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孩子的糾紛?

時間 2021-06-03 09:30:54

1樓:不思考的猴子

你要覺得父母比較開明進步可以跟他們溝通一下,也許能改進,但多半可能會有衝突和難過……所以……

別指,指了會哭。

我跟我爸我媽都分別談過他們對我的教育的得失,他們一致認為對我的教育很失敗

我……然後前幾天?上個月?把我媽說哭了,從此覺得以後這個問題不要再提了。

2樓:fexiaoke

首先可以指責你的父母嗎?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偉大事業才這樣對你,沒有陪伴你的童年和幼年時期,甚至在高中才在一起生活,不知道什麼樣父母才能這樣做。在這一點上,做為父母是不合格的。

我想,在父母指責你之前,可以反問一下,如果你們希望我能按照你們的樣子成長,為什麼不親力親為把我養大,而是假以人手,雖然爺爺奶奶也是親人,但畢竟孩子與父母,孩子與爺爺奶奶這兩種關係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個人覺得你的父母其實是自私的,自己沒有照顧自己的孩子,還嫌爺爺奶奶照顧不好,自己沒盡到義務還嫌棄幫助的人,凡事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問題,沒有感同身受。要是父母能明白這樣的道理,我想你們之間的很多問題都可以比較好的解決。

總之,我認為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責任也在父母。

3樓:小淘淘

寶貝你好,我幼年失去母親,父親長年在工作,我被寄養奶奶家,我很理解你,我現在有了自己的寶寶了,更加理解父母心情了,你們的問題不在於誰指出誰的錯誤,而是你們缺乏一種雙方都舒服並且接受的溝通方式,加油,血濃於水。你只要確定父母愛你一切問題都會解決

4樓:特立獨行的豬

跟他們心平氣和的談。不要鬧脾氣。乙個連自己孩子都沒養過的父母,其實不能算是真的成年人,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其中的艱辛。

對抗雖然痛快,但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要讓他們意識到,即使你身上有爺爺奶奶慣出來的毛病,那也是父母沒盡到教育的責任造成的。這一點一定要跟他們說清楚。

另外,他們看到你身上的的不合適的地方,會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沒盡到照顧你的義務,這會讓他們很愧疚,有時候他們會直接的認為這種痛苦是你帶來的,因此對你表達不滿。但事實上這是他們種出的果實。

這是責任的劃分。從你的利益上來說。可能確實有跟周圍的環境不太合適的地方。

你要試著去適應和學習,去改變自己。這樣做真的很難。對於你來說,過去的缺失不應該影響你追求未來。

嘗試著喚起他們包容的心態,打破他們對這種不適的直覺判斷,然後攜手走向未來吧。

5樓:吳興

可以,完全可以指出。

父母與孩子交流並不是單向輸入的過程,而是雙方相互促進,相互磨合的過程。

所以你不單該指出對方的錯,更要明確表達自己對錯誤的厭惡。一味地忍受只會扭曲自己性格,並招致未來某天的最終爆發。那時,一切都不可挽回。

假使宣告沒有取得效果,餘下的選項便只有兩個:拔高行為烈度/規避。

前者強調對抗,以關係破裂為風險。後者強調暫時的平穩,以關係疏遠為代價。

具體哪個,取決於個人的選擇。

記住,父母的嫌棄是一種壓力,不管意識如何抉擇,你的內心必然追求釋放。而早釋放比晚釋放要強得多。

默默忍受永遠是最糟的選擇。

家長應該如何與孩子聊天?

kina 溝通是一輩子都需要學習的事情。我曾經有乙個優雅的同事,她就很善於溝通,所以,和女兒的親子關係一直堪稱典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曾經很喜歡觀察她怎麼去做溝通交流,但模仿總是不像的。今天聽課,知道了親子溝通背後的態度是前提。與人溝通,還有乙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專注。這點我深有體會。記得15年去阿...

家長如何更好的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

心思為心理 在於孩子交流時,首先放下你所謂家長的面子 權威等等那些架子,要從心裡是把孩子當做朋友。如果你之前做的不是太好,那麼開始肯定是有困難的,因為孩子對父母是有 戒心 的,在開始嘗試時一定會碰釘子的,這時候就要看父母的耐心了。一 嘗試去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 只要是正當的興趣愛好,就鼓勵孩子在不耽誤...

孩子放假後,家長與孩子之間可以進行什麼親子活動?

A康橋地產裴枝勝 我覺得親子活動的目的就是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讓孩子對你沒有保留,盡可能的多走進他們的世界,玩他們想玩的,才能讓他們釋放所有的情緒,從而達到乙個沒有芥蒂的溝通橋梁! 高老師 親近大自然,不管做什麼親子活動,背景是大自然就好,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和諧融洽的就好。沒有任何一種形式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