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說話特別愛用被動語態嗎?

時間 2021-06-03 16:24:10

1樓:geniuschild

這個問題太過寬泛,外中國人是指說英語的人,還是包括了非洲黑人、阿拉伯人、東南亞人?其它語種不清楚,說英語的人使用被動語態在口語上並不算高。但在書面語中,由於語體正式性需要,被動語態比例較高罷了。

2樓:諾小花

其他語言我不太清楚,英文裡不能說愛用,但確實比中文更頻繁一些。

我覺得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英文裡的被動語態不像中文那麼被動。中文的「被xx」一度成為一種修辭,就是因為被動語態給人一種不幸遭遇或者強迫使然的感覺。比如「他被車撞了。

」「他被休假了。」一聽就不是什麼好事,覺得這個「他」好慘。但如果說「車把他撞了。

」你多少會覺得「他」是不是橫穿馬路了。

但英文沒有這樣。英文的被動語態就是一種語態,沒有額外的感情因素。你說「The patient was examined by the doctor.

」沒人會覺得醫生把病人按倒強行給他做了檢查。跟「The doctor examined the patient.」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他們用起來沒有心理負擔。

第二個原因是,中文在語法上,主語可以是動作的施行者,也可以是動作物件。但英文的語法裡,主語叫subject,基本上必須是施行者,object才是物件。所以很多中文能夠用主動語態表達的意思,英語裡必須用被動語態。

第三個原因是,中文是一種high context的語言,你可以不說主語靠上下文領會,或者故意不說主語,保持一種模糊感。「跟隨黨的領導,服從黨的指揮」,誰跟隨,誰服從,顯然是「我們」。但我可以不說,聽上去還有種既定事實的感覺。

「調查顯示,今年經濟基本面向好。」誰調查的?你不說我也不問。

語法上沒有任何問題。

(多扯一句,我最近剛好讀到的。你看古詩詞,好多都沒有主語。「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誰妝的,誰問的,都不說。那麼翻譯就是個問題。你在加主語的時候,如果把主語譯成「我」,詩就離讀者近了,會不會過於近;但如果譯成「她」,會不會又太遠。

原文呢,既是「我」又是「她」,是屬於中文獨特的美。)

尤其在學術寫作中,原則上不能用「I think」,「My conclusion is」之類的表達,看上去太主觀了,顯得不夠科學。所以會用「It is concluded that」,「It was observed that」這樣的被動語態,在保持語法正確的前提下把主語模糊掉,把主觀變成客觀。

綜上,英文的被動語態確實比中文要多,是由它的語法特點決定的。

3樓:mYssU

平心而論,我不能說他們「特別愛用」被動語態,只是咱們中中國人「特別少用」被動語態,就反襯著他們用得多了——他們自己還覺得使用頻率正常呢。

所以一樣的,母語人士也不會覺得麻煩囉嗦,也只是我們外人看來比較難以接受罷了。

為什麼外國人說話那麼直接?

ivyanan 我的天他們可一點一點也不直接 白人說話能給你拐一百個圈子就是不直接回答問題我真的是服了從他們的拒信就能看出來從來都不會直接說對不起我們沒有錄取您一般都是我們覺得你特別的好背景也適合我們但是我們這邊有實力背景稍微比您強一些的所以我們就先move on啦!我還看過一些工作的拒信寫的那個委...

為什麼外國人特別喜歡曬太陽?

禾未 高收入國家,曬黑說明你有錢有時間,天天休假曬太陽。窮ds才整天窩在空調房苦逼加班幹活。這是身份的象徵。其他國家體力勞動者曬太陽,腦力勞動者收入相對高,可以不用曬太陽,正好反過來。 團黃 我是中中國人,我也很愛曬太陽,太陽照在身上很溫暖,感覺很幸福,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中中國人不愛曬只是因為怕黑吧...

與外國人說話需要注意語法和時態嗎?

金偉榕 語法 包括時態 當然需要注意,但不是在你說英語的時候 坦率說,作為乙個英語可能還不十分過關的學習者,說英語時你能做到說出話來用詞基本準確 意思不走樣,就不錯了。至於語法時態,恐怕根本沒時間去管它。如果你既想遣詞造句準確 把話說清楚,又把語法時態統統搞對,那可能不等你把想說的話憋出來,人家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