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最大缺點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23:00:49

1樓:Binbin Wang

最大缺點在於:幾乎所有思維導圖軟體的設計思路都是基於拓狀的,且主推拓狀。而大多數人都這般用,還覺得這是在思考了,這就很可怕了。

因為拓狀結構最多只能幫你分門別類,思考問題就牽強了。

拓狀結構一點都不新鮮,軟體自帶可以轉成文字格式的,其實就是:第一大點,然後乙個小點,1.1.

1,1.1.2,1.

1.3這樣講下去,上學都看過教材,開會都聽過領導講報告。任何乙個帶列表功能的文字軟體都可以做到。

而如果要說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形化的思考方式,我覺得也牽強。

用這樣的方式,充其量只能說,可以將乙個大問題,分解轉化為一些自己可認知的小問題,然後各個處理。

拓狀主要有兩個問題:

1. 很難突出邏輯性,前提結論只能通過層級或順序表示乙個推理,在拓狀結構看著裡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如果把前提放在上一層級裡,那麼乙個推理過程就是超長的一長串。而且和平時思考的方式是反過來的,很怪,看到的結論竟然在最後乙個子項裡……

如果放在同一層裡,用先後次序來表達推理,那麼由兩個前提達到的結論怎麼表達?

就是彆扭,因為拓狀結構不是用來幹這個的…

2. 事物是普遍聯絡的,而拓狀是割裂的

雖然導圖軟體都提供乙個虛線的「聯絡」,不得不吐槽,用起來很不友好,遠不如拓狀自動化排版程度高,還特別醜。

一旦遇到複雜的聯絡怎麼弄?比如畫一張社交關係圖譜,用拓狀結構就不可能畫,乙個人可能是我的朋友同時是客戶,ta可能又介紹了乙個客戶給我,他們之間是朋友關係…畫去吧~現實中關係更複雜的問題多著呢。

所以我一直覺得,如果就用拓狀,還不如直接列表checklist分級解決問題。真沒必要特地出「思維導圖」。本質只是分類而已。

當然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思維導圖軟體的延展功能也足夠豐富,所以也不是思維導圖軟體不能用,我個人用思維導圖,基本滿屏跑floating topic,然後用虛線做各種聯絡,遠遠看去像是草間彌生的畫兒似的。當然也可能區域性用到拓狀,靈活應用唄。軟體還是很好的,可以改,可以上色,畫布足夠大,位置自由移動都是優點,紙筆白板都望塵莫及。

2樓:王小熊

思維導圖是一種樹狀圖,但是有些知識是網狀或者四維的結構,解構會比較麻煩

比如當乙個事物原理當剖析成乙個確切的時空切片後,很容易對其當下的結構進行解構,形成導圖,如果該事物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規律,且不同階段的事件會造成後續狀態改變而形成新的規律的時候,這種複雜的事件結構網用思維導圖來歸納就很費力

3樓:

個人使用最大的感受一點就在於,我沒有接觸學習過這個領域的知識點之前。

我看不懂網路上那些流傳的思維導圖筆記,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摘抄內容。可我們學習的知識內容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

4樓:導圖芝士阿松

要根據你做思維導圖的目的來區分:如果是做發散性思維,做工作了流程梳理,就是非常好的工具;但如果是做考試類的筆記時候要非常警惕:大腦偷懶,最大的缺點就是讓你覺得你都會了!

因為大腦都喜歡傾向於去做一些特別簡單的事情,比如說你在書本上畫一畫就會覺得你都記下來了,其實不是的,你遠遠沒掌握,同樣的做思維導圖也是如此,會讓你誤以為你做了就是掌握了。

建議在學習方面,好的方式就是根據自己的回憶來做思維導圖,這樣做出來才是你掌握的知識。

5樓:阿童木數學老師

形式有了,其實沒有靈魂。

我們以為按照規則把條條框框列好了,我們就能記住。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我們學的沒有興致,沒有因為探索內容之間內在聯絡的那種興奮,沒有在梳理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順暢和美感,那我們的記憶就是空中樓閣。

6樓:atedu

給你一頭活生生豬在你面前跑,你能看的見他的胃,心臟嗎。思維導圖本身就是豬的抽象,思維導圖是告訴你豬的組成和各部分的相互關係,而不是乙個具體的豬,從這個角度說,你認為的思維導圖的缺點恰恰是思維導圖的優點。

