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課本不把一切重點和習題都整合起來,成一本大書?

時間 2021-06-09 00:49:30

1樓:LYP20200309

我覺得小學的課本可以用到這個思路,設計好課本的兄弟,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不用去學而思補習班,就能掌握重點和學習方法。現在的學校好像不願意這樣教,逼著孩子家長去培訓班。

2樓:張活人

是中學課本嗎?感覺知乎在窺視我的大腦,最近正好在瞎想這個問題。。。也許是因為沒有必要,因為課本只提供主幹知識即可,剩下的教育則可以依靠老師,還有教輔。

我之前的想法是為了人為製造區分度。轉念一想,我這想法似乎有反智的陰謀論內味r,還是算了吧。

3樓:九心

什麼叫重點,我們思維固定得認為考試點是重點,老師認為站在他那個專業上某些是重點.....這些都太片面了。

首先,人在認知陌生事物時有乙個過程,大腦也有乙個程式,先提出為什麼,背景是什麼,有什麼意義,這才是了解下一步新知識點關鍵。如果你翻開書本第一頁,我把乙個考試必考公式放上去了,你知道我在幹什麼嗎?大腦沒有經歷那個探索過程(也就是為什麼要學這一節,意義是什麼,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你的新知識形不成乙個系統,你根本記不住,也不可能真正學會。

相反的,從小通過這樣乙個學習過程的引導,會讓人慢慢學會自己的一套思考程式,學會認知新事物的過程。也更加能幫助人們理解記憶新事物。

其實,我覺得,一本書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背景介紹,本章為什麼學這些東西,接下來學的東西要解決什麼問題。每次在看這些部分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才會開始主動思考,想象會有什麼解決方法,這是創新的起點,也是發散性思維的起點。

所謂的把書越讀越薄,是心中先有整本書,才會有能力對某個知識點信手拈來。

每本書的幾個章節都是有系統關聯的,有前因後果的。而這些你所謂的不重要的部分,才把這些章節聯絡在一起,成為有血有肉的乙個整體。每當我們合上書,能夠自己閉眼講述這本書的全部知識時,你內心必定有乙個框架,支撐這個框架不倒不散的關鍵就是這些所謂的「不是重點」,其實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認為,真正掌握一本書的知識、一項技能,不是學會了所謂的重點、考點,而是把別人寫的書先變成自己的書,最大化地以寫書人的思維去把整本書理解了,你才是距離寫書人最近的時候,也是開始真正掌握它的時候。當然不是讓你背書,而是每看一句話,多問自己一句:為什麼。

4樓:why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生動,詳細是歐式美式課本的特點,而精簡是蘇式課本的特點。如果你開啟一本朗道力學(朗道十卷中的第一卷),你會發現它就是把重點和習題都整合起來成的一本書,沒有一句廢話,任何一句話刪掉都會造成邏輯的不完整。

(至於讀者能不能看懂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你能理解為什麼我只拿第一卷舉例了嗎)當然如此精簡的書不會很厚,肯定稱不上是「大書」,我感覺書皮就至少佔了三分之一的重量(精裝版)

5樓:2240萬平方公里

背後需求不同吧?

上學讀書階段為之努力的大部分考試(比如中高考)和工作後參加的少部分考試,是選拔性考試,也叫水平考試。為擇優錄取而設計的。

與之廣泛匹配的教輔工具,也為實現這個效果而設計。

6樓:蒼天無恨也無情

回答的重點應該是『學習到底學的是什麼』?學習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嗎?或許對於少部分絕對天才而言,僅僅學習知識他就能靠自己的能力達到很高的境界。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學習更為重要的是學習思維,學習思考問題的角度,以及方法...要不然,直接給你量子理論的結論而不給你相關的推導過程,直接告訴你波函式坍塌,有幾個人能真正的看懂理解??

人不是計算機,不然的話,論知識儲備量,誰能比得過計算機?我們所學的知識,是幫助我們探索其它未知領域基石,而其過程中所需要的,遠遠非知識所能及。

更何況,與其重循先人之路,不如將其取而代之。畢竟,社會在創新,時代在發展。

7樓:酥瘟

我想問一下什麼叫做重點?就比如數學是140以上的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點還是120分抑或是90分?

就算是90分,要保證你數學每次都基本上上90分,有多少知識點?有多少習題?按照你的思想。

只有一本大書的話,一道題的絕對不能只出一遍,因為你的思想是只做這一本書。按照這樣的看,高中數學如果是只出一本書的話,沒個五六千頁,是不行的。

不要嫌多,把高中課本加在一起,大概也有1000多頁2000頁吧,再加上你所需要的知識點的詳細,還要足夠的習題五六千頁正常。

我就問你,一本書五六千頁,你真的有看下去的慾望嗎?

為什麼夢裡所有的一切都順理成章,而清醒之後漏洞百出呢?

沒有了前額葉皮層的強力組織和抑制,剩下的低階腦區自己在湊素材編制故事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會出現腦區的自發活動,這些自發活動會給夢境提供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素材,大腦會自動把他們串聯解釋起來,編制出乙個夢境。我們可以模擬精分中常見的幻覺和妄想。精神病人出現幻覺和妄想為什麼沒有自知力呢?因為這個幻覺和妄想...

為什麼20歲的女孩子會突然覺得世界一切都是浮雲,看淡了一切,功名利祿,金錢,慾望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就叫可樂 是因為經歷太多,失望過多了嗎?或者,並沒有遇到讓自己真正在意的東西。多去經歷一些,收穫讓自己在意的,生活需要一些在意。 毛毛蟲 嘗試換個環境 就是逃離房間。走出去看看 感受一下風,外面的花草樹木,看看外面的植物多麼多麼攢勁的活著。還可以養養植物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就會覺得哇!生命真偉大 我...

為什麼說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核心內容?

方法工廠 人類做出乙個行為的過程 外界物質作用於人體一大腦物質處理產生意識一意識指揮人體與外界作用 即人的行為活動 由此可知,物質的運動 作用 產生意識,意識又會指揮物質的運動,物質與意識是正相關的,好的物質對應好的意識,就像健康的身體產生健康的意識 心理丶思想 一樣。既然物質生意識,那麼所說的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