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財畢業去銀行當櫃員是什麼水平?

時間 2021-05-06 22:59:48

1樓:無涯

一般水平,還能是啥水平

頂尖水平去總行,總行有各個部門,如果去不了總行,又想去銀行,就是從分行櫃員做起

去四線城市當銀行櫃員也跟水平沒啥關係,有可能人家就是想回乙個小城市,壓力小點,小城市裡工作崗位少,就銀行穩定體面,就去了唄。我覺得她要是想留在上海,不可能乙個工作也找不到

PS麻麻說的沒錯,金融真不是像您想的那麼好,建議慎重考慮啊,不要一時熱血進入金融,最後後悔

2樓:

上財畢業有去投行的有去私募的有去公募的,有去bbm和四大的,有去保險去銀行的,其中有些人去做了櫃員或者保險銷售。

想想為啥去做櫃員的是自己吧

3樓:

本科畢業對口招,有些人懶的花精力找好工作,就這樣糊里糊塗去了。本校本碩畢業也去,那我就不知道他們腦子怎麼想的了。如果是差的本科,上財碩,那去就去了,當個跳板進銀行,價效比也還可以。

4樓:在路上

怎麼說呢,銀行肯定說常見,確實也是有不少名校碩士去銀行基層。

但是呢,也有不少本科雙非,碩士還可以,能去投行的。

題主自己也說了,如果是自願那沒啥。但是想找別的機會肯定不是沒有,如果鎖定在銀行範圍,那最好是關係背景過硬,否則你是哪個學校的不是很重要。

5樓:

公務員工資低一眼看到頭,銀行要營銷沒關係上不去,菸草要下車間三班倒,醫生讀書時間長費腦筋,等等。某些人本事沒多大,心氣倒不小,建議去應聘美國隊長。

6樓:一一

無論上財還是清華北大,來了先去支行,去了支行先去櫃員,從櫃檯到個人業務崗位到對公業務崗位,輪一遍,然後再看單位和個人的雙向選擇。

說句實話,銀行業,也就是三大類,營銷崗,技術崗,產品管理崗,和其他行業都差不多!對公客戶經理也就是信貸崗,對私客戶經理也就個人理財崗,都是市場類崗位,都要面對客戶談業務請吃飯送送xx,這是一類。技術崗,包括櫃檯和後台都屬於結算崗,就是按部就班幹活,高水平的去結算條線總分行做產品經理。

還包括資訊開發部門這類,其他人力辦公室都是中後台部門。產品管理類主要在總分行,沒有一定支行經驗作為基礎,做不出產品構思和業務思路,上級部門也不會要,除了科技部門有直接外招的人員(那人家都是技術大牛),其他產品經理很少直接要沒有實地工作經驗的畢業生來做,會有很多問題,一般都是三五年支行工作經驗。

所以,你老媽說學醫,那畢業要不要規培,要不要當住院醫生,都是要的。銀行也一樣,去支行去櫃檯都是鍛鍊個人、接觸市場的最好機會,年青時不去磨一磨,等年級大了下支行更痛苦,哈哈!

7樓:johnhull大師

正常水平。雖然現在再去,我會覺得你的選擇有問題。(當然如果你家裡都安排好以後去分行總行那無所謂)畢竟行裡各個級別的位置,都已經鎖死了。

還記得自己入行做櫃員的時候是七年前。當時行內還解決戶口,座標北京。那個時候清北的本科,各大985院校的碩士,都齊聚在工行。

當時乙個儲蓄所級別的小網點,六個櫃員裡可以有4個985碩士。可惜國企在好年景時錯誤的估計了地位,覺得人是因為工商銀行這個招牌來這裡工作,始終沒反應過來是戶口這個金字招牌召來的優秀員工。

結果就是隨著戶口指標的緊縮,行內再也沒有過14年前招高學歷人才的機會了。試想到了21年,北京分行招800人,能招出不少三本二本應屆生。可見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來大型銀行。

行裡位置都已經提前安排好,你的關係我的關係鎖死了一切上公升空間。優質年輕人越來越少。

所以上財坐櫃檯的現象正常。不正常的是你自己的選擇,是家裡的關係戶?還是因為什麼去銀行做櫃檯。

如果沒關係又拿不到戶口,做這樣乙個糟糕的職業規劃,那才是你讀了上財坐櫃檯最可悲的地方。

8樓:有借必有貸

正如其他幾位答主一樣,別說上財了,復旦交大金融都有做櫃員的。回四線城市做櫃員,雖然不多,但是也很正常。

首先要端正乙個觀念,不論是學校、工作還是專業,都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高低貴賤。因為有畢業生做櫃員,上財就不值得了?金融專業就虛了?

那我告訴你我也有很多同學去了大券商,大投行,你是不是又覺得好了,覺得值得了?所以你喜歡金融專業是因為工資高嗎?

