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讀書筆記是時遇到不同意或不確定的觀點,應不應該把這個觀點寫進筆記?

時間 2021-06-01 21:01:30

1樓:萬叔

我經常在做筆記或者總結理論是會遇到兩個非常矛盾的觀點,震驚的是當時在看作者的解釋時,我完全覺得這是對的,後來猛然發現這明明是兩個極端相反的觀點,那我該相信那個呢?

後來萬叔給我解答了一句話:「判斷乙個人是否有智慧型,就是看他腦子裡是否有兩個極端相反的觀點,但卻還可以正常思考行事。」

觀點,正不正確本身沒有意義,正確本身也沒有任何意義,重要的是你用了自己的觀點做了正確的事,並得到了好的結果。觀點沒有對錯,只是這兩者有不同的使用時期、不同的使用方法,完全在於使用者你怎麼思考。

我又問萬叔:「如果你發現你選錯了觀點,或者你發現堅持的事情是不正確的,你失敗了收到了「失敗者應受到的一切」該怎麼辦?」

他說:「特立獨行且正確,終究是很難做到,當然一切真正有價值的觀點、行為都很難做到,否則,價值就變成任何人都可以隨便實現的東西了。

萬叔告訴我的一切,我以後都會慢慢分享哦!!!

2樓:asdlkj

建議應該記

針對某一問題,觀點不同與視角不同都很正常。嘗試盡量理解作者的觀點,以拓展思維邊界;總結自己觀點,以增強對作者觀點理解。

更進一步的,還可以去查類似觀點的書籍,看看別的作者怎麼理解這個觀點,也許你會發現一些作者跟你觀點類似,或者又有作者提出新觀點。

反正,多了解,增加知識理解的過程,都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

3樓: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邊界都不同,因此作者的觀點,不可能經常與讀者所持的觀點是同一方。不過這也無法快速得出誰對誰錯的結論。讀書的過程中不要被「是非對錯」這種質疑聲給打斷,這樣很容易干擾你對書中重點內容地獲取,尤其無法保證你能完整且專注地去吸收書中的知識。

其實記筆記這件事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閱讀的過程是不是愉快,讀書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都需要放下自己的見解,輕輕鬆鬆地跟隨作者為我們營造的氛圍去感受他們的經歷,讀完之後再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結合書中的要點,進行融合、分析、思考即可。

而當需要做筆記時,如果有些書中的要點正是你與作者發生分歧的一些觀點,你也完全可以記錄下來,並記下你自己對此觀點的不同看法。這樣等到以後你的觀點發生改變時,這個筆記也可以起到提點作用,激發你的意識和覺知。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不必深究每個作者的觀點是對是錯,我們只要接收那些對我們生活有益,或是利己利他的觀點,就夠了,讀書就是要學以致用。每本書都在講述不同的人生際遇及經驗,筆者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你當前的環境或生活狀態,又或是他們經驗的唯一性無法為大部分讀者提供標準的參照樣本,但是把它們當作理論儲存在記憶中,總不會有什麼壞處,至少在這些遙遠的經驗未能與你的個人生活產生關聯之時,它不會起到什麼作用,不論好壞。當然一旦它有可能派上用場,你也一定會感謝自己以「海納百川」的開放心態進行閱讀的習慣。

4樓:聖S

看書的質量和你的知識基礎來決定。

書的質量高,只要你的基礎知識不夠,那就把遇到的凡是作者論證過的而你又不同意或不確定的觀點記錄下來。

5樓:雲悠水澈

我以為這恰是讀書筆記的乙個重點,是讀書所能取得收益中比較重要的。尤其是第一條,作者已表明是重點且正確。

這正是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而現代文明的乙個重點就是敢於懷疑、推翻,由此才推動了這幾百年史無前例的進步。

碰到這種情況,我一般是筆記後馬上就去看作者為什麼認為這是重點,他認為這是正確的依據和提供的證明,然後對比一下自己懷疑的原因和依據,由此得出乙個暫時的認識。在讀完這本書後,再對筆記中這樣的問題,對照原著進行思考,盡量得到乙個清晰的解答或更清晰的疑問。

通常一本書如果能有乙個這樣的問題,對我來說就是乙個很難得的收穫了。

小筑筆記

關於第二點,對於非休閒類的書,閱讀的目的一方面是對已有的疑惑尋找答案,更多的情況是看看別人的經驗,包括別人的疑惑,這其中可能重要的,肯定是要記下的。並非只是答案引導我們,常常更是疑惑引導自己的進步。

參考:如何用小筑做讀書筆記?

6樓:

應該記下來。

記筆記,不僅僅是要把學到的知識記下來方便查閱,也要把有疑問,或者是書本上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矛盾的地方記下來。如果僅僅是記下書本上的東西,而不把自己的疑問記下來,與抄書何異?

記錄疑問等內容,為的就是把不能理解,或者是自己的觀點與書中觀點不符的地方,留待以後解決。有些問題,說不定後面的章節就有答案,你沒把問題記錄下來,等你翻閱到答案的時候,卻又記不起你的問題,豈不是一種損失?

所以我覺得要記,不僅要記,還時常回過頭來反覆思考,把思考得出的結論記下。這樣的筆記才會有益於你的學習。

7樓:海上馬車伕

讀書筆記應該不給別人看的吧,這個可以寫進去,只要是自己的思考,也許以後會推翻,也沒關係,不確定就再思考到比較確定,就可以寫,我偏向於寫,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只寫精闢的句子,更簡短,更少,要麼走精英化,只寫很精確的,要麼多元化,包羅永珍

8樓:荷塘風1號

既然是筆記,就應該沒有自己的觀點,如實的摘錄,而不是因為與自己的觀點不相符合,就把其觀點捨棄,這樣的做法,既不符合做學問的方法,也不符合尊重原作者的思想。比較正確的做法是越是這樣,就越應該全文照錄。然後在自己的筆記中,對其觀點進行認真地剖析,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者批駁的內容。

讀書時如何做讀書筆記?

陳雪餅 幾本書的簡單筆記如下 人體簡史 男人過了30歲以後一定會掉頭髮,這是因為男性身體分泌的二氫睪酮激素過多所導致的結果。怎麼讓你頭髮掉得少呢?這個方法有一點殘酷 就是閹割。思想實驗 假如有一天你進到了乙個咖啡館,這個咖啡館裡有你喜歡的一切,你玩得很舒服,但是你不能離開,請問你有沒有失去自由?其實...

如何做讀書筆記?

雲悠水澈 剛回答乙個同一的問題,拷貝過來。在閱讀時,將重點 以及感動自己的記錄下來,讀完後,按筆記重新思考,就有了。比如,用小筑筆記做閱讀筆記,簡短的用手機語音進行記錄,這樣不打斷閱讀,大段的可拍照 掃瞄。樹形結構 綱要清晰 一目了然,利於整合 分解 統籌掌握,利於釐清知識 思想 計畫 每讀一本書,...

大家平時讀書做讀書筆記嗎?

安生 關於讀書筆記,我都是分書,讀到喜歡的書,一定逼著自己先讀完,再回頭看看喜歡的內容,文章邏輯什麼的,有時候用喜馬拉雅聽書,聽到喜歡的書也會做筆記。1.紙質筆記。我從小就喜歡摘抄文章,把喜歡的句子都寫在本子上。優點就是隨時翻到隨時能看,缺點是沒有書的整體邏輯,後來我就整本書整本書的看,看完再回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