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環境工程專業大量轉行的現象怎麼看

時間 2021-06-01 04:03:20

1樓: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我沒有野心,就想普普通通地生活。但凡能在這個領域能分到幾畝地,也不至於累死累活出坑了。這還不是被逼無奈了嘛。

能怎麼看,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嘛。

2樓:

作為畢業14年的環境工程畢業生,換了幾次工作,談點個人感受吧。

環工這個專業,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坑逼,轉行。

其他回答裡提到的什麼專業,學校,環保註冊證其實沒啥用。這個行業最致命的問題就是不能創造利潤,對應的好公司也太少。民營外企都算上,正規公司也就那麼幾家,什麼威立雅得利滿國內一堆上市的,如果你在這些公司幹技術崗會非常苦逼,錢太少。

幾個大市政院會好一些,不過也就那樣。

好的出路:

做技術的去大型市政院,以後轉行PM或者領導。想掙錢的去最頂級外企諮詢公司,做技術可以開到50。那些回答說什麼畢業5年幹環保工程拿70-80萬,那是可能是神仙吧。

要不就是轉行,有能力的去新興行業,穩妥點的去相關能源類壟斷行業再求發展。

最差的選擇就是去做水處理執行,除錯以及一切與裝置執行有關的技術工作。

上述情況符合大多數人的情況,還在坑里的同學。早點醒悟吧!

3樓:漫天拂曉

對環保這個大行業的看法很多答主已經聊得很透徹了,我乙個剛畢業的學生也談不上對大行業評頭論足,更多的聊聊找工作本身這件事。

待遇說穿了還是看勞資雙方的議價能力,你這個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你的議價能力也就無從談起。CS為什麼薪水高,產生的效益高是一方面,換乙個其他行業的人來他幹不了也是一方面。作為環境工程,你有什麼不可替代性可言呢。

環境工程本質上就是躺在別的基礎學科身上的,乙個知識體系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學科。用到了才會去學,而不是建立在已經學會的基礎上發展延伸。每樣都學一點卻又不深入下去,工科萬花筒可不是個褒義詞。

現在環境領域產學脫節嚴重我覺得這個要佔很大一部分原因,缺乏基礎領域的研究創新能力,只能在邊邊角角打補丁鑽牛角尖,研究出來的絕大部分東西都沒什麼實用價值。

國家一方面在重視環保,高校也跟著瘋狂擴招,出來的畢業生乙個比乙個學歷高但是都用不上。因為產業上用到的技術都是幾十年的老技術了,太成熟了,成熟到大街上隨便拉乙個人培訓個把月就能幹。所以工資待遇本科生向專科生看齊,研究生向本科生看齊。

如果應用在實際生產中的技術都是沒有基礎的話,給你教都教不了的,比如現在的人工智慧啥的,那你的學歷才有意義,才能體現在你的收入上。

這種學科意義上的天然劣勢,不是你過多少年就能好轉的。說實話,現在國內環保領域的奠基大佬大部分都是其他基礎學科轉過來的,等他們退下去,剩下全是從這種自上而下的體系裡培養出來的新一代環境人。那個時候,環境工程怕是越來越缺乏基礎創新能力,只能越走越偏,越發展越脫離實際了。

4樓:佛說

環境工程誕生於十九年代中期,自2023年起《國家環境政策法》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法起開始了陸續的專業創作專作,形成了一門專業門科。

專業的目的在於通過利用科學手段解決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減少環境汙染。核心是環境汙染的治理。

通過以上對專業的基本了解,中國環境工程專業出現地區化差異化,卻又平均化的差異,區別在於好的學院能把這麼科目作為重點學科培養,但地區學院開設這門科目不需要太高標準,導致培養的學生數量層次不齊,從本科到碩士以及到博士。答主畢業於普通本科,連一本都沒有,周圍高中同學,大學同學朋友中同專業的小夥伴比較多,從985到普通三本本科,本科工作很好找,出來找專業工作主要模組:

1:水處理工程—上到河道施工以及設計,下到搶給排水飯碗,大部分都是男生,女生的都已經是保護動物

2:環境檢測—我周圍本科畢業的同學大部分前往了這個崗位,起步薪資能夠高於其他專業崗位,工作內容設計取樣、實驗、報告文員,但天花板可想而之,短時間過度可以。

3: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薪資都是底薪加提成,起步階段畢業時一般拿個底薪,普通二線工作一兩年也難以達到過萬標準

4: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這個大家都理解,單位本身自帶buff屬性,已經超越本身工作屬性,一些自來水廠,監測事業單位等。

