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時間 2021-09-19 16:39:55

1樓:慧說教育

那除了是一位教育者的身份,我也是一位母親,親自養育了我的兩個孩子。作為母親這個角色,其實我和大多數的家長差不多,儘管養了兩個孩子,也走過很多的彎路,一直在不斷地摸索和成長。我常常會想,作為家長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問問自己,我們真的懂自己的孩子嗎?

我們懂孩子的性格嗎?懂孩子的天賦所在嗎?當孩子總是不聽話,總是和你對著幹?

或是當孩子學習成績突然下滑,我們懂這樣乙個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嗎?而現實中,我們很多的家長卻容易用自己固有的認知去去調教孩子,去幫助孩子,去愛孩子。卻不知,我們以為那是愛,但往往帶來的卻是傷害!

其實,當今教育的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停留在給方法上了,而是這個方法是否適合您的孩子,我們家長是否做到讀懂孩子,是否又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個性化教育呢?

所以這些年,我慢慢發現,人生中很多的困惑,都源於乙個「懂」字,當我們能夠做到真正的懂孩子,懂自己,懂身邊的人時,所有的困惑都會隨之迎刃而解。

帶著驚喜帶著感恩,我加入並成為了一賦一涵人生規劃師課程的主講老師,進行全國授課,把因材施教個性化教育課程,帶給更多的家庭,幫助更多的家長走上「懂」的道路!懂了,再去愛,懂了,再去教育!那一刻,我知道,所謂的情懷和夢想,並不遙遠,它是觸手可及的,我的內心無比欣慰!

每乙個生命誕生在世界上都是有使命的,看見他與生俱來的優勢潛能,幫助他綻放自己,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讓教育因為懂而變得簡單,讓生命因為懂而變得精彩。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幸運的是我們可以不斷學習!

我是哈咪老師,期待未來與您一起在認知天性的個性化教育道路上,共同前行,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2樓:客從何來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是指的是心性,也就是性格觀念的培養。十歲之前,培養好一生受用的性格是最重要的。長篇大論的不說了,只說幾個重點。

一是自律的性格,不要試圖等小孩長大了再去培養,那個時候的難度太大。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尤其是在習慣定型後,再去改正不良習慣太難了。不要試圖通過長大後的後天努力,能一開始就培養好的自律性格,勝過一切,這一點,突出在手機遊戲上,能控制好玩手機的頻率和時長,基本上也就有良好的自律性格了。

二是耐力的性格,從小教育無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輕易的放棄,堅持到底,但同時要注意尺度,避免養成「犟」、「死腦筋」、「鑽牛角尖」等。

三是心裡承受能力,也就是抗壓能力,現代社會,成果無處不在,但失敗同樣是無處不在,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大小大小的失敗、失意,甚至是絕望,生活中,學習中的打擊也是無處不在的。所以,抗壓能力是首先的能力的。

四是主動思考的能力,哪怕就是生活中的小事,瑣事,也要教會小孩,如何慢慢地去思考,去想,有哪些方向,哪些角度。

五是勤勞的性格,勤快的人的思維和懶惰的人的思維,完全是不同的,層次都不一樣,而這一的思維,卻是覺得對待任何事物的看待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所謂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物質。但歸根結底都在於「做」。

勞動才能決定事物的發展走向。

五是學會用錢,不要亂花錢,知道如何節省,如何分配,賺錢的不容易。而這才是生活的根本。

3樓:君已亭亭

都是第一次當家長,沒有好的經驗,但是家長本身不要太焦慮,我就是有點太焦慮了,還是要和其他家長多溝通,你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會有人給你建議

4樓:是火木磚啊

教育的很主要的乙個問題我認為是被動與主動,但是這個很難,很難變被動為主動,當人為干預時很容易就成為被迫了。

被迫與主動

你墜入了愛河,然後去追求你戀上那個人,和你不想搞物件卻被家長逼著去相親,這兩點差別大不大。

營銷號上,什麼什麼有輻射,那輻射大的怎麼怎麼樣啦,什麼化學試劑都有毒啦,是不是經常看見?如果沒學過物理,去查輻射,輻射指的是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擴散。這是網上查的解釋,如果沒學過物理會發現,什麼是場源?

什麼是電磁波?什麼是粒子?阿爾法粒子又是什麼?

所以,主動被動很重要。

無疑,玩遊戲被動的比較少,主動點比較多。少數人可能為了社交,為了合群去玩遊戲。大多數很主動。

學習主動的可能比較少,可能是因為想考好大學,因為父母強迫等而學,而不是真的好奇,真的想搞懂,真的想知道輻射是啥,大不大而學。

波是啥?波長是啥?電磁波是啥?

