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門課都認真去上的人除了考試分數,還有什麼優勢?

時間 2021-05-06 21:07:03

1樓:東方月初白

作為乙個大學五年幾乎每一門專業課都很認真聽的醫學生來講,認真聽講總能聽到別的同學關注不到的料,總能在書上翻到別的同學關注不到的點,這些可能不會成為考試的知識點,但是能給你帶來別樣的樂趣呀~以及,當初認真聽講是覺得,臨床醫學是乙個經驗很重要的領域,前輩的經驗是很大的財富,這是考試前看書突擊得不來的

2樓:

其實考試分數都不用太在乎。我一直都告訴自己,只要我認可的事,那麼都要以認真的態度對待,而不是敷衍了事。培養的這種品質,才是使我最受益的。

3樓:

熬碗雞湯。

女神就是從來不翹課的那種人。

大學double英語和歷史。研究生選了教育。現在上班每天7點到辦公室。比其他人早兩個小時。處理完自己的事情開始迎接一天的會議。

我以前上課一般踩點。提前5分鐘到都覺得自己今天真了不起。如果提前20分鐘到那簡直是虧大了。就算遲到5分鐘也得再去吃個早飯幹點什麼混過這20分鐘。

認識女神之後。現在11點的課。8點去學校候著。不敢說自己把這多出來的時間用得多麼好。但是比起以前完美踩點。不慌不忙吃飯。看完材料準備上課的感覺。爽。

每節課都去上課的人有什麼優勢?有提前兩個小時到辦公室也不覺得自己吃虧的心態。

4樓:

主要看逃課去幹嘛。

如果是玩,那麼真的會毀一生。

如果是做其他有意義於人生的事情,我們應當認識到,大學不能學習到所有,很多方面是有光明前途的,如果你喜歡其中一條路,並且認定這一條路,而且這一條路確實是可行的,那麼逃課去做,在不掛科的前提下,沒什麼不好。

5樓:明月缺

說實話,你問的問題是每節課都認真聽的人,當然就是牛人了。然而有人會說並沒有什麼卵用,其實不會,知識是累計的,多一塊知識會有更多的儲備。

事實上:大學z四年我只有一門課認真聽,考了90多,至今未忘。其餘的沒有聽,突擊考及格了。然而在集中精力攻關的時候,我就發現其實學習應該是很愉快的事情,然而我只是更喜歡玩而已。

大學的課程,其實是非常好的學科的基礎知識,建立乙個基礎的知識體系,而且非常的有用。無論是什麼,計算機/醫學/化學等。

6樓:柴可夫不宕機

我在大學裡屬於題主描述的那一類人,每門課都認真去上課,從不逃課,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所有任務,考試當然是好的結果啦。我覺得相比其它同學只是更加有自控力吧。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這麼做,我想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原因:

1、獎學金。獎學金當然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才有資格評比,有了這筆錢,可以購買一些想要卻又不好意思向爸媽伸手要錢的東西,比如手機、電腦等。

2、成就感。每個學期努力的成果最終體現在成績上面,當看到某門課掛科率超過50%,身邊的同學都在抱怨時,考90多分的你會被他們當作」大神「頂禮膜拜,感到自信滿滿。

3、懶惰。你沒看錯,確實是懶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小學到高中你的努力全部是為了乙個明確的目標——高考!

而且中學的老師一般都會引導你,你不用考慮學習以外的東西,努力學習就行了。但是到了大學,頓時失去了像高中時的那種明確的目標,剛開始會有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覺,於是乎繼續沿襲以前的模式,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因為這樣做你可以暫時避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職業規劃之類的東西,可以看做是一種逃避面對未來的措施,算是一種懶惰吧。

其實,大學裡我最佩服的不是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學霸,而是那些真正有想法,對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並且為之堅持不懈努力的人。現在想想,大學裡有些課程設定的確實不合理,沒有必要全部精力都放在這上面,死讀書沒有好結果。

7樓:咆哮的兔紙

看了幾個知友的回答,有些不贊同。 我也來回答一下。

我的觀點是:學習不在乎形式,要從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學習。

像 @靳翹楚說的,學習不等於認真上課,認真上課不等於學習。

我或許和這個知友的舍友有著相同之處吧,高數一節課都沒上過,高數上下期末考試都是滿分(由於平時作業也佔成績的10%,所以總評98....不過單科排名還是1/102...)有一些光靠記憶的水課,如果認真起來排名也不錯(嗯就是期末前給幾道題死記硬背) 哦對了,我的大學是某省第一,全國前十。

首先我想說,學習是一件漫長的旅程,伴隨著生命的開始和終結。我想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解釋,學習的層次也分為生理、安全、社會、自尊和自我實現。因為學習從某種程度來說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求,比如學習彈結他(沒錯我目前就在學結他OAO)是為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沒準還會滿足生理需求OVO.....

