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兒子進游泳館換衣間 惹爭議,家長對於孩子性別教育的重要性在哪?應該如何進行?

時間 2021-06-12 16:33:10

1樓:

這根本不是性別教育的問題,或者什麼個人素質的問題

這就是公用設施設定不充分、不合理的問題。

因為我的工作繁忙,週末加班的時候很多,所以我們家週末經常會是我愛人單獨帶兒子出去玩。

這也是目前中國的常態,並不能保證每次出行,子女的同性別家長可以隨行。而且因為男性的工作壓力較大,加班普遍多於女性,而女性承擔的家庭活動也普遍多於男性。

所以,媽媽單獨帶子女出行,是常態。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母親單獨帶男性孩子出行的時候,遇到需要上衛生間這種要到分性別的私密場合的事情,應該怎麼辦?

①媽媽帶兒子去女廁所/更衣室

②媽媽陪兒子去男廁所/更衣室

我相信選①的人是100%

所以要徹底解決「媽媽帶兒子進游泳館換衣間」引起的爭議,不是靠宣傳所謂的個人素質就能解決的。我們可以避免帶異性子女去游泳,請問上廁所怎麼辦?一直憋著還是讓小孩子在外面候著?

兒童走失的風險誰來解決?昨天的熱榜問題這麼快就被大家忘記了嗎?

重慶媽媽不讓 6 歲兒子進女廁險丟娃,苦惱「帶怕不合適,不帶又擔心」,你怎麼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 知乎 https://www.

所以,在公共場所設定可以讓父母單獨帶異性子女出入的私密場所,將是我們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

2樓:極端世界

這個議題似乎被題主帶偏了,呵呵,(媽媽帶兒子進游泳館換衣間)這個是屬於教育問題,但不是性別教育,是道德和禮義廉恥的教育。

這是個偽命題,題目本身就錯了!

3樓:斑葉堇菜

其實還是家長的事,我兒子現在四歲我都不讓他媽媽帶進女廁了,他倒是不能耍流氓,但是他萬一看見啥畫面,然後出來給我來個奇怪的問題,那我真是尷尬死了

你不回答他,他就說我能聽懂的,快回答我

你回答他的話,那更完蛋,小孩的問題都直擊要害,真沒法回答,我羞羞………

4樓:飛揚青春

這個就過分了吧,去廁所這種事在所難免,但是進浴室完全可以避免吧,而是浴室沒有隔間。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孩子的性別教育,而是家長的素質教育了。

5樓:洛雨

如果有個母子專用換衣間,可能就可以解決這種現象了!

畢竟,如果只有媽媽和兒子兩個人去游泳,媽媽不可能讓孩子乙個人去男更衣室的…

所以也不能怪這位母親…主要是這種人性化設施沒到現在家長們也在逐漸重視性別教育!

但是吧,有時候,社會設施跟不上,很多想法沒辦法實現的!

我覺得這其實是個社會問題,光靠父母口頭提醒,用處不大!

公共設施沒跟上…

就像這些母親一樣…

如果有個專間…估計大多數帶娃的會選那個專間吧

6樓:留得枯荷聽雨聲

很簡單,讓那些帶男孩子進女衛生間和女浴室的媽媽帶男孩子去男衛生間或者男浴室,看她介不介意被異性看,她不介意的話就以後都讓她這麼幹,她介意的話就不要理所當然覺得正常使用女衛生間和女浴室的女性大驚小怪。

還有縱容這種行為且一貫奉行不管什麼事都大事化小的商場和浴室,也應當受到懲罰。

最後,我想說每次看到這種新聞,我都有乙個疑問。這些男孩子的爸爸以及媽媽的老公都是去逝了嗎?如果沒有,那就是嫌麻煩,就覺得除了生他,孩子的其他事情一律丟給媽媽,自己還能享受當爸爸的權利卻不承擔當爸爸的責任,可真是享受呢。

前幾天看到類似的新聞,媽媽帶著一對男雙胞胎上女廁所,廁所外面,爸爸一邊拿著手機打著遊戲一邊等母子三人。原來孩子有爸爸,女人有老公啊!