7樓:kgzhang

歪個樓,我覺得用文字繪製思維導圖可以避免〔沉迷於美麗的細節而忘了理清思路〕的缺點。

比如使用 plantuml, 在寫的過程中,不僅要想畫出來的大概樣子,還要思考我起的這個變數名對不對?在這個斟酌的過程中,思路就容易理清了

8樓:

一開始我也跟風畫了思維導圖(網上流傳的思維導圖模型),畫了一次後。

先說優點,不喜歡只說缺點。

優點:畫面精美、色彩絢麗、線條優美。

缺點:適用範圍極其狹窄,我認為從結構模型看,明顯只適合於強調總結歸納的場合。如今卻反而甭管什麼東西,先畫一波圖再說,什麼玩意兒。

9樓:簡寧

我覺得很浪費時間,現在學校老師也知道思維導圖很流行跟風布置作業,學生為了交出好作業乙個個比畫工,老師也覺得畫的好的才是做的認真,往往畫的好的才會表揚,也根本不注重內容,而孩子要畫好一張思維導圖得花費四個小時,真的是很浪費時間,老師嘛,家長都是只會跟著拍馬屁,完成任務,誰敢提意見說這作業布置的很扯,但事實就是很扯,我覺得做這個很沒必要

10樓:野樹長生

思維導圖最大的缺點就是會讓人沉溺於思維導圖的製作和填充,反而被限制思維,降低個人工作效率。

這就是常見的工具駕馭於人之上。

我認為思維導圖的本質

通過工具梳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以更好更快的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思維導圖強調的是工具性邏輯性,而不是內容的完整性和版面的美觀度。

所以對於很多使用思維導圖工具的初學者,經常會進入以下兩個思維導圖使用的誤區:

先展示幾張以前工作時做的思維導圖,是不是看起來非常簡單和直男風↓

其實xmind中有很多好看的思維導圖模板,但我幾乎沒用過,

一是嫌麻煩,

其次就是認為這是別人的思維方式不是我的思維方式,套用別人模板會限制我的思維。

xmind模板

個人覺得,思維導圖作為訓練和建立思維的工具,只是乙個自己使用順手的工具,而不是用來炫技的,思維導圖做的再好看,做完之後沒有收穫,除了能跟別人炫耀裝逼,沒有任何意義,完全本末倒置。

人和動物的區別之一,就是可以用思維駕馭工具,而不是工具駕馭思維。對於陷入思維導圖修飾誤區的同學,我的建議是:

按自己的思維方式做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自己看的,一切以方便自己使用為主

這個是我至前一直陷入的乙個誤區,因為覺得都是重點,所以都放在了自己的知識框架裡,造成思維導圖看起來是非常巨集達壯觀,內容非常詳盡,但是做完之後幾乎不會再看,因為實在是太複雜了。

但現在做思維導圖的話,就不會做那麼詳盡的思維導圖,而是先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和目標,選擇對自己有用或者重點放在知識框架裡,經常回顧、補充和刪減。

建立知識框架前先明確學習的目的目標

對於疲於填充思維導圖內容的同學,我的建議是:

建立思維導圖前,明確自己的目的和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刪繁就簡。

以上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11樓:張靜道

思維導圖最大的缺點在於容易被錯誤理解和錯誤使用從而適得其反地禁錮思維。

思維導圖用過都說好,我看了看,也覺得好。不過我還是要在雞蛋裡挑一挑骨頭,畢竟任何精妙的思想和概念在被廣泛傳播後,總是不可避免地被扭曲和被庸俗化。

從本質上講,思維導圖就是由線索(文字、線條或圖形)構成的結構筆記。它的一大特點就是,用簡約的文字,誇張的圖形和強烈的色彩來激發靈感和強化記憶。

都說思維導圖有利於思維的展開。然而比起發散性,集合性貼近它的本質。如果把發散性看成是思維導圖固有的屬性,那麼很容易讓思考者陷入迷途而不自知。

因為是人在思考而不是思維導圖在思考。思維導圖只是一套思維工具,只有當我們主動發散思維時,它才有利於我們進行發散思維。如果我們只是試圖通過學習這一套工具,然後便將思考之責託付於它,那麼往往難結善果~當我們只想按圖索驥時,它更可能強化我們的慣性思維,而不是相反。

與普通結構筆記不同的是,使用思維導圖首先要做的是表達,然後才是記錄。但這也不是思維導圖的自有屬性,而是使用它的要領。

所以說要善用思維導圖。宜自主思考:先發散,次對比,再辯論,後結構化。而不是反過來放棄思考、自縛思維。

回頭來看,這種思考模式不是思維導圖獨有、獨用的,即使我們不用思維導圖,在學習思考時都可以且值得借鑑它。

12樓:c8h10n4o2

我一度認為思維導圖無缺點。現在看來,思維導圖的最大缺點是:

