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三年級開始思考宇宙和這個世界的本質,但現在覺著這個答案很遙遠,有種無奈,好奇心漸漸被磨滅,怎麼辦?

時間 2021-09-09 10:08:06

1樓:田園居士

宇宙和世界的本質並不是哲學研究的前提和起點,而是哲學研究的結果或結論。迄今為止,哲學大師們尚且搞不清宇宙和世界的本質,何況乙個小學生!作為乙個小學生,應當首先學習具體的自然科學知識。

因為「自然科學是一切知識的基礎」。

2樓:不學無術

若世界存在本質,則……,可以推出一些所謂本質的性質當然是否正確則取決於「世界」「存在」「本質」三個詞的意思再想當然,世界的本質是否存在於「世界的本質」這種「話」裡面顯然涉及到了自指問題,那就說明世界不存在「本質」或者本質不唯一,再按經驗可得「本質」不唯一

對本質的理解的理解告訴我們,所謂的本質只是乙個資訊量更大的資訊而已所以世界是不存在本質,若存在,那麼只能說世界的本質是認識你時時刻刻都在認識,都「知道」世界宇宙的本質,只是「不知道」用語言描述而已

3樓:北林

好好學習。

書本上什麼都有,但你要把基礎打好。

一直抬著頭看天空,不去關注腳下的路,遲早會摔倒的。

你先學好一元一次方程和正交分解受力分析,才能在以後去高能加速器觀察宇宙的秘密。

4樓:南冥天池

媽耶,你跟我好像哦。我也大概是在二三年級的時候開始喜歡物理,那時候就看一些天體物理的書籍,像他們現在看的那些什麼《幾何原本》《從一到無窮大》《笛卡爾幾何》都是我小時候的小兒科了。。w

我覺得那是一場思想盛宴,我腦海裡也有非常非常多的奇思妙想,在意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後就開始學習,現在我都一步步的自學到了高等數學(圖書館裡的自學版,很容易理解的。)

所以希望你也能這樣,不要放棄,說不定下乙個改變世界的人就是你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真理這麼容易形容出來的話,光哲學家就得了。

所以我們是在探索,而不是要一股腦的究其根本。

5樓:津星野

答案就是要越遠越好呀,簡單的問題不能引起好奇,難題才可以,尤其是這種人類史上從未被完美解答過的問題。不要太看重答案了,尋找答案的路才是最重要的。人類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創造了巨集大的宗教體系,科學體系和哲學體系,這些東西築起了人類文明的大廈。

尋找答案的過程是沒有盡頭的,正因如此,我們可以不斷地探索,不侷限於框架。在求索的路上,我們將見到不一樣的風景。所以不要停下腳步,不要停止好奇,遠處還有更美麗,更動人的景色等待著你,也不要滿足於現有的答案,我們永遠在路上。

建議題主去看看哲學,西哲或者道家佛學都可以,你想的問題已經有無數人想過了,看看他們的觀點是否對你有啟發。又或者你可以了解了解前沿的科學知識,用科學的角度去探索世界的本質。

支教半月,教一二三年級數學的話,教什麼比較有趣?

日本曾老師 教學內容可以不變,但切入角度需要多樣化,生活化!本人來日本上研究生之前,也當過高中教師。路過就順便留下幾句。準備教材的時候,能都思考一下這一堂課對我 老師 自己有什麼用途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要停留在書本裡徘徊!例如 能都用數學的視野,來欣賞一幅名畫Mona Lisa呢?這名畫怎麼成為...

你知道一二三年級的孩子為什麼課上總記不全重點嗎?

開心媽媽 我建議家長要帶領孩子養成乙個重要的習慣,那就是考前預習和考後複習。只有預習一遍,才能知道這節課包含著什麼知識點,聽課時才會抓重點 也只有課後及時複習鞏固,才能舉一反三,掌握這節課的知識點,才能在考試中得高分。即使雞湯喝得再多,我想大部分家長們追求的結果還是高分!我們小學期間老師都要求課前預...

計算機系大學生要在一二三年級分別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才算合格?

貓咪吃芹菜 有過幾次做實驗課的助教的經驗,我覺得能做到以下兩點就很令人欣慰了 1.實驗驗收時能清楚回答助教提出的所有問題 2.不需要助教幫忙除錯程式。 聽說過沒見過 兩萬五千里 有的說沒的做 怎知不容易 埋著頭向前走 尋找我自己 學好老師教的課程然後有專案做專案 有實驗室進實驗室 有競賽提前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