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不喜歡中英文夾雜表達?

時間 2021-06-03 20:38:51

1樓:奶茶半糖

看語境吧。

像問題中那種翻譯比較費時且業內通用的詞,夾雜一下完全沒問題。

但是,中文有相對應詞彙,且居住或工作在通用語為中文的情況下就會讓一部分人反感。畢竟都用漢語,在大部分人還需要反應一下的情況下使用這種中英夾雜的交流方式會給別人增加麻煩。

2樓:GagaKe

1、某些英文不好的人刻意拽英文,只會顯得更low2、真正英文好、有學識的人,無需裝也能獲得他人認可3、尊重某些群體的語言習慣(海外華人、留學生、外企員工、外文工作者等)

他們不是刻意裝,而是沒有合適的中文替代詞,或者使用外文詞彙溝通效率更高

4、裝逼不是大錯,過後TA可能會反省並改正。互相包容才能友好相處。

5、多語言者現在很常見,如果對方沒裝,你卻覺得對方裝,是不是你太自卑?

3樓:西西

講個故事,

答主是憤青,不喜歡聽中英文夾雜的話,但是人在外企工作,環境就那樣,要尊重別人。為了不做自己討厭的人,本人說話盡量不夾雜英文,但是習慣了之後和同事說話也就那樣了。

某年春晚,艾倫有個小品,貼小廣告的那個,有個誇張的句子,my gaden(god). 以上為背景。

之後某天,和兩個同事一起,講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剛說一半,計程車司機突然大笑,問我兩個同事,他是不是特別像那個gaden,哈哈哈哈。我和同事都一臉尷尬………

4樓:錢隆

1.dps使勁打進p3boss血在百分之五以上的話rush不掉2.傷害職業用力hit 進三階段怪的health point在五percent以上的話 can't強殺

3.傷害職業使勁打進第三階段怪的血量在百分之五以上的話沒法強殺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你如果說的是第二句我覺得是個人都反感

5樓:

中英文夾雜可以,但是你要考慮到說話物件是誰。比如說我跟同學日常交流,說話的時候夾雜著presentation, due, downtown, deadline之類的單詞很正常,但是當和我媽聊天的時候就會把這些單詞改成做報告/演講,作業要交了,市中心,截止日期等中文詞彙一樣,因為我媽聽不懂英文。

在聽不懂的人面前有意識地將英文詞彙翻譯成中文,對我來說是教養問題,就跟我不會在只說普通話的人面前夾雜四川話或者粵語一樣。思考翻譯也就一兩秒的事,再不濟還有各類翻譯軟體,有什麼必要先說一遍英文再恍然大悟說「啊忘了您聽不懂抱歉這是我們留學生的習慣」然後畫蛇添足地再用中文說一遍?

如果要總結一下的話就是,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不考慮對方的圈子和背景就不過腦子地使用自己習慣的說話方式,在我看來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用乙個或許不太恰當的比喻來說就是,在四五十歲的人面前用你混二次元圈子的方式說話,並且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不需要做出任何改變。

6樓:

因為自卑心。

很多時候留學生就是因為這個被罵,但是那真的是為了裝嗎?也不見得,單純是習慣了一些用中文表達會有歧義的詞,覺得翻成中文要麼麻煩要麼丟失一些意思,於是用英文,這是留學生的錯嗎?不,這只是那些害怕讓別人以為自己不懂,並因此指責這類行為的人的錯。

但是在有一些沒有必要用英文表達的場合用英語,還有那些任何非從事和外語打交道的職業或留學的人,基本定義為裝是沒有問題的。

7樓:任天涯

這個proposal是very good,我希望 everyone都support。

這個建議很好,我希望每個人都支援。

對於中文母語的人來說,第一種說法當然是裝13,你中文真差到建議、每個人、支援這種話都不能及時反應過來的地步了嗎?不可能的。

所以毫無必要好嗎?所以如果是個非中文母語的老外這麼說沒人會覺得他裝13好嗎?

