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感覺法理課等一些課上了跟沒上一樣怎麼辦呀?

時間 2021-10-15 18:10:22

1樓:上官羽悠

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想這個問題我是有發言權的。

我學的是經濟,很多課也是感覺上了和沒上差不多,這也是高中和大學的區別,高中的時候老師就仔細地講解每乙個知識點,講完後還會接著布置習題來鞏固練習,最後把題習都做會了,這個知識點就掌握的差不多了。但大學不是這樣,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只會把重要內容講解一些,沒有緊接而來的習題,也沒有太多的習題講解,學了感覺沒學是很正常的。

至於解決的方法當然是有的,我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

首先肯定是預習,你可以找老師要PPT,然後自己結合課本先看看,不會的地方一定一定要問老師,因為老師講解比自己學要有用得多,而且老師講的時候你會思考的更深入,記憶的也更深刻。而且課後你可以做筆記,我習慣把知識都記到筆記本上。最後在下一節課前把前一節的內容背一背,大學的課程相比初中少了很多,做到這些就應該差不多了。

建議學習的時候去圖書館,畢竟在宿舍裡其他人不學習的時候自己也很容易分心。

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績啊

2樓:平凡與奢華

如果覺得很空,可以去讀民法學,民法學貼近生活,容易理解。民法學理論也是法律的基礎理論。

順便說下,法律還真是什麼學校都敢開啊

一般來講,法理學過於深奧,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容易掌握,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才符合認識的一般規律。

法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比較空,理論性很強,但那是因為初學者對部門法缺乏認識,實際上你如果學了部門法,回過頭來再看法理,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說,法理學不應該放在第一學期。

至於邏輯學,這個取決於個人興趣,一般來講,喜歡數學的學邏輯不會覺得無聊的。

法制史應該不空吧?理論的東西比較少。

還有一句話,我說了你不要生氣。國內的法學水平本來就低,排名40多,跟沒有也就差不多了。

但大學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你如果真的熱愛法學,我也有些建議。

初學的時候,多跑跑圖書館,撿法律類的書籍看看,不拘於什麼法,只要自己感興趣的,能讀的,就讀些。這些是培養自己對於法律的興趣。

學得時候,我還是建議你,先讀民法,不管學校是怎麼開課的。

等你民法讀了差不多了,對法學也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就能夠自己制定個學習計畫了

3樓:熙粵

我也是大一新生,現在真的好迷茫。

對我來說,就高數課,物理課,英語課聽得進去。其他的鋼琴課,體育課,生物課,思修課等等一節課過去了啥也沒得到,明明自己很用心的聽了,真的好難受 。大學的課和高中的完全不一樣,內容變了好多,老師喜歡拓展延伸到其他領域。

高中老師考哪就講哪,目標很明確,學起來很充實。而現在真的好迷茫,許多課自己高中就沒學,現在直接上大學的弄得摸不清頭腦,一頭霧水。上課都沒有什麼動力了,旁邊的同學幹啥的都有,自己又聽不懂,老師講的又比較糊,迷茫死了

4樓:

那就別上,把精力放到部門法的學習,好好學民法,不要焦慮,法理期末貝貝就可以。等部門法學的差不多了,再去學法理學,推薦雷磊老師的法理學,就會豁然開朗

5樓:

提前自學法律體系、英美大陸法差異等高年級的課程,多問老師有關課堂的問題,可以適當學得深入一些,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及科研水平,讓老師和同學們對你刮目相看。

6樓:Summer

哈哈哈哈,同感。上學上課不知道老師再說什麼,法理特別難懂。到期進了社會工作,用到的不多,最大的好處就是在考研選擇專業時,法理學競爭能用小一點吧

7樓:時傑

這種感覺肯定是有正常的部分。這當然是個人的經驗了,僅供參考和批判。

有一些所謂的基礎課程。往往感覺沒用的原因有以下四個。首先最大的原因是老師講課非常糟糕。

也就是不會表達,或者是讓人聽起來很乏味,只會照本宣科。哪怕名頭再大的老師往往都會有這樣的問題。這是一種非常毀學生興趣的辦法。

另外就是教材的問題,這些教材往往編寫的非常爛。尤其是在大學裡寫教材並不算工作業績的情況下,這種教材往往成為了老師賣書的乙個手段。每個大學有每個大學的教材。

導致這些教材是抄來抄去,錯誤很多。當然現在據說還有了統一教材,那就更是錯上加錯的讓人沒有辦法誇獎什麼?

