼鐵洪流直接打到柏林。

2樓:「已登出」

鋼4玩小鬍子一路平推,4個月就攻下了莫斯科。但是然並卵,由於全部兵力投到中路打莫斯科,沒打下巴庫油田,寒冷的補給地獄,蘇軍的鋼鐵洪流一樣沒少,最後還是靠從日本背刺海參崴才迫使蘇聯投降。因此當年希特拉的決斷不能說錯,莫斯科只是乙個象徵,打下來不一定就能讓蘇聯投降,而代表著蘇聯戰爭潛力的巴庫油田,烏拉爾工業區,這些地方才是真正左右戰爭的戰略要地。

3樓:鋼琴家勒布朗

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無論是德軍不功取基輔,而是轉而拿下莫斯科,又或者順利拿下史達林格勒,又或者打贏了英吉利空戰,反推諾曼第,甚至在北非隆美爾打敗了英軍,這一切都需要第三帝國,在每乙個戰線,每一場重要的區域性戰役都獲得完全的勝利。而即使盟軍丟棄了法國,北歐大片領土,在北非丟失了沿海地區的大部分,又或者蘇聯在戰爭開始,接連失敗、集團軍整建制被俘虜,後期依然有能力做到反推柏林 。

這一切都注定了軸心國需要做對每一件事情,而同盟國只要成功一次即可 ,就算41年的莫斯科戰役,德軍順利拿下莫斯科,之後在隨後的戰役的某個節點,軸心國依然會失敗。

4樓:山高縣

有利條件很多。

當時蘇軍在莫斯科以西沒有足夠兵力,蘇軍防禦經驗仍較為匱乏(比如說史達林微操的毛病還沒治好),又沒有時間構築像樣的工事(蘇德中線多森林,不好迂迴,工事很重要),氣候對德軍也有利(晝長夜短,地面堅硬),而且人口相對密集的環莫斯科地區也有利於德軍搶劫物資和牲口。

至於後勤,其一是後勤需求與敵軍抵抗強度是密切相關的,而蘇軍當時的防禦條件不佳。其二是德軍相當比例後勤是靠搶的,這屬於玄學範疇。不靠搶的話,法國,白俄羅斯,基輔都打不贏。

所以關於進攻莫斯科,只能說可能因為後勤打不贏,不能說因為後勤就不能打。

納粹打仗,哪一仗不是賭博?

而莫斯科這一把,可以說賭贏的概率不低。

5樓:我佛山人

這個話題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重兵突擊對方首都,爭取在首都附近和對方主力進行決戰並且取勝從而贏得戰爭勝利是德國普魯士軍事思想的核心。從普法戰爭以來,德軍總參謀部的戰爭計畫都是按照這個思路來的。

但是希特拉不是職業軍人出身,和那些總參謀部軍官團也格格不入。特別是希特拉非常注意吸取拿破崙的教訓,所有對莫斯科有種莫名的恐懼或者忽視。希特拉打的是政治戰,重視的是經濟因素。

在他眼裡,蘇聯南方地帶的資源才是戰爭的根本目的。所以,只要有可能,他就會繞過莫斯科,把眼光放到烏克蘭。41秋是這樣,42年夏也是這樣

6樓:MOF

德軍就算拿下莫斯科估計也不大可能贏,綜合實力差太遠了。小鬍子就像個不會持家的CEO,本來就沒什麼雄厚的資本,還喜歡到處不還價地亂收購,收購回來的公司也沒心思搭理整合。就喜歡在漫無目的的不斷進攻中消耗自己的看家老本,君不見德國就憑那才擴軍幾年的國力開了多少戰場,打起來確實是轟轟烈烈,只是打不了多久就散場了。

戰略沒定好,光靠戰術上的勝利是難以持續的。

假設2023年希特拉不進攻蘇聯,蘇聯有進攻德國的計畫嗎?

亨利斯金納 當然有,但只不過沒來得及實施,事實上希特拉不打蘇聯,蘇聯也得過來打他,史達林可一直等待著時機擴充套件領土和勢力範圍的,而從蘇德戰爭開時候的一系枚舉動也可以看出來這一點,蘇軍把大量部隊集中部署在邊境上,這明顯是要準備進攻才會如此部署,否則如果是防禦的話,應該依託縱深層層布防,把最精銳的力量...

如果二戰時,德軍先進攻莫斯科而不是先進攻基輔,有勝算嗎?

迅雷烈風 其實,德軍應該先進攻海參崴才對,攻打海參崴可以阻斷美國直接援蘇的海上運輸線,還能加強和日本盟國的聯絡,比先進攻莫斯科和基輔強一萬倍。呵呵,典型的知乎式低質問題,連地圖都不看 BAOBAO 穩紮穩打,占領產量區 油田 工業區,分割占領,逐步推進,蘇聯就很麻煩了。有沒有莫斯科,並不是重點。可以...

如果蘇德戰爭德軍一開始就採取重點進攻,德軍有可能贏嗎?

虛實道長 一定能贏不敢說,勝算能到8成。先打下南線。多麼想跟曼施坦因回到參謀部回到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蘇聯是有軟肋的。如果開始集中全力進攻史達林格勒,沿著烏克蘭,刻赤海峽,塞瓦斯托波爾,頓河,伏爾加河,高加索一線平推,在重點地區設伏,可以吃掉蘇聯。曼施坦因極為晦澀的說出了這個方案。跟我的相同。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