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15到20年國考套卷自測基本在74左右,做了21年國考結果才50多問題在哪兒?

時間 2021-06-06 03:42:41

1樓:

21國考副省級行測79.9,之前練習15-20的題目也都在80左右。

你的描述不太完整,是平日練習74考場實際50多嗎?這樣的話兩種可能,一種是平時做題,因為此前學教材課程做練習等等,有些題做過了,所以平時練習高。另一種是考場上壓力大,相比平時時間控制不好。

像我在考場上也是比較緊張,平時能剛好做完,但考場上更謹慎而且怕塗不完卡,蒙了幾個數量。考完我就覺得肯定上不了80了,但大概蒙的比較好最後分數剛好79.9

總體來說21的題目是更難一些,但是差別不會那麼大。如果都是自己練習,參考第一種原因的可能性大

2樓:607317

有兩個方面吧,一是有很多新的考點沒有掌握透徹,出題方法有些都不一樣了,在學習的時候要活學活用,多刷題;另一方面是各個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在思路上還有些侷限,每套卷子做完都要仔細分析,甚至裡面有些題是自己矇對,錯的原因等等。

最好是知識點學完之後,把對應的課後習題做做,再做專項題庫,再看江鳴百技斬刷題課,系統全面地學習行測每個模組具體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鞏固思路,然後再做真題去應用,在練習中變通。

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再多練習一下,這種很多見的,我可能做這套卷子還80多呢,下套才六七十分,有時候學疲了,狀態自然是不一樣的,安啦安啦~

3樓:Meis皇后

這個問題,恐怕就是所謂的「瓶頸期」。

簡單地說就是你現在所掌握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應該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就是沒有掌握解題技巧。答高分只能是僥倖,而低分就暴露自己的真實水平了。

我就將我的備考經驗分享給給為題主。

1.理清行測總體複習順序。

首先了解清楚各個模組都考察什麼,都有什麼樣的題型,先掌握好基礎知識,好方便後期複習。然後分模組練習。每個模組都有答題方法和機技巧,把每個模組的題都混在一起練習,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合適的方法。

主要也是為了鍛鍊審題能力以及答題速度和正確率。最後就是模擬考試。嚴格按照考試時間來練習,這樣能提前適應考試模式,確保真正考試不緊張。

2.掌握行測答題技巧和方法。

行測的題量比較大,速度如果提不上去,那麼考試是很難做完。所以為了快速能選出正確答案,我當時就學習了江鳴百技斬的行測技巧。尤其是我比較薄弱的數量和資料分析,老師講技巧的時候特別強調用理性思維分析題目,重點難點加強訓練,我用了兩個星期把這兩個模組刷完,記了很多筆記,之後就開始練習真題,考前這兩個模組基本上正確率保持在75%以上,只要掌握的了技巧,正確率才會高。

3.錯題整理回顧

把做過的錯題都整理在錯題本上,掌握不好的可以重複練習,看看自己是否有所進步,有沒有同一種題型錯很多遍,有就重點複習。長此以往,你收穫肯定不小。

4樓:人在德國剛下坦克

1.考場成績受多種因素影響,與平時的練習自測肯定有差距。

2. 平時練習時有遇到做過的題,導致平時的自測沒有參考性。

3.真題抓透就行,沒必要自測唯分數論。

裸考國考行測能考多高

花裡胡哨。前面高讚。和你說別信某圖某公某筆的。然後說自己多牛皮。然後自己說整理了。發給你。這尼瑪不就小型輔導班麻?不就是來找人的麻?我尋思著。搶生意?人家沒效果。每年那麼多人上網課? 南風 按照題主的標準,看來我都算裸考了。我從來沒做過整套國考真題,只在看輔導書的時候零星做過一些,沒報過任何班,沒聽...

如何看待2020國考行測?

popfly 說實話,大神們2020年國考都說比往年簡單,以前啊140穩如狗,今年140遍地走。不過行測上限還是在80多分,考50分的依然是大有人在,扎扎實實學基礎最重要。 踮腳望北 哇,我覺得這次行測很玄學,看著題也不簡單,但是分出來竟然比我想的高了7 8分,本來想的能上70就行,沒想到都快80了...

如何評價 2021 年的國考行測?考完感受如何?

咆哮吧少年 乙個字 難。我的進步怎麼都追不上它變難的幅度,走一步看一步吧,能考上說明有緣,考不上我也沒辦法 覺得這次應該剛好進麵 盡力了,就打算安心工作了。考的人越來越多,出題還越來越難,上岸分數也一直在提公升,我考了三次了,每次都是剛好沒進麵,就差一點點。這次備考我備考了五個月,每天下班就趕緊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