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濟慈所提出的負能力 Negative Capability ?

時間 2021-06-01 10:22:36

1樓:愛巴巴

偉大的文學家(如莎士比亞)都有「負面能力」,能讓我們在「不確定、神秘、懷疑」中思考。

濟慈(1817)提到這點時,他在談論的是「負極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也就是能「處在神秘、不確定、懷疑的狀態下,而不會急躁地想要探詢事實與理由」的急躁情緒,能夠滿足於不完全的知識能力。比盎(1970)曾對「負極能力」下過批註。「負極能力」意指的是一種開放性、接受性,但是濟慈可能有特別原因要把它的意涵延伸得更遠。

庫特(StephenCoote)曾寫道(1995):「濟慈之所以選擇『負極』這個字,幾乎可以確定是源自於他所作的化學演講,在他的演講稿,『負極』所指的不是拒絕、減少或是消除,而是具有共振的接受強度。這就像濟慈曾為了好友貝利(Bailey),將偉大心靈的活動比喻為催化劑,因此對他的兄弟們而言,他可能暗指真正詩人的『負極能力』就像是電的負極:

負極是消極的,但是它的接受力卻和正極相當。」濟慈也明白:「權威的巴特勒主教(Butler)認為,即使乙個人對宗教的本質及證據存有極大的懷疑與不確定,他仍可以擁有宗教信仰。

以上摘自網路

我的理解是,這是一種臣服狀態,讓自己滿足於無知狀態,認清自我的無知(對事物不確定,懷疑),所以面對現實,沉默無言,等待,接受。

2樓:無名氏

乙個人有能力停留在不確定的、神秘與疑惑的境地,而不急於弄清事實與原委。對詩人來說,一切思考中美佔壓倒性優勢,美掃除一切考慮。 來自網易雲的乙個熱評

如何理解《被討厭的勇氣》中阿德勒所提出的「歸屬感」和「他者貢獻」?

Jalr丟失在荒漠 錯誤在於 主觀不受他人擺布 這一點。其實主觀是可以被擺布的,於是當主觀被他人擺布時就是不自由,主觀不被他人擺布時就是自由。至於 歸屬感 是可以被追求的慾望,取決於產生這個慾望的前提是自己的主觀是否被他人擺布。 華月 其實 不想被人討厭 和 歸屬感 同屬主觀和客觀。主觀是,你自己可...

如何結合自身來理解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型》中所提到的「天才」「高貴」和與之對應的「人類的六分之五」?

曉元夕 我沒看過 但我覺得人是極其複雜的生物 想要用高尚或者平庸這樣分類太過簡單粗暴 而且!這樣定義評估自己不是一件很糾結的事情麼!年少的時候,青年的時候,我們迷茫 尋找,去努力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你36歲了 該活的灑脫點了 是什麼樣子也基本定型了 能提高的提高些想追求的就去追求 其他自身好的壞的自己心...

你如何看待海明威所提出的「勝利者一無所獲」「人生是一場虛無」

一場大夢 jn 老人與海 中的老人聖地牙哥在海上經過三天精疲力竭的搏鬥,最終拖到海岸上的是一副巨大的魚骨架子,事實上,老人是一無所獲的勝利者。而且今後人們也無法相信這位身衰力竭的老人,能夠戰勝奔騰不息的大海。在海明威看來,人生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就像老人那張 用好多麵粉袋子補過的舊帆,看上去就像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