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8 年考研數學,李林老師押中所有的冷門考點和部分接近的原題?

時間 2021-05-07 00:06:25

1樓:

2023年李林幾乎全押中,罵聲一片,不公聲一片;2023年肖秀榮全壓中,歡呼聲一片,喝彩聲一片。

你不是在抱怨這個社會不公,你只是在抱怨你沒有成為既得利益者。

2樓:「已登出」

考試中心都查了,這玩意兒吧,你自己學好了還怕押題嗎,據說有上他的課學生考了60多分,而他押中的差不多得70來分,這他媽能考出負分?我看那些鼓吹漏題的都是沒有認清自己菜這個事實

3樓:Lifeshare

根據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不得不承認李林確實有一定的實力,但18年網傳是出題人被選中之前他們相互交流過出題思路,感覺李林還是蠻穩的,今年12月的押題密訓我還是報了,感覺能有條件報乙個蠻好的,不方便的話可以私我,到時我會做好筆記

4樓:深藍

最讓人憤怒的是底下一群實力怪在群嘲。張口閉口就是自己實力不行,還想要什麼公平,不知道這些人實力到底多強,在他們眼裡只要是你出來質疑公平,就是你實力不夠的象徵。

希望他們這輩子都能一直這麼自信走下去,呵呵。

5樓:Fuckop

考研押題是很普遍的。不信你去隨便乙個輔導班問問。而且據說押題還挺準。不過代價就是要花不少錢。

我覺得這種事無所謂,畢竟大家都是花錢就知道考什麼,還挺公平。

有一些東西學起來折壽,花點錢少看看也還行。

研究生考試卷子的密級低於高考,本身防範不嚴格。而且本身就不是公平競爭,比如專業課和聯絡導師,你比他們本校的有劣勢。

考研洩題確實可氣,不過你要是認真看書增長本領,也不會影響到你。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是你的就是你的,別人搶不了。

如果你是厲害的人,即使考研收到了影響,那憑藉自己的能力,以後也一定能出人頭地。這點希望你相信。

不然你可以找個混的好的接觸一下,看看人家是能力比你強,還是運氣比你好。我反正從來不信運氣。

6樓:莫吉托燃燒吧

講道理哈,我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就搜了一下,李林這老師就是大工的乙個講師,能出題嗎?能拿到題嗎?講道理哈,張宇這貨不也押中了幾道冷門題,而且真的就是改了下資料怎麼沒人噴他,一群人張口就來,天天什麼實錘吃瓜,毫無根據。

李林押題這麼多年還是挺不錯的,有押中也有沒押中的,這老師喜歡講冷門的知識,某一年押中是必然的,而且你去聽聽他的強化課就知道這老師思路很清晰,對歷年題也掌握很透徹,挺用心的,能押中還是有實力的。現在這老師辭職教數學了,反正我們還是會聽他的課。你們啊,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而且考研這事本身就挺亂象的,老肖押題押準這麼多年你們怎麼不噴他洩題?

真是醉了,這個問題下一群人腦嗨,高讚者不一定合理,知乎這個平台就是如此,煽動性的文字往往能獲讚。

我說句三觀不正的話,如果你們都聽了他的押題課,當然也會有人考的好有人考的不好,但最終不會有人說他洩題而取而代之的是「押題準」了,其實說白了就是覺得自己吃虧了,以上這段話是三觀不正的言論。

7樓:

正在上李林老師面授高數強化班的學渣路過。其實我本來想去隔壁上武忠祥老師的課的,然而那裡坐滿了連著兩天沒佔到好位子,不太想坐最後面,就放棄了,繼續呆在李林老師的班。

感覺和前面乙個答主說的很像,李林老師在課上說那幾道所謂「押中」的題目其實並不完全一樣...但,那幾道題題源都是來自xx大學的期末考試或者xx數學競賽

關於超綱..其實大綱上是有的,但其他老師會因為不是重點或者歷年沒考過就很少提甚至不講,我感覺李林老師會講一些別的老師沒提到過的地方(大概就是冷門吧),有些別的老師認為是重點的他卻只是提了一下並沒有多講起。只能說每個老師理解不同吧...