學習要從需求出發,這樣才有動力。就算你說你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那也是一種自我滿足吧....不過現在社會越來越浮躁,很多人都是為了!

@#$%^而去學習、考證blabla,在這過程中也實現了自我的價值。

那麼,大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為了一紙找工作的簡歷?為了多收點學費?

還是為了國家、社會培養出更有能力的人才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那麼對於大學生來說,你的目的是為了追求高GPA還是想學習更多的知識?

第一,兩者不衝突。高GPA直奔「考綱」,考綱可以是歷年的考試題,也可以是師兄師姐分享的「小道訊息」……而學習更多的知識,我還是推薦能翹的課就翹吧。OK,什麼是能翹的課?

自己要有判斷。自學能學會而且還能在同一時間學到的比老師教的還多的,翹!總之自己要會算一下時間收益比吧。

當然,如果你不聽課而自學需要的時間更多的話,那還是乖乖去上課吧。

第二,社會正在淘汰一大批有學歷但是沒有學習能力或者學習能力弱的人。學習不在乎形式,在乎的是你的激情、恆心、方向。誰說天天去上課的人都是思路跟著老師走的?

誰又說天天窩在宿舍不能好好學習?你可以諷刺我是天天翹課成績還說得過去的學婊,但是你看不到我在你們上課發呆刷手機的時候自己在圖書館刷著一本又一本的題、看一本又一本自己想看的書。大學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培養自己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學習(除此還有與人溝通、合作、展示blabla....

)學會學習吧,會學習了一切都不是難事。

先寫到這,看書去了。

8樓:褚明

HR拿到乙份簡歷,看到一位應聘者的學習成績很好,Ta會認為面試者:

1 認真負責,認真的上課,認真的完成作業,認真的複習考試。

2 勤奮堅持,大部分上課是枯燥乏味,但是堅持下來了,而且堅持的結果不錯。

你說這些品質是不是乙個公司所看重的

你說這些品質是不是成功所必須?

當然有種情況:有些人靠考試前突擊也可以成績不錯,那這麼多門課都可以這樣不就說明這個人很聰明。

9樓:

我不覺得上課除了防點名有什麼用。聽課效率《自學

另外上課的人也不見的考試分數就有優勢。

我大學到現在第四年,GPA 4.09/4.3 但是我只認真聽過兩門課,還都是大一剛到學校什麼都不懂時上的,而且成績也不高。

10樓:

只會念ppt的老師課就別上辣自己學習絕對比老師效率高不給學生留課件或者不怎麼用課件的六七十歲老爺爺絕對滿滿的乾貨你能想像大學裡我們的數分老爺爺盯著課堂不讓人說話睡覺玩手機嗎(的確我們是實驗班小班授課乙個教室四十多人)學到的東西絕對是課下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自己補回來的半工科半理科感覺傷不起啊

11樓:

這個問題的句式「除了……還有……」,隱含的意思是「既無……也無……」。

提問的人一定是認為:認真上課的人,得到了高分不算優勢,其他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答案都在問題裡。

都活得這麼明白了幹嘛還要來知乎問呢?他的心裡的想法一定是:我羨慕認真學好每門課的人,但是我做不到。

但又不知道為什麼羨慕,有沒有必要羨慕,總之是個糾結的人。

大學裡有人每天6點鐘起床,你做不到。但嘴上問,這有什麼意義;心裡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沒營養。

但是我們還是會羨慕,就是因為我們普遍做不到。乙個問題既然能給你罵或者雞湯(兩面性)就說明沒有定論,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完全看個人

12樓:王小彪

底蘊,我也平時懶得去上課,總是覺得走好遠的路為了點名太不值得,全靠期末突擊,不過,我能立刻馬上投入學習,這也算是項技能了,也能拿到差不多的分數,自己又比較容易滿足,就覺得挺好。沒想過有什麼不好的,

就這樣,四年結束,覺得還是跟以前一樣鬧騰,專業課還能記得的東西,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這就是底蘊。相信我,紮實的基礎,理論推導,隨著時間會沉澱下來的。

大學四年,我能學到的唯一知識就是自學啦。

不過這也不錯。

13樓:

真不知道這種問題到底有什麼好問的

難道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乙個個都教的蠢不可及,忽略基本常識?