畢業是不是去做櫃員,跟學校關係不是最大的,跟自己的選擇關係很大。如果乙個人她就是追求安穩的生活,或者他在大學裡就是虛度光陰了,那麼選擇櫃員不是很正常嗎?所以醫學院畢業的出來都是名醫嗎?

所以如果沒有成有名的醫生,你也覺得醫學廢嗎?

其次,名校的價值不在於這個title本身,而在於接觸到的機會,在兩財一貿或者其他的知名985確實能接觸到更多的實習機會,也能接觸到很多優秀的校友,如果你一開始就是想去大投行或者券商,你可以從大二就開始實習,並且在學校裡考CFA或者其他證書。當然,這個過程非常辛苦,工作以後也非常辛苦,每天基本睡不了幾個小時,有的人工作一年肝就爆了,但是如果你想選擇這個條路,那麼在這個學校裡你會有這個機會。如果本身在學校裡就是鹹魚,畢業找工作才開始焦慮,覺得這個專業不好,學校不好,那就是令人無語。

當然,實話實說,經濟金融類學科,家庭背景也是需要的,對於沒有背景的小白來說,進入到金融圈的頂端要非常非常非常苦,但是如果你家庭背景很強,那麼很早就能拿到大公司的實習,或者畢業以後直接就能進大投行。商科的鄙視鏈就是很重,看學校、看實力也看家庭。

最後,不要看不起任何職業,四線城市櫃員怎麼了,可能是她就是覺得生活比工作更重要,有家人陪伴,生活平衡比工作發展更重要。

9樓:葉子

常見啊。我高中同學,2023年本科畢業於上財,在民生銀行蘇州做了好幾年櫃員。我上家公司的同事,也是差不多時間畢業,上海本地人,當時楊浦區的前幾名進的上財,也是在工行當了好幾年櫃員。

還好後面都轉崗了,沒有一直櫃員下去。但是他們也都跟我說過,這個制度很不人道,不看學歷、能力,誰都要從櫃員做起,能不能轉崗,要看有沒有空缺了,完全與能力無關,就是命啊。

10樓:jasonwangzzzz

我看了看大家的邏輯,是不是都沒把握到乙個點啊:上財畢業學經濟金融的,你選擇回乙個四線小城市你指望做什麼?是頭部券商要去四線城市開分支機構了?

還是大公募私募想不開把點設在四線城市了?在四線城市,銀行已經是四線城市金融行業你能找到的比較合理的地方了。至於櫃員,總行管培都得去櫃檯輪崗開始幹,這也沒啥。

所以題主,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人生選擇。你會選擇回家鄉縣城嗎?選擇本無對錯,適合不適合而已。

另外,在你看來再普通的崗位,只要用心都能有所收穫。櫃員咋啦?就沒有櫃員幹出來的行長了?

上財咋啦?上財畢業生就非要坐在陸家嘴國金53層辦公室裡喝咖啡指點江山?就不能回到家鄉實現自己別樣的人生理想了?

11樓:俏皮的joker

日常操作水平。當櫃員的首先學歷上至985研究生,下到普通二本本科生,都是銀行招募物件。以前聽老行員說過,有一段時間我以前待過的行裡也招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生當櫃員。

但是研究生普遍對於自己能力持有很高的信心,同時也有著較為清晰的職業規劃,進行雖然幹了一兩年櫃員,但是當看不到發展前景,立刻就離職了。所以後面才慢慢以研本為櫃員招募核心轉到以本科畢業生為招募重心。對於銀行來說,櫃員就像螺絲釘,不要求你多有能力,但求你能保證質量完成任務即可,因為你觸碰不到核心業務,所以能矮子裡拔尖那何樂而不為呢?

能找學歷高的那就更好了呀。但是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辛辛苦苦16年書讀下來,總想幹番事業出來,雖然這後面99%的人都趨向於平凡人了。所以進來以後發現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勞動和少的可憐的競聘機會,多多少少有點失落的情緒的,所以也就不奇怪一開始校招對公經理48個人一年裡走了30個了。

凡是在銀行存活下來並且公升職成功的,大概率確實是家裡有點關係,也有可能自己能力強,跟對了領導,從交流能力到業務執行能力都可圈可點,那麼他們的轉崗公升職是可期的。從知乎上看出來,211本科/碩士畢業進會計師事務所有前途麼?畢業出來考公算是一條發展道路麼?