關於上課,感覺他還是很有水平的。畢竟是個全程脫稿的題目信手拈來的那種。講的也很不錯,很多地方但感覺需要基礎好才能完全聽懂,我基礎不穩,有些點就不能一下子反應過來。

大概我這種學渣更適合聽老湯的吧

8樓:

算是報個喜吧

答主乙個看過李林並且成績不錯的同學複試被刷了

全域性上來看考研還是比較有希望的只要自己知識紮實能做事還是有出頭的機會的

畢竟導師要的不是單純做題分數高的學生

和最高贊一樣

考研失敗但是不甘心把世界讓給這種人

立個flag 二戰成功就取匿還要把這個回答截圖貼給同學告訴她考研其實還是一場實力戰

9樓:

杭州2017中考數學,星*學堂某老師押中了最後兩道大題。我就是廣大受害者之一(當時考試太緊張發揮失常,原來數競國二),但是我現在在高中數學很優秀,基本上150的卷子在140+。所以我只想說:

一次考試不能說明什麼,實力、天賦、自信仍在就好;讓洩題受益者去洋洋自得,我們受害者只需平靜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如蘇格拉底說:「我們去「死」,他們去「活」,誰的下場好,讓上帝去說吧。

」我知道我難逃嫉妒之嫌,但是我已經放得很淡了。

10樓:溫適之

我不是應屆考研的,但依然關注,鳴不平。

Suits S05名台詞:想象一下當你躺在手術台上,得知即將劃開你胸膛的醫生是作弊上來的。

說憤怒是因為自己不努力的人,社會這些事指不定哪一天就落到你頭上,到時可不要破口大罵。

簡言之,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當然講利益。作為學生,我覺得杜絕作弊對我有利,我就來了。

11樓:潛行之舟

看待什麼看待,有什麼可看待的?能不能成熟點?幼兒園的事兒好幾萬看待不也就那麼回事兒了,硬碟壞了,家長道歉了。

考研這腌臢事兒也不是第一年了,沒啥可看待的。挺著吧提高繳費額度老百姓承受不起或者不願承受太多;不提高吧,用錢的越來越多,老齡化社會等原因帶來的高費用的疾病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癌症越來越多,醫保資金不堪重負;

你要是選擇性報銷或者不同疾病不同比例吧,對於很多繳費的人來說這又成了賭博了,我得了報不了或者比例低的病這醫保也是白費;一視同仁必然還是醫保資金不堪重負。

現在看非常明顯就是用醫保的越來越多,交醫保的人數肯定跟不上用醫保的。醫保確實是好,深有體會,最近家裡有老人住院,減輕很大經濟負擔。不過醫保最終還是要依靠國家財政補貼,現在有錢還好,以後要是沒這麼多錢了呢?

這就是為什麼提產業公升級了,要不然靠著現在這種經濟模式,二十年之後別說醫保了,老保都夠嗆。

扯遠了,全民醫保弊大於利的原因在於,模式不可持續。聽著好聽,沒那麼好用其實。

12樓:杯與紙

怎麼數學押中考試點就這麼多人來說,這些年考研政治,請問肖秀榮「老師」哪一年的押題沒押中?而且幾乎都是原題,你們怎麼沒人去吐槽?這種情況有必要拿出來講嗎?

見怪不怪了。如果要追李林的責,那首先去問肖秀榮的責吧。李林算洩題的話,肖秀榮直接把原題放在押題裡面算什麼?

而且幾乎每年都這樣。

所以,洗洗睡吧。

13樓:qalter

台下一年功,李林十分鐘

(另外本人可以說利益相關,也可以說利益不相關。本人參加了此次考研,但是已有其他打算,考不考得上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依然為其他考生感到不公正。洗地的你真的參加此次考研了嗎?)

後排回答高能,洗地黨集體來臨(可點開看他們的資料背景,明顯左右其論點),請注意您的眼睛

14樓:

大多數人不是利益相關者說話輕巧。

敢為我們發聲的幾個老師被刪微博,教育部的「不實」讓外界更覺得我們這些考研的人是自己沒考好無理取鬧。

我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考差而怪洩題,我們就是氣憤,向來說好公平的考試就這麼草草處理?