輻射是啥?橫波是啥?縱波有啥啥?

化學新增劑到底是不是都有毒?什麼是化學新增劑?化學都有啥?

你是否好奇,是否想去了解,去稍微搞清一下?

而這可能就是你主動學習的開始。

當然引導孩子對此產生好奇不容易,激發起孩子的鬥志讓孩子想去稍稍搞清一下基礎的常識也不容易。

5樓:Eric Qin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不同也有不同。

第一,自我學習。學習教育是需要自己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的。如果自己的觀念是錯誤的,可能教育的孩子,南轅北轍。

通過知識的學習,可能我們就會從另外乙個角度去理解孩子。你家孩子的不容易,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二,用心溝通。孩子不是一張白紙,我們要放平心態。了解孩子的性格,情趣,愛好,和他的學習型別。

這就是所謂的積極關注。從好的方面去了解和看待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獨特性,去傾聽孩子。孩子就會朝著你想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第三,自我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模仿家長的一些行為和習慣。

同時孩子是很好的日常生活適應者,為了生存創造一些適應的方式。孩子的問題大部分來自於家長。我們要自身正,才能給孩子做乙個表率。

自己堅持不了的,不更不能強求自己的孩子達成。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種藝術,需要我們每個人學習,成長。

6樓:林蘭蘭

最近正在看一本書,發現這本書真是育兒寶藏,強烈推薦,書本篇幅短而精,滿滿的收穫。

首先先給大家講一下這本書的背景,作者是一位92歲高齡幼兒園老師,從34歲開始從事幼兒教師工作,一直到92歲,她的育兒理念在很多學校看來都不可思議,甚至覺得這是個瘋狂的幼兒園,但正是這樣的乙個幼兒園,培養了乙個又乙個自立自強的孩子。

說幾點這個幼兒園不同之處,孩子們可以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沒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如果乙個孩子想要玩積木,即使玩一整天都可以

不強求孩子午休,超過20分鐘不想睡可以自由活動

吃飯採取自助餐的形式,自己選擇菜式和飯量

可以帶家裡的玩具進來

規則由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制定,並不是所有事情聽從老師

不讓孩子學習知識...

就是這麼乙個奇蹟學校,一大堆家長搶著想送孩子進去,因為這所學校出來的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都異常優秀,小學的老師是這麼說的:小俁老師(作者)的學生雖然在一二年級都表現平平,但到了四五年級往往爆發驚人的潛力,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到了中學,孩子們進步神速,後來居上。

這所學校並不是完全放任孩子不管,而是通過科學育兒方式培養孩子思考,自立,專注等能力,而這些才是孩子能受用一生的寶貴財富。

在育兒的道路上,我一直覺得父母要多學習,因為你通過學習並言傳身教給孩子,孩子都會在將來給你答案。

7樓:泠泠沁

如何解決孩子做作業或者練琴時提條件。

今天中午,孩子說:「媽媽,除非你現在讓我看一會兒電視,不然我下午就不去練琴。」

我:「看電視和練琴有什麼關係?練琴是為了讓你更聰明,長大之後會彈琴可以抒發情緒,而不是為了能讓你多看一集動畫片。

」「我知道你這會兒想看動畫片,但是你想想你為什麼想要看動畫片,給我乙個合適的理由?」

孩子:「我不知道啊……。」

我:「那麼如果現在你在開心的玩耍,或者香甜的睡午覺,還會想要看電視嗎?」

孩子:「媽媽,我現在不知道玩兒什麼,也不想睡覺,好無聊,所以想看會兒電視。」

我:「好的,你現在很無聊,可以看一會兒電視。看完下午去練琴哈。」

孩子開心的說:「好的。」

8樓:長頸鹿

給孩子哭的權利。

我們有傳統觀念的家長,是很害怕孩子哭的。所以家長會用各種方法手段來阻止孩子哭:

強迫,不許哭!

