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4歲 女。我從小就不喜歡當女性,但發現我也不想當男的,而且很反感女性器官,這是為什麼?

時間 2021-05-07 04:10:29

1樓:公尺果

因為你把很多精力放在這裡審美麻木了 14歲還小多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不管男的女的都是人先做人男女一樣平等生理和心理的差別不足以說明好壞都是自己做的現在社會已經基本改觀

2樓:兩個相反的極端

你可以再擴大一點,為什麼要被人這種概念定義,然後再擴大一點,為什麼要被生物的概念定義,再擴大一點,為什麼要被物質的概念定義,最後的最後為什麼要被存在與否的概念定義。那麼最後恭喜你,你達到了一切事物的終點,虛無。

一切為什麼的終點都是沒有為什麼。一切的存在皆要有開始,而這個開始是沒有為什麼的。客觀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物質有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原子由電子質子中子,最後最後是基本粒子,那基本粒子之後呢?

沒有了,沒有為什麼了,就是這麼存在的,這麼開始的。無由之始,是一切存在的前提也是起始。

人存在的客觀世界是如此,人活著的精神世界也是如此,人活著的精神世界就是思維,人的精神世界很龐雜所以需要各種各樣的思維,在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思維。而思維也是要有沒有為什麼的開始。

人要活著,而活著需要各種各樣的思維,不同的思維會給人不同的感受體驗認知。性別思維能給人帶來的感受體驗認知是絕大多數都需要的。最後是非邏輯是不能進行選擇的。

選擇與是非是相悖概念不能共存。

3樓:網上衝浪魚頭哥

如果你沒有和自己的性器官較勁,那我覺得你只是排斥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就社會上那種「男人該怎樣怎樣」、「女人該怎樣怎樣」的屁話。

我自己也是的,我覺得特別滿足社會偏好的那些「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都挺可怕的,按照那套男性標準,會覺得挺無趣的,按照那套女性標準,又會覺得挺壓抑的。所以,你也沒必要給自己那麼多定義,沒必要想太多,想怎麼著就怎麼著,開心就好,只要記住你沒有錯就可以了!

4樓:擼貓的男人

我覺得根本原因是現實世界對男女性別的刻板印象和絕對性要求,女性必須溫柔似水軟綿綿,男性必須強大大丈夫保護女性,說實在這個刻板印象也影響了你對性別的理解,其實大可不必多想,你也可以做乙個溫柔軟綿綿的萌妹子,也可以做乙個酷酷的辣妹這取決於你的選擇,不違法不違反道德怎麼開心怎麼來,(只要別進男廁所或者整個寸頭就好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還有哦我是男的,但是我對這個還是有一定理解的

5樓:憶曲青梅酒

你的心理性別可能是無性別喔~

我跟你有點兒像,我不喜歡性別論,我覺得每個人都性格都不應該被性別定義,並且性格是流動的。

但我不排斥我的生理性別【本人生理性別女】,靈魂上有時候會是女性有時候會是男性,但大多數都時候喜歡沒有性別劃分的約束。我認為我只是我自己,與性別屬性以及社會屬性無關【在完全靈魂的自我認知層面上】。

現在對於無性別的定義不是那麼明確,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無性別本身就沒有定義。你完全可以按你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祝好~

6樓:長安路上

是討厭別人的刻板印象叭

姐妹我也和你一樣,最討厭別人說「女生就該……」的話,也反感長輩以性別為由叫男生無理由讓著女生

後來也討厭別人說些「文科生應該……」「理科生應該……」「農村學生應該……」這樣的話

就像強行給你的人生設限,誰都會反感

7樓:明雨辰

活出自己,不用在意別人的定義眼光與話語。他們不是吃飽了撐著慌就是思想狹隘認識不到何為尊重何為包容與理解。每個人有他的自由,開心快樂就好,大可不必因他人的無知而傷害自己。

記住努力做自己別盲目接受別有用心之人的建議對你的生活質量造成負面影響,要知道他們不是什麼都懂的,屬於你們的未來有無限可能。如果還有苦痛不能釋然,可諮詢專業心理老師,願你得到幫助,在往後的日子裡過的越來越好。

8樓:南南南安安安

我這麼大的時候也經歷過,討厭自己的性別,不想做柔弱的,白瘦或溫柔的「女性」。

畢竟社會就是厭女的,從小就給你灌輸「女性是不好的」「次於男性的」。

不能穿短裙不能做太大幅度的動作...

後來知道了男性和女性只是生理差異,誰想成為什麼樣子就能是什麼樣子,沒有所謂的必須要達到的「正常」標準。

9樓:

我們管這叫做性別不認同感。

也叫作太把性別當回事焦慮症。

原因有很多,你可以把這個症狀歸結到原生家庭,惡劣事件陰影,讓你對初始性別產生了牴觸和不認同,甚至對其他性別產生了不認同。

這種想法誰都有,非常普遍和正常,特別是種花家比較普遍。

種花家的人有乙個文化特質,那就是眼中容不下「裝」的人。

集體主義的國家是打壓這種人的,甚至視其為異類。

無論是鍵盤俠,女拳,愛動物人士,環保人士,明星,博主,殺馬特,都逃不過「裝」這個字。

當然如果用裝形容題主的確是有些過了,但是你可以看到我上訴的這些人其實都有一定程度上對自己的人格質疑,甚至性別質疑,他們在網路上放飛自我,現實中不過是個呵呵。他們大部分都已經嚴重影響正常生活,都比你嚴重的多。

所以,答主的問題核心並不在別人是否定義自己或者自己的認知如何如何。

因為那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麼?