哪怕這張卷子出得確實不合考研數學三十年來重基礎的基本邏輯。

要知道大多數處於中上游的同學,知道自己不夠聰明,起早貪黑拼死拼活也只是想考個120而已。

這個世界,不會好了。

15樓:小丸子

舉兩個例子。

大學是醫學院,當年考生化科目的時候整張試卷都是前一屆七年制考過的試卷還流傳到各個班級,我複習的時候看了部分試題,考試的時候發現試題和我看過的一模一樣心裡有點高興同時又有點生氣,因為即使不看那份試卷我一樣做得出,可是很多沒實力的同學卻因為背了那份試卷考出和我差不多的分數,有點忿忿不平。

過了乙個學期,同樣是考病理科目的時候,試題大部分和學長賣給我們的資料雷同,可是我沒看資料,考完聽見同學談論很多大題都是出自某某資料,我馬上翻資料核對答案,雖然答案和我寫的不完全相同但是我覺得我寫得更全面,畢竟是主觀題,沒有完全的對與錯。當然分數出來也很不錯,但是還是覺得心理不平衡。

看到有些人說那些因為考研洩題而氣憤得扔書還不是因為沒報班的。。我只想說假如我沒報班考出了高分一樣會心理不平衡,畢竟除了智商的區別自己也同樣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是別人就因為報了個班輕而易舉的走了捷徑,這種不對等的回報注定會給腳踏實地的人帶來心理的不平衡。

社會不公平的事情很多,當我忿忿不平的時候我身邊很多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預設的前提是他們很大一部分都已經加入這種弄虛作假的隊伍中了。忿忿不平又能怎麼樣,到頭來傷心傷肝傷肺還不是傷著自己,擺正心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噢,對了,我現在在學計算機。

16樓:為拂曉破歌

結果出來乙個給李林洗地的其理直氣壯言辭鑿鑿毫不知恥令我眼界大開即使是社達也沒見過有這樣的言論

是的我認同這個社會還是個金錢社會但難道這就意味著我們應當在面對社會不公正的時候就此屈服?

難道因為沒有絕對的平等就應當放棄對公平正義的追求?

17樓:

仨顏色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不關我屌事。

豫章書院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不關我屌事。

李林洩題終於關我屌事了。。。還好有好多人幫我說話。。。

18樓:

這件事非常可怕,是對那些辛苦努力了一年的人赤裸裸的侮辱。

更可怕的是,多半不能石錘,官方不會承認他們漏題的。

最可怕的是,如果李林真的沒倒,今年這些聲討李林的人明年會不會去助紂為虐。

19樓:茗裡

其實人人都想走捷徑,只是有的捷徑觸犯了規則,有的沒有。舉個簡單的例子,小A家境優越,從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興趣培養,長得漂亮,在國內讀完本科後雖然不能保研但家裡送他出國留學去了;小B家境普通,從小想著考努力改變命運,想要考研繼續深造以後可以走得更遠。在這個例子裡,家庭背景、教育資源、生長環境等等,對於小A來說不是「捷徑」嗎?

難道小A和小B不同的背景影響了他們不同的命運就沒有違反「公平」嗎?雖然考研洩題也是一條捷徑,但為什麼大家這麼痛斥洩題這件事?原因在於它觸犯了規則。

小A的家庭優越條件是他父母名正言順取得的資源,但「洩題」這樣的捷徑就名不正言不順了,它是僅僅用錢就可以買來的,門檻僅僅是那2000元,他損害的大多是靠努力改變命運的考研生的利益。

這個世界不公平的事太多了,為什麼不公平有時候都沒法說清。我們希望的社會是,哪怕不公平存在,但它也不是卑劣的。

撇去李林不說,考研數學參照2018的難度,2019考生應該怎麼準備?

那些寄希望於通過套路於死記硬背來學好數學的,是真的對不起前人們天才般的思想,想想格林,高斯,切比雪夫,阿貝爾,克拉默,每個定理的背後都是人類之高理性的閃光點,不仔細推敲就罷了,還想通過所謂的刷題來的高分,活該得不了。所以知其所以然才是數學正道。 答主好,小小介紹一下,本人報考北京某高校金融碩士,不才...

如何看待2018考研數學的難度?

郭郭郭郭郭 現在回去看看那份卷子,數二考了97,順利的上了研究生。這份卷子給我的感受就像張宇在強化課上說的,你現在在這裡做四套卷八套卷的難度就是你上去考場做那份卷子的難度。不算是難不難的問題,就像線代其中一道大題在我出了考場聽到室友的話之後恍然大悟,但在放棄這個大題的同時,這十幾分鐘的檢查讓我發現了...

如何評價2023年考研數學三的難度?

東邪 大致看啦下題目,沒有大家說的那麼恐怖,大概是輔導班上多啦吧,就覺得什麼宇老師,樂老師多牛。如果你覺得他們算牛,那你數學考不好也是應該的。他們水平很一般。李姓老師好歹也是比較好的高校老師。你們說的某老師進乙個好點的二本也困難吧。輔導班都是注重聽課體驗的,不要被忽悠瘸啦,還覺得人家對你好。 文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