5:EHS:唯一算是環境工程裡面比較新興的崗位,但遺憾的是崗位一般出現在外企或者較為有實力的大公司,對英語有一定要求。

以上是我周圍同專業學生的大部分出路,包括銷售等崗位但就每個行業都有。

後面出路有三種可能性:

一、往上走考研究生考博士,無論哪個專業都一樣,學歷提公升上去,競爭對手會少一些,同樣的也需要注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考研,一方面是家庭經濟的支援,一方面是時間年齡的變大,一方面是同學的晉公升。總的來說學習能力第一,家庭經濟第二,外界因素第三。認為學習能力好的往上讀是唯一選擇,考研對你來說容易那就讀。

二、出國深造,做乙個合格的海龜。環境工程專業在國外是非常重視而又企業相當重視的環保崗位。發達國家國外對安全對環保的監管力度比國內嚴肅的多,也就造就了環保市場的繁榮,中國處在經濟發展的中端,歷史上都是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的發展,畢竟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三、轉行

轉行是大部分同學的出路,中國大部分本科生最少一半人不是從事自己專業工作,如果自己熱愛專業,那你的情懷大於生存,那你請便。關於轉行我希望大家都問問自己幾個重要問題

2.轉行死三年是大家公認的規律。是否自己真的坐好轉行的計畫,新的行業不一定比老行業要好

5樓:fei feifei

註冊環保工程師5%左右的通過率,就是告訴你,你做不到這5%就給我滾蛋。這個考試,你不在學校那種應試環境下很難複習的到位。考不過,一輩子也就差不多了。

而CS,你前50%都能保證自己衣食無憂。

6樓:小理非道

轉行原因無非是現在待遇低,工作過程中很難有太大的發展。國家雖然大量的資金投入支援鼓勵環保發展,但環保畢竟不是能產生大額利潤的行業,所以公司要生存就必然要降低勞動成本,這也是導致技術人員待遇低的原因,但好像商務或者市場運作人員並不是很低? 同時因為環境行業裡面也積累了一定有資歷和經驗的前輩,晚輩要短時間內超過他們也是困難,這就導致了個人職業發展困難,需要一定的奉獻精神。

7樓:果然丶

我是幹市政工程的,剛從市政工程公司離職跳槽到環境工程公司,同樣是搞施工。加上補助什麼的,月薪16000+,這個在環保公司來說,薪資如何?

8樓:餘同

這是乙個最好的時代。

當你發現你高考時腦子一熱就選擇的專業不是你想要的時候,你還是可以重新選擇。而且,環境工程作為交叉學科,轉其他行業還是比較方便的,我認識的人裡,轉金額,轉化學,轉CS,轉法律的都有。

說實話,環工一直是工作好找,工資不高。幾大水務公司等當然轉的盆滿缽滿,只是普通的環保從業者並未從中獲益。但就我遇到人而言,只要努力點,即使是本科畢業,三年後也可以獲得比較滿意的收入了。

雖然比不上金融、CS這些熱門行業,但也比某些更大的坑有餘了。

中國的環境比公眾知道的更加惡劣,國家的環保要求也越來越嚴。自然需要環境人才,但現狀是環工供大於求,才會有人勸大家不要輕易入坑。

本科四年,教會你的不應該只是環工本專業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如何快速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甚至如何做事、做人。二十多歲的前幾年,你可以得到的比GPA更多的東西。況且,人生有好多個4年,也不是一定要用這4年來決定以後40甚至80年的路。

張華考研去了同濟大學;李萍進了環工設計院;我在IT公司當程式設計師:改行與否,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9樓:安納海姆球王

不稀奇啊,我985的學姐顏值高英語好親和力強能吃苦,就因為學了環境,難道就要去汙水處理廠乙個月3000嗎?明明可以去房地產或者新東方月薪8000,為什麼不改行?

10樓:如風

因為供大於求,環保局、汙水處理廠等職位有限,資環學院下邊環工、環科、水資、土管、地信、資勘就業前景都不是很好,不說了都是淚(/≧▽≦)/

11樓:哇呼

水質科學專業本科,環境碩士研究生在讀,周圍的師兄師姐找工作都是高不成低不就,更多的是和本科生一起競爭著工作崗位。真心建議那些想學環境工程的同學,如果不是特別熱愛,還是放棄的好