這一波又一波的心靈雞湯是怎麼回事?

有個笑話很能說明題主這種思維

有條金魚被放生到大海浬,遊了很多天,海龜問它過的如何,它說非常好,就是這個缸有點大,怎麼游都游不到頭

現在基礎教育已經成功的把魚缸和這種思維框架深深根植在諸位的大腦裡了——面對知識和技能的汪洋大海,沒有自己的追求和興趣,始終跟在老師屁股後面走,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複習,考試好好準備,課本記載的和考試要考的,再沒用再無聊也要認真學,如果課本沒記載或者考試不考就不學,這種人壓根就沒自己的目標和想法,也缺乏基本求知慾,整個人的大學基本上就是上課下課,按部就班,空餘時間無所事事的無聊狀態

不淘汰你這種傢伙,社會淘汰誰呢?

難道各位高考考的還嫌不夠麼?框架還嫌裝的不夠麼?壓根兒就沒有一丁點自己的想法,追求,和目標麼?

在高等教育水平如此低的情況下,難道對待大學課程的態度不應該是喜歡學的就認真學,不喜歡的就少花時間及格即可麼?對於熱愛的東西,鑽研進去達到可能條件允許的最精深,不管考試考還是不考;至於不喜歡學的就馬虎了事,考前突擊一下及格算了,平時時間省下來,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唄

學習這麼自由化和自主化程度這麼高的事情,有什麼可糾結的?不管是考前突擊還是平時努力,只要是有自己的興趣,自學規劃和目標,都是未來建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可造之材

要知道在中國的教育體制內,留給學生的自由求知的機會並不多——只看大學轉專業有多難就知道了,這個時候你不去自己選擇自己規劃主動出擊自學,你指望拿什麼和人競爭?毛概考試滿分?

有關所謂學霸,如果他是真的熱愛學科有自己的治學目標的,那麼是真的值得讓人敬佩,至於那種毫無治學理想和目標,只是為了獎學金糾結,為了大學的所謂光環,或者所謂的名校,連思想政治都能考滿分,這類人也配被叫做「學霸」?說是「考棍」還差不多,撐死了也就是不停的遊試圖找到魚缸邊緣最後累死而已,無憂無慮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並且有一技之長的,才能叫學霸!

PS,別他媽拿排名靠前的那幾所高校說事兒,你拿精英教育來舉例說普通大學的事兒,這不是「何不食肉糜」是什麼?

大一必須每門課都認真學習嗎

MQQ 專業課好好學,認真學,其他的看自己興趣,但是很多課程都是很有意思的,認真學總是沒錯,如果時間安排不了的話,就需要自己考慮啦 落葉知秋 我覺得沒必要。比如毛概馬克思這種公共課,聽聽就行吧,考試過了就可以啊,如果你要拼獎學金,還是得期末認真背哦,平時可以適當幹點別的事情,比如課上學專業課的東西。...

當無限細分的每一門知識都複雜到人類窮盡一生也學不完的時候,是否會是人類科技的極限?

我就是正道的光 如果我們都發展到了一們知識都窮盡一生學不完的地步,卻連個最基礎的輔助學習裝置,或者腦內晶元都造不出來的話。人類這個種子也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了 李洋 不會。文明為生存尋求確定性。不確定性分為內部不確定性和外部不確定性。內部不確定性就是人類個體之間的分歧。可以通過虛擬實境 意識上傳 意識...

大學裡其中一門課的老師去過外國留學,每次上課,都一直說自己在外國怎樣怎樣,外國這個好,那個好。?

Zhanghl 在我出國之前一直罵那些移民的人,直到後來來了德國,現在也不想回去了,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想知道他說的對不對,自己出來體驗一下吧 SeanLee 中學裡其中一門課的老師去過外國留學,每次上課,都一直說自己在外國怎樣怎樣,外國這個好,那個好。沒有錯,這個老師就是我。自然啦,我只是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