題主這種不認同有沒有在現實社會和周圍的人溝通?

有沒有焦慮或者低迷到無法正常生活?

或者嚴重影響到周圍人的生活?

如果只是單純的想尋找一下認同感?

10樓:jingyw

不是學心理學的,不會分析。但是個人認為這並沒有什麼不對和不好。不要過分把自己的與眾不同放在心上,這樣只會讓自己焦慮,懷疑自己本身。

順其自然一點,或許再過兩年,你會有不同的看法呢。別去定性它,你沒有什麼不同。

11樓:

me too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諸多事情

黨同伐他,可能是人類天性

既不是男的又不是女的,我就會失去both其他男的和女的一定認同感好感知道自己與他們都不是一類人

類似思想中既有中方又有西方,結果在兩個社會中都混不好夾縫中生存

我嘗試過再變回女孩,自己裝得累,還不交心

解放真我後,曾有人說我不是人類

不過現在不care任何人對我的強加定義(比如男生不能哭,女生就應該柔弱一點)或譴責我不遵守定義的聲音

我只是個例而已

希望題主比我做的好,兩方都能交際好

12樓:晏清

因為人不是單單以性別來定義的,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男人或者女人。

小姑娘,對於性別的迷茫和探索你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邊走邊看,想想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13樓:

我也是,我覺得人首先是個人,性別是很次要的乙個屬性,我特別討厭別人說男人怎麼樣,女人怎麼樣,除了不多的生理差別,感覺男女基本沒什麼不同,大家反而在那裡強調,好像信了邪教一樣。

14樓:王汪千

因為兩性的性別角色太狹窄了,男性就得陽剛像個男人樣、愛運動、會幹體力活等等等等,女性就得注意自己的外表、文靜一點、舉手投足像個女孩子。

但是有人可能就是不喜歡這樣。有乙個人不喜歡運動、不會玩遊戲、也很少幹體力活,喜歡烘焙,喜歡弄小工藝品,喜歡讀書,但又不喜歡化妝、不在意自己的外表、吃飯也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在傳統的性別角色框架下,TA某些方面不像是個男人,在某些方面又不像是女人。

如果別人向TA施壓,告訴TA你作為乙個男人就應該怎樣怎樣、或者作為乙個女性就應該怎樣怎樣,那八成TA就會覺得TA不是個男人,也不是個女人。

另外,堅決反對那些說題主就是女生或者說題主就是年紀小中二病的答案。題主說了自己不喜歡被定義性別,只是想多了解一下自己的情況為什麼會發生,我們就不要替TA想TA是什麼性別了。而且十四歲的人早就已經已經能有性別意識了,能夠思考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人了。

15樓:

其實我一直以來很不理解為什麼要拒絕接受自己的性別,性別這玩意就和眼睛大小之類的生理特徵是一樣的,你可以做手術去改變它,但你必須承認自己眼睛是大還是小的事實,別人說你眼睛大時,也不能來一句「我拒絕別人定義我的眼睛大小」。只是某些人給性別繫結了太多社會屬性,正如人們給眼睛大小繫結了審美屬性,眼睛大一般為美,眼睛小為醜,因此會有人因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醜,而厭惡眼睛小本身,但眼睛大小本身有什麼錯呢?我覺得該做的並不是拒絕定義性別或者過分定義(例如發明一大堆冗長的字母),而是把性別當成乙個純生理的特徵,我們只在男女存在差異的場合使用它(比如體育考試、找物件和廁所),不讓別人綁架你的社會屬性。

為什麼要因為別人對性別產生刻板印象,導致自己也產生刻板印象而不喜歡當某個性別呢?

16樓:

因為你明白你要做自己,而不是被傳統教條束縛。

沒有幾個生理性別為女的人喜歡當傳統觀念中「所謂的女性」。

沒有人能定義你的性別。女性自己定義女性。你自己定義自己。

17樓:葉帆

如果用先說是不是再問為什麼的思路來,那麼你首先需要了解不同性別的生理特徵和社會認知,以及在特定社會認知下的性別理解差異。然後你也許就知道你想要做為什麼性別了。

如果從個人認知的角度來說,也許你不想被定義的不止是性別,因為性別本身說明不了什麼,人們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而非自己是個什麼樣的男性或女性。

如果從年齡的角度來說,也許你只是有點中二,單純想利用性別模糊這件事,不勞而獲的得到別人對你產生「特殊」的定義,從而達到自我滿足。

總而言之,多看看世界,多了解「人」,很多困擾自然就消失了。14歲這個年紀,大家都會抓住生活中的某些「點」不放,以為解開這些「點」就能理解自身和世界。但認知本身是線性的,必須等到世界觀和人生觀貫通的時候,才能做到「不惑」。

