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漢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我們能否省下學英語的時間用來學習知識,在有限的人生裡取得更為輝煌的成就?

時間 2021-06-03 12:16:24

1樓:羅恩

如果中中國人能貢獻出理工醫教科書裡60%的內容,漢語就可以。

否則就老老實實學英語。

實際上今天網際網路上,大多數硬核知識,不僅僅科研技術,甚至釣魚打獵舞蹈汽車醫學育兒....,也都是先出現英語內容,然後再抄成其他語言。

2樓:Henri Jambo

你的推理成立,但你的「如果」基本不成立。

中中國人學英語的投入是最大的,而效果基本上又是最差的。

但不得不投入那麼多,否則科技和經濟發展會變慢。個人前途也受嚴重影響。

所以中中國人最累了。好在咱比較勤奮,不覺得那麼累,甚至還覺得有趣。

如果真能省出這些時間(大概三四千小時),或者省出其中大部分,當然可以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說不定可以多幾個諾獎呢。

然鵝,要想讓漢語成為世界通用語,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絕不是某些人說的「國家強大了語言就成為通用語了」那麼簡單的事情。

還需要歷史機遇。

這種歷史機遇可能永遠不會出現了。

關鍵是我們也極其不希望再出現那樣的歷史機遇,因為其中包含了戰爭的影子。

所以,你假設的事情不會發生。

3樓:九船城

美中國人也要學外語的。

掌握兩種語言,可以開闊眼界,以及看待問題的準確性,好處多著呢。

中文如果能在學術上成為通用語言,可能會整體降低中中國人的學術門檻。

對於個人最高成就的影響應該不大。

4樓:姜生

漢語成為世界通用語會很難,因為漢語是最難的語言之一。也就是說,其他母語非漢藏語系的國家人民,可能比我們學英語要花更多的時間,因為學好一門語言不是簡單地學會發音,寫字,還要接受文化。當然,若是中國國力能夠強盛到碾壓其他國家的程度,那很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

這裡的碾壓是指全方位碾壓,尤其是經濟和科技這兩大指標。目前世界形式來看,要想超過美國還有一段很長時間,並且文化認同也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以後會不會出現乙個世界通用語?

我覺得像現在這樣就挺好的。英語雖然是國際通用語,但大部分人還是說自己的母語。有需要國際交流的人再去學英語,而且英語也算比較好學的語言,想學的大部分人都能夠掌握。歐洲的模式應該是最好的。自己的語言得以保留,大部分人都會英語。 語言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語言 例如,英語 俄語,漢語等 另一種是人造語言 例...

如果漢語是通用語言,是不是就不用強制學外語了?

長夜冷雨 如果只是地位NO.1而未能全世界都學,大概還是要學一門外語,學術交流應該是漢語 去外國留學就必須得學外語了。如果英語地位僅次於漢語,還是得學英語 是也不是。是的原因前面說過了,漢語使用範圍更廣,人們沒有學習其他語言需求了。不是的原因很簡單,英文比漢語邏輯性更強一點,某些領域可能改在還會用英...

大家理想中的世界通用語的音系和拼寫應該是什麼樣?

Wittaner 什麼世界的?我知道眾人印象中基本上希望是這個樣子 母音 a a e e i i o o u u 子音塞音和鼻音 b b p p d d t t g c k m m n n c g遇i e分別變為 s 顫音 擦音 通音 r r f f v v s s z z j h h y j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