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中是否有與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風格相像的書?

時間 2021-06-01 04:19:07

1樓:mh shi

我想你說的應該是像曼昆那本教材一樣,語言幽默風趣,結構清晰明了的教材了。會計學的學科體系和思維方式就決定了會計教材寫出來,並不是對任何人有吸引力的。會計學教材的編寫前提是,讀者對於商業活動不說極感興趣,至少不排斥。

會計學與經濟學最大的區別在於思想性。會計學學的是一整套工具化、程式化的思想,他不需要你對經濟活動進行議論,你只需要記錄就行。而經濟學則不然,經濟學學的是一整套以資源稀缺和資源合理配置為前提的比較、分析的邏輯思維。

他需要你普遍的議論,只要合乎邏輯,自圓其說,就是乙個合格的經濟說法。

因此思想的不同導致了教材編寫的手法也不同:經濟學教材的編寫,你可以重視邏輯——那麼數學推導從頭至尾,漸次而出初中高階經濟學教材的分類;你也可以重視分析——那麼案例分析從頭至尾,重語言幽默,重表達清晰。會計學教材的編寫,以培養程式化思維為重點,一五一十的、逐步逐筆的娓娓道來,不急不慢,條分縷析。

此外,經濟學所涉及到的是國家大事,關乎你我,自然普遍關注;而會計學所涉及的是經濟理財,雖然也關乎你我,但是並不是任何人都關心,因為會計主體——企業——與我們的關係是,合得來就留,合不來就走。

對於你所說的教材,因為和中國的會計準則有一定的出入,因此就沒看過。中國的CPA考試,除開會計、經濟法和稅法教材只能重點參看國內的教材外(當然中國的會計也是參照國際會計準則進行編撰的,你可以看到國際會計準則對於他們這樣制定條文的原因,但限於國情,你最好參考中國的會計處理),其餘的審計、財管和公司經營,可以參看甚至是就利用國外教材來學習。只不過習題還是要做中國的。

中國的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雖然叫做「趨同」,但是限於經濟環境的不一致,與國際會計準則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

2樓:Bob君

會計學中沒有一本譯著可以和曼昆的西方經濟學媲美。

為什麼呢?這是由學科性質決定的。

經濟學是理論性的學科,無國界、普適,差別只在於書中舉的例子不同罷了。但是各個國家政策法規的不同不會影響經濟學規律的適用性。

會計學則不然。會計準則的人為規定的,就是說會計師什麼不是客觀真理,而是人為地去設定的。雖然國內會計準則在向國際會計準則趨同,但是說到底還是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的。

也就是說會計學著作沒有普適性,西方的教材再好拿到中國來沒有辦法達到科普的作用。

奉勸題主,如果要考CPA,直接看CPA的教材,不需要首先看譯本。

3樓:JNCC

1.Short Libby等的Financial accounting你說的亨格瑞的也行,不過亨格瑞的相對基礎一些。這本書是高階,也是我們清華經管的課本之一。

2.我以自身經歷告訴你,對CPA基本沒什麼幫助,因為學習方法和會計準則差別很大,CPA是應試型的,而亨格瑞的書基本是案例教學,可謂迥異,但是這本書對提高會計認識和領悟力作用不可否認

3.不一樣,國際通行的是IFRS,國內採用企業會計準則,最大的區別在於公允價值的使用。但是國內也在慢慢向IFRS靠攏

4樓:

我們會計專業英語用的教材是《會計學:企業決策的基礎》財務會計分冊,趙銀德譯註。中國目前正在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也就是「會計國際化建設在路上...

」,另外美國也跟咱們一樣,接軌之中。。。

請問金融學入門書籍有什麼,像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可以嗎?

李嘉冉 金融學入門一定要先從經濟學基礎開始打,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是一本非常好的經濟學基礎,主要是巨集觀部分了解各種指標 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然後慢慢開始接受貨幣銀行學等更加細緻的學習了。 劉英俊 金融學是經濟學的分支但不是一回事奧,金融學是應用經濟學和公司財務投資等理論的乙個綜合體,所以入門大多數人心目...

學習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是否應該讀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作為基礎?

西皮西 首先回答 完全沒有必要去學這本通識書籍。高鴻業西方經濟學本身就是初級教材,已經很簡單了。完全不需要其他教材作為前置輔助 當然如果是之前完全不了解西方經濟學,可以讀一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簡單了解,增廣知識面。但如果是有一定了解,完全沒有必要再讀經濟學原理。本身自學西方經濟學,並看一部分經濟思想...

請問金融學和會計學以及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哪個相對而言比較好就業?都對數學要求很高嗎?

白色頭鑽 經濟學,顧名思義是研究經濟規律的學科,純理論。應用場景不多,非985211就業下限低,985就業上限高,就業下限同樣低。被人工智慧取代可能性最低。對數學要求最高。會計學,處理的是財務問題,應用場景最廣泛,社會生產的方方面面都用得到,就業上限低,人才飽和程度高。被人工智慧取代可能性最大。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