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公的話要不要放棄秋招?

時間 2021-06-01 04:48:42

1樓:

先就業再擇業

重心要放在秋招上,拿到乙份工作保底(防止畢業即失業)然後再去搞選調,國考和省考(畢竟35歲之前都能考)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按時畢業

從精力分配上:

按時畢業》秋招》公考

這樣從風險管理上講,失業風險最小

但是,如果你真的非常非常想去體制內,家裡條件很不錯能讓你一直啃老,那在保證畢業的條件下全力準備公考是成功率最高的,考不上就不去工作,讓你父母接濟你,保自己應屆生身份,窩在家裡複習到考上為止,但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公考存在相當一部分運氣成分(崗位選擇,面試的各種隨機性之類的)

2樓:ivvyy

不要,考研也不要放棄秋招。真心耽誤不了你多久,但是會多一條路出來,春招的機會真的很少。我的經歷,考研沒考上,春招遇上疫情,春招機會少能選的也少,而且每次都要跟人解釋為什麼還沒工作。

3樓:我輩青年

先放棄吧,有後路的情況下,完美完成一件事的概率大大降低。

秋招如果有了好的offer一定會影響到考公的決心,而且考上了,還要承擔毀約賠償金。

4樓:Destiny二狗

不好說呀,如果一心想上岸肯定要做好充足準備,我有室友是這樣成功上岸,但是也有同學很努力但是沒成功,也沒有找工作的機會了,看你自己如何衡量吧。

5樓:sandra

除非你確定以及肯定以後就走公務員道路,一次考不上就繼續,否則還是得參加秋招,但可以有選擇的投遞簡歷,少投幾個,重點放在考公上

6樓:鶴仙姑

我曾經也糾結過這個問題

等我真正走過這個時間段,我明白了,你要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

兩個方面哪個更有把握,如果是你考公上岸機率特別高的話,就不要想秋招了,一心備考吧。

如果是覺得五五分,那就看個人能力,你是更適合讀書考試型還是工作能力強,比如在學校有當過部長什麼的,感覺自己工作能力更強的話,就可以準備秋招,考公也不想放棄就設定計畫來安排時間學習。

而且如果有個和公務員差不多的崗位的話,那就盡量秋招成功吧,畢竟都是工作。雖然感覺當公務員不累,但是我身邊也有朋友不喜歡公務員那種沒太多事,實現不了自我價值,最後離職去其他公司上班的。

最重要的,不要讓自己後悔,想清楚,盡早做決定,不要一直猶豫,不要一直猶豫,不要一直猶豫!拖延是人類最大的Bug!

7樓:GRay

考公,考研,海投,如果你的最終導向是就業,那麼對於秋招,我建議你先試試水。

別和我說你除了睡覺吃飯都在學習

你的淨學習時間有限。

其餘發呆,想出去玩的時間,完全可以簡單的看一看就業市場的需求。

秋招之後還有春招,所以這時候你不需要了解太多行業,只找到自己專業對口的行業或者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看一下崗位需求是怎麼樣的,薪資水平是什麼樣的,自己嘗試製作乙個簡歷投遞一下。

我當時用的獵聘,上面會有一些簡歷指導,我最喜歡的是它的人才測評,會讓你了解自己是什麼性格,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重要的是它免費!白嫖使我快樂!

點它點它!~

這裡我要說明,只是嘗試,所以沒必要想太多,因為秋招之後還有春招。就像國考之後還有省考。還有機會。但你春招一無所知從零開始,就很難。

當然,還是盡量一次上岸,不然時間久了心態可能崩。

最後,加油吧!

哈哈哈忽然想再給自己做一次測試了。。

8樓:布列斯特

千萬別,秋招很重要,你也不能拍著胸脯說自己一定能考上吧,其實秋招你也不一定能拿到offer,都上點心吧,兩個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可以同步推進的,公務員的行測在銀行之類的秋招也是很用得到的,不衝突

考研期間要不要準備秋招

張雪峰老師 因為面對考研與工作的選擇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有正在備戰考研的同學這樣說 考研的時間也就這麼一年,拿這一年去奮鬥,去賭上一把,反正還年輕,如果能夠考上那是再好不過的,如果失敗了再去找工作也不遲,大不了再二戰甚至三戰,花個兩三年的時間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競爭力,反正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有...

今年要不要考公?

應屆生的好處是可以參加多地的考試,另外,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影響就業,體制內更多崗位要求招錄應屆考生,所以考公應屆生的選擇餘地更大。建議去考。以後司考不影響。 考公之前綜合月薪收入過萬了,有雙休。今年省考上岸,目前為止,真的很爽。以前上班周圍都是祖宗,領導坑,客戶懟,同事鬥,現在上班才感覺周圍都是同...

要不要裸辭考公

大公尺通 不建議,考公這件事本身就有很多不確定性。首先,不同崗位對學歷,專業,是否黨員,基層工作經驗等都有嚴格的要求,能否有資格報考就是一大門檻,如果報考三不限,那難度必然係數增大,上岸難度大。第二,即使是專業對口,那高高在上的錄取比也會讓眾多大神淪為炮灰,考公是必須得有實力,但是運氣和機遇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