7樓:半畝方塘

拋開事件雙方的對錯,作為游泳館管理者,從管理的角度難辭其責!不劃定明確的禁線,使本來很輕易就可以避免的事情變成激烈的衝突,這就是管理的問題。

8樓:多肉小姐

性別意識就要從小培養。

我家大寶2歲到現在,我基本上每週都帶她去上一節親子游泳課。

整體體驗都挺讓我滿意的,唯獨就這一點讓我不爽——甭管多大的孩子,都在敞開式的洗浴區換衣服,跟店員提意見也沒用。

那好,我帶我家女寶去女浴室換衣服總行了吧。結果每次都能碰到媽媽帶著小男孩進來,有三四歲的,五六歲的,最離譜的是還有帶著七八歲的孩子進來的。

最後我只能忍痛把卡轉讓掉,換了一家。沒想到換了一家還是遇到類似的情況——媽媽們依舊帶著兒子在女浴室裡換衣服,大搖大擺毫無顧忌。

正是因為孩子跟媽媽相處的時間更長、更親密,就更應該把與異性相處的底線和分寸感言傳身教的教給孩子。

不當著孩子面前換衣服,不當著孩子面上廁所,在適當的年齡分床睡,這都是給孩子建立邊界感的過程。

要知道,你的兒子也是男孩,長大之後也是個男人啊。

從兩歲開始孩子就有了性別意識,三歲就能分清男女的生理特徵,並不是你認為的「孩子還小他懂什麼」。

像洗澡、換衣服、上廁所這些事情,盡量讓爸爸參與進來。相反的,女兒養育過程中,一些場合盡量讓爸爸迴避。必須讓孩子知道,這是在保護自己,也是在尊重別人。

我相信,乙個懂得尊重別人的媽媽,會教育出乙個懂得尊重媽媽的孩子,將來也才會懂得尊重別人。

9樓:青月與星辰

之前去游泳館拍到的更衣室門口的告示

對於媽媽帶兒子進出女廁所/女更衣室這類事,在網上大力批評「媽媽」們真沒什麼用,過過嘴癮罷了。

總會有不上網,不把網上沸反盈天的批評當回事的厚臉皮家長。能說出「就你金貴怕被看」的家長,難道還怕你在網上不痛不癢的幾句罵聲嗎。

我們能做的,就是督促所有游泳館禁止男童進入女更衣室,督促商場盡快建立第三洗手間,加快公共設施的建設,讓普通女性和家長,都能各取所需。

說真的,要是有第三洗手間,還有家長帶著男童進女洗手間,那怎麼罵他們都不為過了,甚至還能叫商場安保人員把他們請離出女廁所。

10樓:好奇的王爺爺

女性應該在生孩子之前就對丈夫進行責任教育!

這種情況是孩子的過錯嗎?自己衣服都換不了的年紀,你教他學雞毛性別教育,他懂啥是性別!

這種情況是孩子他媽的過錯嗎?孩子他爹要是沒死,用得著他媽帶兒子換衣服嗎!

這裡面有錯的只能是孩子他爹!

孩子沒爹,自己換不了衣服,他媽不帶孩子去女更衣室難道要他媽跟孩子去男更衣室?

我他媽不是女權主義,但是就這種沙幣問題真她媽歧視女性。

11樓:天大還是地大

拜登表示不同意。

按照美國平權法案:男性只要「自我認同」心理性別是屬於女性的話,那麼他就能享受到女性的待遇,有權選擇進入到女浴室或者女衛生間。如果女性「自我認同」心理性別是屬於男性的話,那她也能享受到男性的待遇。

民主黨一直都在堅持這項法案,甚至是拜登在證明自己追求平等的決心,將滿足這項平等的法案。

這事屬於女權內戰,中國女權反對男孩進入女性游泳館,美國女權支援男孩進入女性游泳館。微博女權等級還是太低,因此你們的反對無效。

12樓:小兜兒

十歲以上男孩還去女澡堂,可以給他日後手yin時提供一些想象素材,甚至有畸形性幻想,姦淫等,都做的出來。在班上他們會互相交流,看黃書,交流黃片體驗,說葷段子,甚至還有交流體驗的。那些說無所謂的,你們醒醒吧。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誰沒上過學,誰班上沒有男同學?

