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審稿?

時間 2021-07-08 08:50:48

1樓:八雲

真是尷尬,剛寫完乙個回答,發現這個問題更加合適,只好厚顏無恥的照搬剛寫的回答了。。。

以下斜體字部分引自我的另乙個回答:審稿意見應該怎麼寫?

寫點乾貨吧,這是我的審稿經驗和流程,若是有新手看到了,也許可以少走一些我最初的彎路。

拿到乙份稿子,我通常會做出如下判斷:

第一,判斷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去評價這份稿子,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不是,禮貌拒絕並且轉給有這方面經驗的臨近同行。

如果是,確認審稿。

第二,如果已經確認審稿,先行判斷文章結論的新穎性是否與雜誌水平相符。

如果文章水平低於雜誌門檻,禮貌拒絕並寫明是因為新穎性原因。

如果質量夠,繼續下一步。

第三,粗讀一遍,先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判斷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結論是否可能成立。

不成立(與領域內普遍確證的公知相違背,在查證文中沒有給出突破性證據或者理由)----直接拒稿並且明確註明原因。

成立----繼續下一步

第四,查證文中主要結論是否可以被文中的證據證明。

成立&證據充分&邏輯無漏洞----看細節,給出具體的專業建議,以及可能的改進建議,給小修或直接接受。

成立&證據充分但是寫作邏輯不清----給具體建議,條數視混亂程度而定,給大修。

成立但證據有邏輯缺失或證據不足----給一般性的建議(5-7條,從易到難),給大修或者重投。

第五,如果第二次接到修改稿子,重複上面過程,但是切記不可從反向改變最初的判斷。

簡單點說,就是不要從大修變拒稿,這會讓編輯非常難辦。

如果編輯接受你的觀點,那就等於作者進行了一輪修改以後被拒稿,浪費了半年時間。

如果編輯不接受你的觀點,那編輯等於變相得罪了審稿人。

編輯怎麼做都裡外不是人,作為審稿人切記不要讓編輯如此為難。

以上就是我的審稿流程了。

最後吐槽一句,為啥讓我審稿的好多雜誌都比我一作發的雜誌IF高麼多。。。。。

2樓:tao chen

審毛線,不懂就別裝懂,誤人子弟就不好了。不要錯殺,更不能謬讚。遠離自己無法handle的領域的審稿,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何評價AAAI 2019的審稿情況?

這回答下面都在曬自己分數是怎麼回事。從個人三篇合作投稿的文章來看,review質量是不錯的,我們的投稿跨越了ML大領域下 General active learning unsupervised learning三個子領域,每篇文章reviewer和meta reviewer都給出了詳細且中肯的點評...

如何評價CIKM 2020的審稿結果?

PurpleStar96 感覺難度跟去年差不多。錄用率是193 out of 920,大概將近21 中的那篇分數也不高,1,1,1,1,感覺也就擦邊。還有一篇差了一點點,再改一輪看看。 可能是因為研究領域比較小眾的原因,只找到了兩個審稿人。兩個人都沒有提出太大的反對意見。乙個稍稍表達了對結果可複製性...

出於什麼原因,審稿人會拖著不返回審稿意見?

花未眠 我朋友曾投過的一篇文章,投了乙個相對比較水的核心。審稿人先是生病,然後做手術,休養,然後出國交流 最後期刊看不過去了,直接過了。 偶爾不回忙理解。經常這種拖著的審稿人就是沒職業道德,既然審不過來就別同意,同意了又一直拖著。我已經遇到幾次一審接近一年,二審半年的了。 零度君 文章太爛,re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