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下面三個句子的句法成分和語義成分?

時間 2021-06-02 01:30:14

1樓:herbert tree

首先,2比較容易理解吧,所謂定語,大概就是用以回答什麼樣事物的,比如這一句就可以回答「什麼樣的學生很多?」答曰「從球場東頭跑到西頭的學生」,因而是為定語。至於現代漢語中能做定語的成分,有名詞及名詞性短語(教師的品格、玻璃窗),動詞及動詞性短語(打球的男孩,打掃工具),形容詞性短語(包括區別詞,正式匯演),加詞性短語(關於他的故事,高質量的作品)。

因而不要受到印歐語語法的影響才是

至於1,3呢,我仔細看了下黃廖本,確實,關於「動詞+動作終止地點」的劃分確實有點模糊,因而造成了你的疑惑,大概就是以下兩種可能吧:

(如果用成分分析法,應該是沒有異議的;但是層次分析法就出現了兩種劃分方法

這兩種劃分方式應該看出來了吧,主要矛盾集中在:是「跑」跟「到」的關係近,還是「到」跟「西頭」的關係近的問題。(沒辦法這就是層次分析法強行二分的宿命...)

以下主要是結合黃廖本的分析。

我們說是基本符合語感的,「你跑到哪兒去了」答曰,「西頭」。

但這並不是很靠譜對吧,回到課本裡,後一種劃分存在於「時地補語」那裡,舉出的例句有「兩個小夥子走《向海邊》」(請問要幹嘛?)這裡擴出來的介詞短語是做補語,類似於「生於某年」,but(敲黑板)「走向海邊」和「跑到西頭」有以下不同

1.從動作的時體特徵上看,「走向」是[-完成],[+持續],而後者「跑到」是[+完成],[-持續]。

2.再從整體結構變換分析就更為明顯了:

名詞+動詞+介詞(動詞)+動作終點處所→名詞+介詞(動詞)+動作終點處所+動詞

兩個小夥子走向了海邊→兩個小夥子向海邊走去了

他迅速地跑到西頭了→*他迅速地到西頭跑去了

顯然後者的句子意義發生了改變,這裡的「到西頭跑去」中的動作已經是[-完成],[+持續],而和前者的動詞一樣的性質。而且句法上結構也發生變化了,構成的是新的連謂結構。

因而,兩者的劃分並不能等同。

因而劃分成「跑到」和「西頭」二分的合理性在何處呢?首先,「跑到了」是可以單獨用,且意義基本不變;後面的賓語是可以移位的,「西頭跑到了」可以說(?但是「山頂爬到了」貌似是可以說的),這直接說明了「跑到」的關係更為緊密。

其次,但另一點朱先生的《語法講義》也提到了「到」組成的述補結構後跟的是時間賓語,就不能單獨說了,如「談話談到了半夜」,這裡三者的關係就要另說了,貌似後者更合適了。這也反映出了「到」的虛化程度,這裡顯然就是乙個介詞了,介詞理應和後頭的賓語關係更近了。

英語中如何判斷乙個介詞短語在句子中的成分?

王贇 Maigo 介詞片語應該修飾句子的哪個成分 PP attachment 經常會造成句法歧義 syntactic ambiguity 只能靠意思消歧。下面是乙個 教科書級 的歧義句,真的會在語言學課上反覆分析的那種。它可以讀出 5 種意思,讀者不妨一試。I saw a boy in the pa...

三個女生的友誼如何處理?

阿阿阿阿倩 看三個人關係怎麼樣,要是特別好那就不要想太多啦,有時候是自己太敏感。要是關係不怎麼樣,就純粹是三個人走一塊另外倆個關係好留下你的話那還不如自己乙個人。 我高中的時候就是三個人玩的好耶,但是都有先後順序,磨合也還好,但我那會很幼稚,都是她們兩個在遷就我。感謝她們!現在她們在乙個學校,但是專...

三個人的友情如何維持?

Amber emmm 我正處在三人友情中,覺得還好,沒想過要怎麼維持,想一起就一起,想自己待著就自己帶著,雖然也有過不爽,但這沒必要刻意維持,合則相伴,不合則分道揚鑣。有時你會發現獨自一人回來的更輕鬆,強留下的友情不如不要。 忘想 放棄吧,沒事的,只要你勇敢的邁出第一步,你會發現你自己也可以的,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