也別說肯定是你學校差,錯了,學校不錯,大家也積極學習,但是黃色內容真的是課間的各種調劑

小學六年級開始,初中,高中,都有如此的男生們,而且極具煽動性。

及至大學,不說了

13樓:長髮Daddy

這是性別教育問題嗎?

這是父親參與育兒角色缺失問題

如果爸爸帶著兒子,兒子還要去女換衣間?

如果爸爸平時對家庭多上點心,媽媽至於說出那麼「驚世駭俗」的話「就你精貴」?

這個問題,不應該教育孩子性別問題,而應該教育家長責任問題。某些家長不要認為自己只要掙了錢,家裡其他事什麼都不用管。

14樓:照妖鏡

高樓大廈扔酒瓶,砸人不砸己。

還能怎麼看?

只要不砸她頭上,她一定會各種陰陽怪氣,反正橫豎都是高樓扔瓶,理直氣壯。

這種問題,對方已經擺明不講道理了,就只能按不講道理的來辦了。

15樓:猋猋

曾經在的乙個健身房游泳館發生過這樣有爭議的事,具體沒看見,但只看見游泳館突然貼出來乙個告示,大意就是超過乙個高度的男孩就不允許進入了,目測高度限制的孩子應該在三歲(含)以下)

16樓:燈謎

這種事沒有必要挖坑,也沒必要搞兩性對立。我們應該承認社會對於不同的性別是有客觀的區別看待的。大方向上,就拿自己的異性親屬做比對,最簡單的例子:

你不希望自己的父親/母親/女兒/兒子,在外面被異性如何對待,就教自己的孩子別這麼對待異性不就結了。

當然,這是大部分正常人的道德行為水平。至於正態分佈曲線兩頭的各位,您槓就是您說的對對對。

17樓:無欲無求佛系人員

重要性:

性別教育,就是指引導和影響孩子向適合於自己自然性別特徵的健康的個性品質、風格、行為發展的活動。對孩子的早期性別教育,主要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對孩子的教育。其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性別認同』,它依賴於和諧、自然的雙性環境和雙性影響力:

父母相互支援,能展現出各自的性別優勢等等,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孩子,能自然地、順利地認同自己的性別。相反,也有一些影響孩子性別認同的不良因素,比如:父母把女孩當男孩養或把男孩當女孩養;孩子處於單親家庭或只與父母親中單方關係密切;家庭氛圍中『陰盛陽衰』的味道太濃;父母關係不和、相互拆台等。

為使孩子能順利地認同自己的性別,今後更健康、更全面地發展,父母應盡力為孩子創設最完美的受教育環境。」

「性別教育包括一定的性知識教育,但是性知識教育絕非性別教育的全部。我們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給他們乙個不受侵害的童年和少年,給他們提供乙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同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

」袁老師建議,有男孩的家庭,盡量多由父親帶,給孩子以男性的力量和陽剛;有女孩的家庭,則多由母親帶,教會孩子善解人意、溫柔賢淑。「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時應該注意,異性家長不能太隨意,需要把握乙個度,這就是既要讓孩子了解性別的差異,卻又不能因性別的差異而對孩子造成過多的束縛與心理的壓力。要培養孩子與同性父母的親密關係:

父親應常常陪兒子玩,母親也要有單獨與女兒在一起的時間,讓孩子從他(她)們身上習得良好的行為。」

如何教育:

2歲多的寶寶慢慢會有性別意識了,記得閨女有此見到哥哥站著用小雞雞小便,就問我,為什麼她沒有小雞雞,她不能站著尿尿。我告訴她:你是女生,哥哥是男生,男生有小雞雞,女生沒有,女生有小丫丫,在裡面,所以不能站著尿尿,要不會把褲子尿濕了。