要不你聽眾英文水平都不錯,那麼你該全英文,你這麼用,本身會給聽眾帶來困擾,進而妨礙交流,當然是不好的。

當然,如果乙個詞在中文中本來就很罕見,你用英文沒人會怪你。

譬如國內我基本沒見過dome球場(室內球場,但整個房屋的牆壁和屋頂使用塑料或者皮質材料充氣構成),但到渥太華,幾平方公里我見了兩三家,那麼和知道這個dome意義的中中國人談話的時候,說「咱們去那家dome踢個球」就很自然了。回國和同事談起dome的時候我還是會說dome,但是後面會解釋dome確切意思是什麼,人也不會覺得你怎麼樣。這個例子就跟你說的pca演算法,中中國人一直在說的nba、iso一樣,是合適的,但你一開始的那一句話的表達就是不合適的。

顏文字、表情包的使用能表達一些文字表達不出來的效果,所以非正式場合下是促進交流效果,當然大行其道。

還有個情況,說英文我覺得也是可以的。

香港人,很多香港人用普通話說話是極其費力的,他們的港普真的還沒有英文來的容易懂,那麼這種情況下,如果聽眾懂英文,直接說英文沒什麼不可以,這是提高交流效率;如果聽眾英文不咋地,那麼夾雜英文單詞,這還是可以接受的,對於不會普通話的港人來說,半港普半英文反而可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交流效率,這也沒人會覺得他們在裝。。。

反過來呢,懂普通話的香港店員,在聽到你普通話的時候各種不耐煩和態度差,當你一轉口說英文的時候態度立馬一變,這就討人嫌了。

8樓:步亭先生

以下都是個人看法。

有的英文在沒有正式或順口的譯音時還不如說原文,比如 smart power,說巧實力是不是很變扭?

有些人,比如新加坡人受的華文教育並不是很充分,有些英文對應漢語單詞他們不知道怎麼說,但是他又想說,那只好說英文了。不知者不怪。

有的外來語已經徹底慎入了本朝的生活,且沒有半點違和感。比如腹黑,乙個賽艇,圖樣圖森破,還有我用的那個違和。說了也沒啥問題,反而會顯得幽默。

最讓人討厭的就是,既不能說熟練的英格利息,但又喜歡蹦兩句英文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的人。如袁立逃

9樓:

有人認為,語言只是工具,語言作為文化的象徵和體現已經不僅僅只是工具,語言背後代表的文化才是關鍵,你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你的教育水平、地位等,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覺得中英夾雜很裝逼(壓迫感)

為什麼某些留學生喜歡中英文夾雜?還有最近火起來的江一燕體,這些人是因為習慣還是裝?

Ray0108 個人認為分四種情況 第一種是有些單詞確實很難用中文表達。舉個栗子,presentation是幾乎每個留學生在上學時都要經歷無數次的事情。說白了在課上當著大家的面做乙個小的 演講 這個詞確實非常難用中文來表達,正常大家都會說 我下週有乙個pre 所有人都知道你想表達什麼。但是你要是說 ...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中英文混合著講話?

三分之一的半吊子 絕大多數對這種現象反感的人都不是那種圈子裡的人,也就是說,他們的工作生活是用不上英語的。漢語裡有句話叫入鄉隨俗,英語裡有句話叫 when you in roman,do what romans do.他們惹人厭也是這個道理,我不信他們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你讓這些人去外國玩玩,你說他...

為什麼日本地名的中英文發音差距那麼大?

Kirigawa 中英文發音差距肯定會大.日語的漢字的性質其實也是表音為主,而中文是表意為主。英語拼寫完全是標音的文字。例如 廣島 英語 Hiroshima 日語 広島 hi 嘍 西 麻 和中文普通話的慣用讀法 guang dao 這裡我認為中文撿了漢字的便宜,和日本一樣,都在使用著漢字。因為日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