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如今的教育問題?

時間 2021-10-30 09:04:37

1樓:Johny Sinn

大多數人從小就被贏 / 輸模式浸染。

在家裡,大人總是喜歡將孩子進行比較,好孩子會得到更多的愛、理解和耐心,這就營造了贏 / 輸模式的氛圍。

一旦愛被附加條件,孩子們就會認為自我價值只有通過比較和競爭才能實現。

「如果我做得比哥哥好,爸爸媽媽就會愛我多一點。」

「爸爸媽媽還是更喜歡妹妹,我一定沒有她好。」

同齡人之間也容易衍生這種模式。

孩子首先想被父母認可,然後是同齡人,不管是兄弟姐妹還是朋友。

同齡人有時完全根據自己的期望和標準來選擇接受還是拒絕乙個人,這就讓贏 / 輸模式更加根深蒂固。

學校是贏 / 輸模式的乙個溫床。

「正態分佈曲線」主要說明的是:

你之所以得A,是因為有人得了C;乙個人的價值是通過與他人比較才得以實現的,內在價值毫無意義,外在表現才最重要。

學校的等級制度只強調競爭和比較,完全忽視學生的潛能和天賦,而這種等級又是社會價值的載體,它可以讓你一路暢通,也可以讓你處處碰壁。

目前教育的核心就是競爭,不是合作,即便有合作,也往往少不了爾虞我詐。

運動比賽也強化競爭的觀念,提醒觀眾與選手,彷彿人生同樣是一場零和遊戲,必須分出勝負,而且唯有擊敗別人才能成就自己。

誠然,在競爭激烈和信任薄弱的環境裡,我們需要贏 / 輸模式。

但是競爭在生活中只居少數,我們不需要每天都和配偶、孩子、同事、鄰居、朋友競爭。

「你和愛人誰說了算(誰是贏家)?」

這是乙個很荒唐的問題,如果沒有人贏,那就是兩個都輸。

現實生活需要相互依賴,而不是單槍匹馬,你的很多夢想都需要通過與他人合作才能實現,而贏 / 輸模式是這種合作的最大障礙。

2樓:三文魚花飛葉落

沒有自主管理,不能自主招生,全都是拿高考成績作為入學的標準。獨木橋建立起來了,以此獨木橋為基礎的底層,也就是高中,再往下延伸到初中、小學,無不是以高考考分為標準的。不是以人的自我培養,也不是以對世界和人的興趣為啟發點而做出思考,整天只知道考試那麼一點點基礎的東西為目標。

實際上不管任何方向和專業,需要深入、廣闊的探索研究和思考,為考試而學基本都是很低階的學習方式。

所以我們說教育,要先搞明白是指要以真理為目標探索的科研、哲學思考,還是指為了大學入學考試而做的的初高中考前培訓?

我個人觀點:高校如果做不到自主管理、自主招生,就甭能指望教育能有任何改觀。高校如果做不到自主管理、自主招生,就是禍害學生,禍害學校,說得更誇張一點,就是拿國家的錢禍國殃民。

3樓:

個人感覺,國家篤定類似於教育房產打工等現在熱門問題會在我們這群年輕人手中解決馬上00後一批人接替社會主力後會主動緩解這些狀態所以現在國家在大趨勢上不改變在小方面進行維護(減壓) 把握乙個度讓我們不至於zaofan 所以現在教育問題怎麼解決? 熬過去。

4樓:

1.只注重智,而忽視德體美實踐能力,而且關注的智還是僅限於分析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少。

2.很少關注學生的生命意義、生命價值、生活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問題。

3.評價機制有問題,功利化傾向嚴重

抱歉,孩子,我沒告訴你,教育也有錯

5樓:渝州月下秋

教育指的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構成的。乙個習慣行為就會影響後面的道路,今天中國的教育還是很完善,雖然很多人埋怨,但確實找不出比這更好的制度和更適應中國國情的。目前中國人眼光還是淺,看待事情總是片面性,不夠全面。

兒童教育問題!

jkxsq 我個人覺得學英語和接受中國文化的教育和薰陶並不矛盾。孩子生活在中國,如果僅僅學英語就會讓他擁有西方人的思維方式,熱愛西方文化,那應該是不可能的。而作為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我覺得學英語確實是很重要的。早一些學習在口音 語言的接受方面,可能會更好一點。...

如何回答這個教育問題!?

姽嫿 首先,那個孩子說的是 我又不是不會乘法計算。當然,以下想法均在這句話完全成立的情況下。孩子家長太較真了。計算器完全歐尅。至少我不會在有計算器的境況下,或者是允許使用計算器的境況下,以及不被要求寫出計算步驟的境況下 題目也說了,這是最後一步 選擇筆算的。計算器存在自有其存在價值。假設,還要必須勸...

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解?

飛魚庭 個人從教經驗不是特別豐富,但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學生,孩子是天真可愛的,就算再調皮,再任性,他們的心理始終是幼稚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要恩威並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父母要與孩子多溝通,該讓孩子明白的事要跟孩子講,讓孩子自己去判斷,去理解。簡單的例子生活中父母購物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