有疑惑是好事,這是人對世界和自己充滿好奇,對生活懷有熱情的表現。但千萬不要較真,不要鑽牛角尖,不要抓住某個點不放。記住你的疑惑,總有一天,你自己就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

18樓:都正

大多數語境下的性別,脫不開兩類範疇,要麼是生理意義上的性別,要麼是心理(文化)上的性別。

生理性別很難被主體厭棄,因為這是我成為「我」的基礎。偶有表現出厭惡自己第一性徵的人,絕大多數有被傷害的經歷,而自己認為是因為性別導致的。

文化性別,對題主來說是文化意義上的女性身份,被你自身厭棄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這種情況也不是孤例。 因為女性這種身份,以及這身份附帶的似乎脫離不了的各種屬性,本來就是社會觀點強加在生理女性這個身份上的外殼。

我們說到女性特質(心理屬性)時,不是在說與男性相異的第一性徵,因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而是在說女性該有的柔弱、感性、忠貞等與男性相異的心理上的區別。

那麼,為什麼女性就該是柔弱(對應剛強)、感性(對應理性)忠貞(對應色慾)的呢? 難道沒有剛強、理性、色慾的女人嗎?難道所有女性都是乙個模子刻出的嗎?

顯然不是,每乙個正常成長的女性都時刻感受並一直感受著:自己不僅與其它男性個體,也與女性個體是不同的,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當別的孩子因為小的擦傷而嚎啕大哭時,我可能對劇烈的骨性傷害無動於衷;當別的小孩抱著洋娃娃心滿意足時,我可能對著將自己與球場上奔跑跳躍著的男孩們隔開的看不見的壁壘嘆息;當別的小孩因為穿上裙子這種符合女性身份的服飾在家長面前欣喜地掣著裙角旋轉時,我暗地裡嘲笑著種看著很蠢的行為。

雖然社會上的權威,許多的人時常試圖教育甚至教訓女性,但事實是頑強的東西。 柔弱與剛強、感性與理性、忠貞與色慾不由女性這個身份所賦予。 大家認為女性該有的外表,柔順的長髮、塗了粉的臉頰、附上鮮豔唇彩的豐滿的嘴唇、繡著花邊的裙子、有著高細鞋跟的涼鞋,這一切外在的形象,不是對應著女性,而是對應著多數人想象中的,刻板的女性。

難道乙個短髮的,不施粉黛,穿著長褲球鞋的女性,較上述的典型女性,作為女性的程度更低嗎?

每乙個有思想的個體,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決定自己的穿著打扮。 都有能力審視自己的氣質,明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可總有人對著女性,叫嚷著,吵鬧著:你該留長髮,該穿裙子。 該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該瘦該好看。

遇到突發事情你應該驚慌失措,應該大呼小叫,好體現出周圍男士的沉著冷靜;你應該怕高、怕血、畏懼爭鬥,遇到險惡的遭遇應該流著眼淚、尖叫著躲在強者、保護者身後。這樣你才是女性,這樣你才為真正的女人。

與其說文化意義上的女性是柔弱、感性、忠貞的。 不如說把握了這個社會話語權的人們,希望女性是柔弱、感性、忠貞的。即使個體的先天氣質與這些框架再不相合,他們也會努力把所遇到能掌控的女性向這個框裡塞。

當然了,我不是在教育你,也無能力開導誰。 但有句古老的格言總是適用的「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

生而為女性,你就是女性,誰也無法改變這一點。

從小就不喜歡看書,怎麼辦?

嗯哈哈哈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在小學的時候幾乎沒有看過一本書,我看的書在我印象中只有偵探類的吧,其實農村不比城市,看書的很少,但是也有同學看書,只是我不怎麼看,後來初中來了城市,看書比較多了,但是不是自然而然的看書,而是那種為了看書而去看書,其實蠻痛苦的,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會順其自然吧,其實城市中...

作為乙個鋼琴生,從小就不喜歡練琴,但是為了生計,不得不很痛苦的練琴怎麼辦,真的不開心。?

紀先生 emmmm 怎麼說呢我小時候也討厭討厭得很但是到後來就是習慣再到現在就是常態化跟吃飯睡覺呼吸一樣可能題主還沒到那個階段其實討厭也大可不必後來你就會慢慢發現它好像不但從來沒傷害過你還一直給你帶來好處而我只是個時常利用它的王八蛋罷了後來就會心虛會想多抽點時間陪陪它再後來就離不開了它成為了我靈魂的...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但是條件不允許,現在25歲了,想要學習設計,現在設計什麼有前途呢?

形而設學 現在學設計也不晚,畢業轉行換了好幾次工作最終還是選擇了設計,這是乙個體面能通向自由的乙份工作。如果需要快速提公升學習的話,就看下面這篇針對於設計小白的乾貨教程吧。 前途是肯定沒有的,拼一下月入8 1w比較現實,還必須是一線城市,三線以下基本沒有生存空間,不過可以做自由職業,一月比較現實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