洗澡的時候,我讓她試著站著小便,女兒自己說:真的,我真的尿不遠呀。以後她也很少再提,並且對於男女孩有了初步認識。

過去,堅強陽剛的男性和溫婉陰柔的女性一直都是人們眼中完美的性別標準。但如今,我們發現,有些人的性別意識似乎漸漸模糊起來,社會上越來越流行「中性」文化。所以從幼兒起就要抓住敏感期,進行好性別教育。

1、讓寶寶認識性器官

寶寶在注意到自己長了鼻子、嘴巴的同時,也會注意到自己的性器官,有時候還會玩弄,父母不要強行阻止寶寶,可以及時跟寶寶解釋,讓寶寶明白性器官與身體其他部位是沒有不同的,都是身體的一部分,以免他過分好奇。另外,父母可以讓寶寶跟著大人一起洗澡,讓他觀察男性和女性的區別,從而減少好奇心。

2、讓寶寶認同自己的性別

寶寶一般都會明白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但是僅僅知道,還不明白性別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是最好的榜樣,寶寶可以從媽媽身上認識女性角色,從爸爸身上認識男性角色。可以告訴寶寶他與爸爸或媽媽一樣的,等長大了,也可以做跟爸爸或媽媽一樣的事,讓他相信自己的性別優勢,並且理解性別不同,但重要性是一樣的,沒有高下之分,以免寶寶否定自己的性別,男寶寶羨慕花裙子、女寶寶羨慕可以站著小便等。

另外,不要讓寶寶長期處在單一性別的環境中,父母都非常重要,尤其是父親,需要多和寶寶接觸。

3、不要給寶寶反串著裝

有的媽媽可能因為想要男孩,卻生了女孩,或想要女孩生了男孩,因此給寶寶穿上體現他們願望的衣服,或者穿別人家生剩下的衣服,男寶寶穿裙子,女寶寶打扮成假小子,看似寶寶還不懂事,其實這些都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一些不良影響,讓寶寶對自己的性別認知發生混亂,進而否定自己的性別,為日後生活帶來困擾。所以在寶寶2-3歲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寶寶認識自己的性別,確定自己的性別,不要男孩當女孩養,也不要女孩當假小子養,以免孩子對性別認知錯誤。

單親媽媽如何正確帶兒子?

暴躁的婷婷 什麼是正確?每個人的理解都覺得自己的方式是正確的。我覺得衡量正確的方式是以終為始,你希望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成為孩子的榜樣,並以此言傳身教。 辛十二 該咋帶就咋帶,該揍揍,該疼疼。我兒子11歲,六年級,沒覺得有什麼東西是一定 正確 的。誰都不能按 真理 過日...

媽媽帶兒子進女更衣室惹爭議,這種 尷尬帶娃 方式,除了自身注意,還可以有哪些更好的解決辦法?

源小姐 公共設施應該考慮到這個困難,特別是國家鼓勵兩胎以上,應該最大程度上為低齡孩子及家庭提供便利。我在法國和阿聯酋生活,一般稍稍有條件的大型商場,遊樂場所,機場等都有專門低齡兒童 嬰兒廁所。這一般是不限男女的單間,有尿布臺和兒童馬桶。實在不行,也有殘疾人廁所,也是只有乙個馬桶的單間。至於泳池,不好...

單親媽媽帶兒子是不是很難再婚

Jack 1 沒人願意替別人養兒子 女兒 2 經濟能力和自己匹配的,這種男人身邊有很多年輕小姑娘環繞,他為什麼要找我乙個拖著兒子的二婚中年老阿姨?3 帶孩子的單親媽媽也不願意找乙個經濟能力比自己差的。 風之琳音 不清楚,我的是女兒,經常會想究竟是孤獨終老還是再找乙個好?困惑,因為作為乙個別人,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