等等問題,真的發現乙個問題,教育內捲化導致很多人其實根本沒必要花這麼大力氣去讀到碩士畢業然後再去找乙份其實本科,甚至大專就能勝任的工作。當然了,未來的一天也許這個問題會被日本那樣鬆散化和強調個人發展的教育所替代,不然在此之前,既然無法改變這個大環境,那麼只能無止境地提公升自我,無論是去了銀行,還是去當了公務員,都是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不試試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呢?搞不好在那個崗位上你就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了。

12樓:帝都毒舌姐

櫃員工作其實和教科書裡的銀行、金融是沒有太多關係的,更像收銀員,或者其他的服務業。複雜業務也只不過是一些操作組合。對於櫃員來說,懂些會計(而非金融)知識可能更實在些,不過現在的流程優化/前後臺分離/系統智慧型化等,導致對會計知識的要求幾乎很少了。

雖然大部分銀行人都會有上櫃經歷,但去銀行前如不能保證自己能趟過櫃員這道渾水,那之後會有不小的炮灰概率。還有很多銀行都會招收非編制,這個就類似於「外包」了,確實工作大家都能做。學習優勢被埋沒,不如手腳麻利點,至少還點鈔翻票敲數字快呢(讓窗外客戶看著專業)。

上財是好學校。其實在金融體系內,有自己的學校排名清單,上財是排名相對靠前的,但更適合去金融屬性強的機構,也可以考慮去大企業財務公司/投資公司/相關的部門等。作為第一學歷是不錯的(意思就是,最好再有第二學歷)。

13樓:

看到問題所在了嗎?十年前,甚至可能六七年前,211,985誰去銀行當櫃員啊,讀個美國五十名的碩士,或者考個211研究生,去個券商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現在怎麼就變成先去櫃檯很正常了呢?

真的正常嗎?真的應該嗎?說白了就是競爭太激烈罷了。

至於櫃檯轉崗,我爸就在銀行工作的,那你要保證自己能短時間出櫃,你要麼學歷很高,雙985,要麼你有關係,要麼你運氣好,不然內部競聘的時候你慢慢排隊吧,關係戶先上去了再說。誰給你保證能出櫃啊,要麼扔你去做客戶經理到是可能的。

14樓:sufe瞭望塔

因為春華秋韻網沒有更新就業報告,所以我們從金融學院的資料可以看到去銀行的人數是最多的,銀行就業人數再次超過券商躍居第一,首要原因當然是近幾年國內整體經濟不景氣,對金融行業校招產生一定影響,並且每年畢業生人數在增加,熱門行業就業早已捲到不行。另外其實也是銀行的統計口徑比較大,在統計時包括了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監管行。最後研究生畢業進入銀行崗位多數並非大家熟知的櫃檯,而是銀行部分核心崗,只有部分同學前往分行管培生會輪崗後再定崗。

這個問題裡面的回答令人對未來有點擔心,實際並沒回答裡說的那麼悲哀,至少我在銀行裡不是去做櫃員,而且年終獎也挺高的。身邊也很多同學畢業進入大行總行做管培生或者直屬部門比如卡中心、資料中心等工作。即便我們上財畢業的普通進入特別好的銀行管培生像是工農中建裡做管培有點困難,但是在一些股份制銀行,比如中信、民生、招商、平安、光大這些不算太難進吧,實在不行去老家當地的城商行做管培唄,輪崗結束都不會去很差的崗位的。

另外還想說一句,我平時混子一樣存在,最後去的工作都還算滿意,我不相信其他同學去的地方能夠比我差這麼多,假如讓我從事櫃員(非輪崗狀態的,非短期)的話,無論任何銀行我都不會答應。最後就想說有財大同學去了銀行做櫃員,那我只能對這個銀行的用人標準抱有懷疑,明明大專畢業的那些學生大學都在學點鈔坐櫃,為何要招上財畢業的學生放在這麼乙個崗位上。

女朋友剛畢業去銀行當櫃員了,因為異地,白天消失,晚上說很睏手機都不想玩,沒說幾句就說要睡了,正常嗎?

陸沉 過來人告訴你,按工作強度來說這是正常的,她如果是新員工那更是經常加班練技能學業務開會之類的,回家倒頭就睡是可以合理解釋的 紫花菠蘿水 正常,放心,櫃員本身白天就不能隨便玩手機,你去銀行有看到櫃員玩手機嗎,都是關在裡面,出來上廁所都是大事一件,更沒有時間出軌了。放心吧。 嚕嚕 正常的,我剛入職的...

研究生畢業去銀行做櫃員,值得麼?

天天向上 銀行櫃員,其實財金專業的中專生就能完全勝任,而且職業技術學校3年出來人,大概率比大學生 研究生櫃員工作做得更好 更能吃苦 心態更平靜。回到問題,研究生畢業去銀行做櫃員,值得麼?因為無論管理 營銷 專業序列,上層優質崗位資源緊張,僧多粥少,你想坐那個位置已經有人,而且人家向上走不動,或沒打算...

同是櫃員崗位,郵儲銀行跳槽去興業銀行是好的選擇嗎?

中流砥柱 其他不多說,列幾個2019年兩家銀行公開年報資料 郵儲銀行總資產10.22萬億 淨利潤609億 員工人數17.44萬人 興業銀行總資產7.15萬億 淨利潤658億 員工人數5.96萬人。 光棍 崗位相同,還不如選擇穩妥的,郵儲畢竟是國有大行,雖說機制僵硬,但勝在規模大,有國家背景,抗風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