威脅,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哄騙,別哭了,再哭就不好看了……

妥協,好好好,給你買。

我倒是用了一種經常被家人和路人唾棄的方法,態度溫和的跟他說:「你哭吧,寶貝兒,爸陪著你,需不需要抱著哭?」哭多久,我都會陪著,不需要哄他,不需要指責他。

於我來講,我表達接納,我想告訴我的孩子,無論你優秀與否,懂事與否,不論你做的對與錯,我都不會怪你,我都會陪著你支援你,一無既往的愛你;於孩子來講,他宣洩了情緒,收穫了父愛,即使哭多久,我都不覺得他會受到傷害。

孩子的哭鬧一般就是兩個目的:

情緒宣洩:你陪著他,感受他的情緒,與他共情,讓他把內心積鬱發洩出來,更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為達目的一種小手短:你陪著他,等他哭夠了,再去講道理也不遲,也讓他感受到,哭鬧不如好好商量管用,自然就不想哭了。

孩子哭鬧最讓家長揪心的就應該是幼兒園門口分離的那場大戲了吧。因為工作原因,我的兒子兩歲半就去幼兒園了,三天就不再哭鬧了(當然肯定有更少的寶寶)。

幼兒園是我和孩子一起選的。我也會很明白的講:「你要上幼兒園了,爸爸要上班了,我們都要有自己的是要做了。」

第一天,來到幼兒園門口,老師領著他相安無事的進去了,跟我很和諧的說了再見。我跑到大廳去看監控,果不其然,孩子在教室裡大哭不止,還好老師一直在抱著他(這讓我很感謝老師),孩子哭了很久一度想要往外面跑,嘴裡喊著找爸爸找爸爸,我也一陣揪心,老師百般勸說我:「忍住忍住,都有這個過程。

」我那時真的很後悔,沒有把他領出來,陪著他哭。我擔心他不再信任我,以為我不要他了。孩子放學的時候還好,除了看見我很開心,其他沒什麼異常。

到家之後孩子哭著跟我說,不想再去幼兒園了。我說:「你一定要去幼兒園,但是爸爸晚上也一定會去接你!

」孩子大哭,我陪著他,沒有多說任何話,我能懂他的心情。

第二天,在幼兒園門口,我抱著他哭了15分鐘。我一不注意被老師很熟練的抱進去了,我沒有阻止,畢竟我沒有跟老師說清楚,阻止的話孩子會以為老師和我是對立的。我理解老師也是為了幫忙。

所以,目送他離開,轉身走了。

第三天,路上,我說:「寶貝兒,以後你都是一定要去幼兒園的,但是你相信爸爸,晚上一定會去接你的,今天我們自己走進去,不用老師抱著你,怎麼樣?」他勉強答應。

這一次我把車停的稍微有點遠離門口,我下車蹲下來抱抱他,同時給要走過來「強行搶人」的老師揮了揮手,示意她不要過來。我說:「今天我大兒子自己走進去,我看看行不行!

」我給他打氣。他向老師的方向挪了幾步,又跑回來到我懷裡,對我說:「我要再哭會兒!

」你可能想象不到,那時候,我的心情是轉換的有多麼舒暢,那一時刻我才感覺到我的兒子成功的駕馭了自己的情緒,他一定會在一小會兒之後堅定的成功的走到老師的面前。

第四天到以後的若干天,孩子都不沒有再次哭著去幼兒園,反倒是越來越喜歡他的老師和同學們,經常跟我們聊起來學校的趣事。

我想說,孩子的每乙個一點一滴的成長,都必然是自然發展的過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提供環境而已,剩下的路終究是他要自己來走。我們家長所謂的教導孩子不要哭,其實無非,是我們只考慮了自己不喜歡聽到他哭而已,其實這也是一種自私吧。

你以後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

墨墨媽 把孩子放大人對待,告訴他,你長大了,有些事情要自己學著做,我不會過多管你,你要學會管好自己。把孩子當朋友對待 你會隨意翻看朋友的日記嗎?不會,給他空間,尊重他。讓他參與家庭大事 比如老人生病,工作日由父母照料,週末讓孩子來照顧。少嘮叨 學會閉嘴,學會信任孩子。幫他解壓 青春期的孩子壓力很大,...

90後和00後都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汪財茂 90後,提前做功課,學習做乙個好父親!可喜可賀!你一定能夠成為乙個好父親!從此,我中華大地,我中華兒女,代代都是好父母!讓中國的真正教育,從你們這一代人開始!拋開世俗!拋開功利!拋開所有畸形的東西!讓你們的後代,成為真真正正的 人!讓他們的生命之花自然綻放!讓他們的人生輝煌自然展現!你們的施...

回民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出豬肉?

張德步率 我覺得有的人是習慣 有的人沒有真正思考過這些規定的意義,將這種規定甚至是當做了身體的一部分,當做了星星是閃的月亮是銀的一樣天經地義。第一類人,從小接觸不到別的宗教,只能服從家庭的宗教信仰,等接觸到一些辯證的,物質,歷史唯物的理論之後,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 部分的否定。雖然明白不吃豬肉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