還有乙個現在的管理問題,就是允不允許聯絡現實來講述這些原理。例如像法理學這些課程能不能聯絡現實,能不能不進行追溯?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那在這門課程是沒有辦法講的。

因為裡面很多東西是很有爭議的。這裡面的爭議是有特殊含義。

最後乙個問題大概就是學生的悟性問題,畢竟這種原理性的課程在引導之後還是需要學生進行領悟的。

8樓:雪菲菲

一般來講,法理學過於深奧,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容易掌握,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才符合認識的一般規律。

法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比較空,理論性很強,但那是因為初學者對部門法缺乏認識,實際上你如果學了部門法,回過頭來再看法理,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說,法理學不應該放在第一學期。

至於邏輯學,這個取決於個人興趣,一般來講,喜歡數學的學邏輯不會覺得無聊的。

法制史應該不空吧?理論的東西比較少。

還有一句話,我說了你不要生氣。國內的法學水平本來就低,排名40多,跟沒有也就差不多了。

但大學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你如果真的熱愛法學,我也有些建議。

初學的時候,多跑跑圖書館,撿法律類的書籍看看,不拘於什麼法,只要自己感興趣的,能讀的,就讀些。這些是培養自己對於法律的興趣。

學得時候,我還是建議你,先讀民法,不管學校是怎麼開課的。

等你民法讀了差不多了,對法學也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就能夠自己制

定個學習計畫了。

9樓:

慢慢來嘛。

大一學習的法理學是其他部門法的基礎知識,主要是法學各部門的一般問題、核心概念、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法理學的內容大都是理論的,不是應用的,也不是規範的,需要結合部門法學慢慢加深理解。

法理學由於比較抽象而且概念較多,不太容易學,可以先記憶下來,在接下來的學習和實踐中慢慢鞏固並加深理解。

對咯,這種理論性的知識,不要指望靠刷題能學好。

10樓:吳述松律師

法理學對大一學生來說可能不是那麼好懂,我當年學習的時候也是很多名詞不懂什麼意思,一頭霧水。進入大二之後回過頭在看法理學教材基本上都能理解了。因為大一剛接觸法律就學習法理學本身都是有一定的困難的,不好理解。

11樓:的的的的

不必太在意,法理學本來就很抽象,要找對方法學。

首先,你可以根據老師講課的內容劃出重點,把書本的脈絡理清楚,最好是畫圖,邊畫邊思考知識之間的關聯。(如果不理解書本知識,可以找出其它版本的法理學書來對照著看)

其次,拿出你畫的圖重複看,直到腦中有了法理學這本課程的體系。

最後,在課堂外多看一些基礎的法理學書籍,從最簡單的入手,循序漸進,這個主要是助理解的。

12樓:小迷糊

法理學一開始就是無法理解的,先背會重點就OK了,不要太過糾結。

如果你想多學點知識,就去看看法條(憲法,民法典);可以買相關配套資料之類的。

13樓:不要緊沒關係

正常,我今年大二,法大的,之前上老師的法理課感覺真的是太迷茫了,我們每週就一節長達兩個半小時左右的課,課又長又抽象,整個剛高中畢業的娃根本hold不住。

請求給大一新生提一些養生建議?

白bai 1 早睡早起少熬夜,熬夜積累的問題一時半會看不出來,到了年紀就難受了。2 一定要吃早餐,不吃早餐去上課腦子跟不上,久了以後對自己身體也不好。實在是起不來去買早餐的小朋友,建議可以買一些小麵包 牛奶囤在宿舍,去上課的時候順走,帶去課上吃也行。默默的思考,這算帶小孩嗎 3 飲食要多樣化,很多人...

大一新生對於考研應該知道的一些事情?

chase 大一想著考啥研啊,努力保研。好好學習,把績點刷上去,了解你們學校的保研政策,參加可以加分的比賽和活動。即使之後知道了自己保不上,也還有考研可以選擇。最起碼多給了自己一條路。 浪跡天涯 大一,大一,大一,你就想著考研了?畢業4個月的人告訴你,你如果為了考研去考研,你就是畢業了,也就是個碩士...

同濟土木大一新生,在土木類上了一學期,感覺不感興趣。喜歡畫畫,不知道有沒有必要轉到建築學。

何豆豆QAQ 喜歡畫畫?學了建築可能就不喜歡畫畫了。我大一的時候都快畫吐了,限時,限量,限題材,還要琢磨各種各樣的空間感受,甚至老師要你畫出聲音的樣子,反覆被打回來不合格,我也喜歡畫畫,從4歲就開始畫了,但是現在嘛,還是ps更爽啊 問一下大四建築學的同學就知道,建築學不僅僅是畫畫,很複雜,甚至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