思維導圖的結構是放射狀的,是一種感性的、直覺的結構;它的內容則分為兩種表達方式,一是文字,二是影象和符號。文字可以準確表達理性思維,但對於感性思維則需要借助一定量的影象,而影象不像文字那樣容易整齊擺放在樹枝上,容易佔據大量空間。

總之,儘管思維導圖在表達感性思維方面已遠遠優於自然語言和列表,它對影象的處理不夠有規則,使它還不能足夠好地表達感性思維。

13樓:有乙個人

思維體現為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鏈結。

1、包含、包括、屬於、隸屬、分為、組成

2、原因、結果、導致、因為、所以

3、之前、之後、同時

4、附近、前後左右上下

還有很多。

思維是發散的,任何乙個概念都可以有相應的鏈結詞聯想到另乙個概念。比如我的電腦旁邊是我的手機,雖然這條鏈結可能沒有什麼用,但是對於非針對性(不針對單一問題)的思維框架,任何資訊都是必要的,這可以組成一種萬用的思維框架。說白了,就是「任何一條資訊都說不定有沒有用呢

」可以想到,現今的思維導圖都是針對性的,針對某乙個問題來進行工作。這是第乙個缺點。後面會有進一步的解釋。

現今思維導圖最重頭的部分是我在前面所列舉的第一類鏈結詞(包含、包括、屬於、隸屬、分為、組成等),對於其它型別的鏈結仍然採用文字表達的方式,最多加個箭頭、橫線什麼的。

但是事實上,鏈結沒有絕對的重要不重要之分,根據實際情況,隸屬類的鏈結詞可能沒有多重要。

現今的思維導圖中,在我看來只有大括號是圖形化的思維,其它都是圖形裝飾。至於推出符號,它只屬於符號,若用「導致」來替換也沒什麼區別,採用符號並沒有使思維變得更加簡單容易。

這就是第二個缺點,絕大部分的鏈結詞都沒有圖形化。

第三個缺點,是偏於主觀化。

很多答主說了,思維導圖適合的就是自己畫給自己理解,自用的。畫給別人看,思路跟不上。

在我看來,所謂「思路跟不上」,就是因為鏈結不全面,概念只涉及到了自己認為有用的範圍。可以說是因為第乙個缺點導致的。

雙方目的有差異的時候(比如銷售方和客戶方),共享思維導圖便成為非常不愉快的一件事。目的不一致,關注點不一致,提取進思維導圖的資訊不一致。

而非針對性的思維導圖中不存在這種問題。無需確認對方需要什麼,就可以把思維導圖拿給對方看。

(拓展:非針對性思維導圖中資訊太多的問題:可能你看的100條資訊中99條都是閒事,但是我認為能夠發明出使文字資訊圖形化的方法(或其它的方法),以至於我們可以像過濾日常中的視覺、聽覺等資訊一樣以極快速度過濾思維導圖中大量的資訊,這樣,製作和閱覽非針對性的思維導圖才成為可能。

)同時,這種思維導圖具有公共性,對於乙個問題的客觀資訊無需每個人都要繪製一次。

不只是意淫。正在做相關的工作。

思維導圖XMind MindMaster和MindManager哪個好用?

陸三思 mindmaster更容易修改,格式多種多樣,可以輸出為pdf,word,而且比較方便同步 文科強烈建議使用電子筆記 舉個例子 這是思維導圖,當然你也可以輸出為word格式,缺點就是必須要修改序號,目前版本裡mindmaster輸出word後序號是非常可怕的 這序號我都看暈了,強烈建議程式設...

怎麼畫出思維導圖?

生活的饋贈 我個人用的是xmind免費版。花思維導圖其實就是整理思路的過程,先畫乙個大的框架。然後逐一去進行細化,劃分。不要自己第一次畫的面面俱到。而是要開始上手,多練習。通過自己的不斷的練習就會越來越熟練。 Cathy 思維導圖怎麼畫都行。重要的是你要畫的是什麼?你想展現給自己或者別人的內容是什麼...

好用嗎?思維導圖?

好用,非常好用!思維導圖,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說簡單點,就是幫你整理思維的東西,可以是知識點 也可以是計畫 舉個例子,買房可以用思維導圖進行比較,所有資訊都列出來進行詳細對比除了生活中可以用到,工作 學習都可以用到思維導圖,例如最近搞的個稅問題,用思維導圖整理一下就很清晰了 剛開始用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