12樓:獨孤飛豹

本人某墊底985環工應屆畢業研究生,正在東部一環境小公司實習,做汙水處理工藝設計、實驗開展與新技術研發(公司小人少活就多),目前這個公司主要基於一種新型專利技術,能有效去除工業廢水,因此有一定的優勢,但感覺市場確實不大,實習三個月下來,感覺學到的東西也很多,但通過這三個月對行業的了解,真心感覺環保不好混出頭來(公司乙個8年工作經驗技術工程師月收入才一萬),實習前已簽約南方一線城市某上市生態類公司做研發,崗位為土壤修復工程師,待遇剛到該市應屆畢業平均水平(網上資料也不知對不對),實習以來一直處於要不要跳出去,往哪些方向跳的糾結一中,望高手前輩們指導

13樓:balcony888

本科環境工程211,研究生985,畢業之後進了設計院,收入一般,看到以上答案感覺很心塞....做環保,起點低,堅持下去收入隨著跳槽會逐步提高.

14樓:秦天WelKin

我來貼一下我們這學期專業課教授對於環工的看法吧。(對,我現在還是在上環境工程的專業課。)

1. 現在是個大學都能開設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加之大多數工作崗位上學歷並沒有絕對的不可突破的優勢,所以供遠大於求。

2. 其他行業是盈利的,環保是需要投資的。在現階段進行環保就是乙份砸錢的事情,產出小於投入的事情,有幾家會做?

與我現在所處的專業一樣的道理,人的根本問題不解決,環境也好,安全也好,那就是個天大的難題。

15樓:

環工待畢業,馬上出國讀研

我要說的不是關於自己的,是關於男票還有他導師的。男票不讀研,跟著導師幹,導師是環評工程兩頭都做,自己開公司,掛別人資質。

苦是真的苦,但錢也不是沒有,這一行,底下的人多半是賺不到錢的,能撈到的都是腦子活有關係緊跟政策的。賺幾個億這種不容易,但是賺個差不多還是有可能的,回答裡一片倒的說不好,實在讓人難受。

境況不好的時候,總有人能找到突破點,找不到的那一部分嘛,就算跳到了別的領域,相對來說,也不見得有多強的

16樓:

不要臉的不請自來。

不答客觀原因。

兩點: 沒本事,不適合。

1.沒有經驗沒有技能並且堅持不了到鹹魚翻身。在真正積累到能夠允許你獨當一面做環評,考下含金量很高的兩個證書之前,不少人抱怨著這個辣雞行業離開了。

2.不適合。需要去現場除錯,做工藝做方案的,哪乙個不需要出差,到現場?哪乙個做檢測,做分析的,不需要你勤勤懇懇,認真嚴謹忍受一下實驗室的枯燥?哪個做設計的不需要畫圖?

說室外受不得風餐露宿日曬雨淋,在室內做事沒有技能卻想一步登天,很多人轉行,怎麼看?當然是對他自己好,對這個行業也好。畢竟能高公升有前途又體面的工作多了去了,是吧?

還有各位剛畢業的少俠,吃不到肉就不要黑這個行業辣雞。這是你辣雞。

不好意思不願意與人撕逼。

更新一下:

天賦,興趣,適合度是決定能否做下去的主要因素。對於薪資和發展前景,那真的是可以用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這句話來概括。

關於 環境工程專業的理解

我覺得學習好壞只是書面的知識,後期可以學習,在工作以及環保方面,我覺得還是需要走動,發現,應為不同的地方,位置,方向,汙染程度,造成影響,很難用書面語去表達,不同大小,中國產,進口,造成汙染都不同,我覺得 Gamm 簡單說最主要就是搞汙染治理的,水汙染治理,大氣汙染治理,固體廢物治理,雜訊治理。當然...

環境工程專業大一學生,學習不差,但覺得未來渺茫,望大神指點。(喜歡室內設計,有想往這個方向轉)?

瀉藥 不知道怎麼答,環境工程完全不懂。室內設計,跟家裝完全不同,雖然最後服務的物件是一致的,但是設計要懂得東西多的多,不光是設計和美學本身,還需要懂材料 施工才行,所以光是在學校裡面學習的基礎對於後期發展幫助並不大,只懂藝術一進行就歇菜的碩士博士見過一大堆,很多做出來的設計是好看但是完全無法實現,照...

為什麼國家現在重視環境,但學環境工程專業的仍然沒人重視?

宿傑 學環境工程的人多了去了,真正有本事的肯定收到重視了,比如大氣領域郝吉明院士。不受重視的感覺無非畢業工資低嘛,環保工作者待遇低不是國家決定的,是市場。一是行業入門門檻低,二是行業創造利潤的能力不高。這樣還要求怎樣的重視呢?所以建議潛心研究,練好技術,做到乙個領域的頂尖,重視自然來了。 No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