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期待看了太宰治《人間失格》,看了一百多頁看不下去了,真的是本好書嗎?

時間 2021-06-12 16:31:09

1樓:machinery808

好書並不一定是正能量的,好書的作用是帶給你更多思考。你被書中主人公的生活經歷驚到了,那麼為什麼主人公會有這樣乙個人生?在那種社會環境下他還有哪些道路可以走?

他是否可以改變?再進一步說,這樣的主人公在現代社會還存在嗎?如果有,那應該有怎樣的措施去改變?

就像中學課上學過的魯迅的《祝福》,我們不能只是一味去覺得祥林嫂很慘,或者祥林嫂之後的悲劇是她自己的賣慘行為所造成的。每個作品都有其時代背景,而對作品內的角色的道德批判其實已經偏離作品本身。

再者,作為太宰治自殺前的絕筆作,《人間失格》其實並不適合第一次看太宰治的讀者去閱讀。直接去閱讀作者的最著名的作品而不去了解作者與其作品,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太宰治的寫作,是具有很強反思性的(個人覺得批判性也很強)。

太宰的寫作目的是「通過描寫國民生活的陰暗面,以達到真正的人性解放」。人間失格創作前,日本宣布投降。在當時日本有乙個風氣,那就是當日本去打戰的時候,全國民都支援日本打戰,十分期待日本勝利,實現文化統一。

而當日本投降的時候,國民態度又360度大轉彎,一下子又轉過來批判日本的侵略行為了,好像自己根本沒有支援過開戰一樣,甚至於某位日本國民作家還表示「應該廢除日語」。這種無法意識到自身罪惡的所謂「國民團結性」讓太宰治很是痛心。於是,他開始回想自己一身所犯下的罪惡,打算以自身的例子來警醒人民。

於是,便有了《人間失格》。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書的好壞其實更多取決於自己。而且並不是所謂好書就值得你去看。像《人間失格》這種,當你了解不夠時,你就很難在一大堆悲觀絕望的描寫中找到光明,即便其中確實存在。

《人間失格》提出了很多人性(或者人格)上的問題,但是太宰治並沒有給出答案(或解決的方法),或者說這些問題本身是無法解決的。如果你不能通過書進一步了解,解決這些問題,而是一味陷在這種悲傷與痛苦(或厭惡與無聊)中,那麼這本書對你來說就不是一本好書。當然,這種判斷是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的,所以你現在大可認為《人間失格》不是一本好書(或者是),而再過幾年你再去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2樓:人間失格

就我個人而言,這本書既沒有太吸引我,也沒有讀不下去的感覺,雖然這本書被很多人譽為名作,但是我並沒有太大的感動。我想可能是因為沒有感同身受吧,所以我無法讓自己的心思和主人公重疊起來,沒有得到預想的精神刺激。

但是不能說這不是一本好書,我想只是我的閱歷還不夠。

最近在讀芥川龍之介的文章,有一篇《鼻子》讓我十分有感觸,因為芥川用我不能達到的筆觸寫出了我曾體會過的複雜心情。那麼這對我而言就是感動了。

所以我想只是現在還沒有受到感觸,但未必之後不會。

3樓:上古

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喜歡這本書,先不說他好不好,內容有沒有教育價值,我覺得他不適合我。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喪,很喪,喪到極致!

社會已經變了,我們跟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已經完全不一樣,家庭條件也不一樣,在我看來作者更多的是在無病呻吟,多少人羨慕他的生活,他卻不屑一顧。但從作者的角度,可能覺得我們這樣的人沒有站在他的角度,不是他,是不理解他的,所以這已經說明了我們所處環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思想都是不一樣的。而今,我這個渾渾噩噩的人更需要的是帶我積極向上,能給我更多勇氣和力量去面對生活,努力奮鬥的精神食糧,一束照進生命的光。

所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終要的!價值觀不同,需求不同,不必強求認同。

4樓:

私以為這是本天才之作,成年人的無奈心酸,怨天尤人,既想獲得的成果被認可,又害怕承擔責任的矛盾,都在那些或有意或無意的字裡行間

如果說看別人的書,需要代入感。看這本,只需要自我剖析就夠了。

沒有體味過孤獨的人,也許不會理解明明看上去活的不錯,卻處處哀莫大於心死的心境。

人間失格的本質翻譯過來就是生無可戀,大多數人都不懂把不經意的美好當做活下去的理由是何種行徑,須是經歷過中度乃至重度抑鬱症死裡逃生的人

太宰治的文字是極度敏感的,前期的作品甚至可以從寒冰中攝取到暖人肺腑的溫度。

而中後期的作品完全就是一團神經末梢,一點喜便想活,一點悲就能死。

不喜歡看便不看吧,畢竟人不一定非要活得多愁傷感,遲鈍也是一種自我保護。也許哪一天參悟透了諸如"倘若今天就死了,這種結局算是留有了遺憾還是停止了遺憾"這種問題,就能把這本書讀下去了。

5樓:紗夜鳥

不喜歡就不要看了,每本書都有自己的緣分,你和它至少在此時此刻是沒有緣分的。去看那些你喜歡的書吧,別為難自己。

對於我來說,我很遺憾這本書讀晚了,如果時間倒退回20年前,我必定會為它哭到斷片,應該會整段整段的背誦,估計還會一字一句的抄寫下來,它會成為影響我生命的最重要的書之一。

然而沒有這個「如果」,我和它錯過了20年,不知該慶幸還是該遺憾,錯過了我最敏感也最易感的年齡。隔著20年的澄淨再來看它,唏噓。有些人幸運地變老了,有些人不幸地永遠定格在焦灼而撕裂的年齡裡。

勸人開朗與迫人大度一樣可惡,我從不多嘴,但真心希望喜歡這本書的孩子能平安長大、安寧老去。

既已無可選擇地生而為人,那麼不管抱歉也好,憤怒也罷,至少對自己耐心一點,活下去吧……

看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變得非常壓抑乃至感覺有些厭世?

罪歌 首先,這種情感很正常。我認為,之所以你會悶悶不樂,是因為你靈魂本身就有悲觀抑鬱的要素,比如過去潛意識的陰影 你的這種抑鬱悲觀的心理應該說一直都是在的,只是太宰治的這本書由於你的共情,加深了你的這種心理罷了。可是,有哪個人的人生永遠豔陽高照,沒有陰影?據我所知,只有手術室的無影燈。我想,每個人都...

人間失格太宰治

Sure樹 這個怎麼說 如果我的前女友讓我去和她見面或者找我有事 我會先和前女友溝通看看是什麼事情 了解個大概 其次就是告訴現任女友這個情況 同時告訴她我打算如何處理這事 之後詢問她的意見 因為現在和你過日子的是你的現任女友而不是你的前任其次是不能隱瞞因為涉及到感情就是很敏感的而且如果真的沒什麼問題...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有什麼意義?

不給銷號 乙個無德無能的人,會說自己無德無能嗎?不會的。太宰還把自己長蛆的傷口撕開給你看,告訴你你的身體也有這種可能性。大多數人會避而不見。所以你覺得有什麼意義嗎? 希野原子 2020 4.24 星期五 考完試了迎來的是春節,朋友說從圖書館借了 人間失格 準備回去看 這一次人間失格?它像是個被遺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