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選自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第二原理。

時間 2021-05-06 20:40:22

1樓:daring

原句沒有。不過這句話就是說明,乙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只能追求同一件事,是能力限制,因為人沒有分身術,,但不代表他只能從事這乙個行業,他可以選擇第二份職業,但是第一職業和第二職業不能共存。

從事第一職業的錢,潛在的損失就是,失去用時間從事第二職業賺的錢.只有賺錢多於損失才是明智的。

不過這種現象也有解決的辦法,如果你是老總或者領導者就可以整合資源,雇人幫你幹活,這樣從事倆個職業也可以實現。

2樓:Viaya

答主在說的是機會成本吧。

對啊,通俗的說我們大眾普遍思維就是你買這個東西花了5塊錢。你的成本就是五塊。

當然不是了,

機會成本告訴我們是你買這個東西五塊錢,的同時你放棄了五塊錢可以換取其他的東西的價值。都考慮在內的

3樓:

你做出乙個get的選擇勢必會得到什麼。

比如無論你的工作是掃大街還是當程式設計師,只要你工作,總會因為勞動而得到報酬。程式設計師如果選擇掃大街,可能會得到10元錢,卻失掉了原應有的工資。你的財富增加,但卻少於期望。

你在上大學,就喪失了本可以去搬磚的機會。陳赫在泡那個,在這個時間裡就喪失了陪原配的機會。你的老婆讓你別玩遊戲快休。息。吧,你打遊戲,就喪失了休息的機會。

我覺得這個真的沒什麼好解釋的,樓主,如果學經濟學連這種問題都要上知乎問的話,不是我打擊你,你在問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本可以往後翻兩頁,找到那個農民伯伯養牛種玉公尺還是什麼的例子,看幾遍估計也就理解了。你看,這就是問問題的機會成本。

4樓:yx li

這句話解釋的是機會成本,經濟學中考慮的都是機會成本。

比如,你今晚想要不要去上課,今晚同時有一場演唱會,而你有這個演唱會的免費票,這個演唱會對你來說價值1000,為了上課你只需要放棄演唱會而沒有其他要放棄的東西,1000就是你上課的機會成本。

再比如,你拿100塊準備去吃飯,而這100塊用於投資的話可以給你帶來20塊收益,那麼你吃這頓飯的機會成本是120.

又比如,你上大學需要交學費,但機會成本不僅僅是這些學費,要把你為了上大學而放棄的各種賺錢機會都加上才是機會成本。

又比如,對於乙個企業來說賬面上的成本都是會計成本,而經濟學還要考慮這些錢用於其他投資可以獲得的收益,這部分收益是為了生產而必須放棄的東西,應計入機會成本中。

如果還覺得不懂的話再去看英文原文吧。

活著,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尊重嗎?

別人的目光真的沒那麼重要了,他們的看法不會對我們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響,不會成為我們人生路上的絆腳石。我們要學會走自己的路,讓別人隨便去說。只要無愧於心,無愧於己就足夠了。我們不應該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也不應該裹足於別人的唾沫裡,更不應該活在別人給予的砝碼之上。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害怕別人看不起...

如果說焦慮型依戀的焦慮是為了得到對方的回應,迴避型依戀的迴避是不是通過迴避來索取小時候沒有過的關注?

了了姐 首先,題主說的回應和關注其實是同乙個東西,都是關注。1.焦慮型 所以,焦慮型通過焦慮 粘人 24小時監控 無限度的 為對方付出 等 其實就是在求對方關注。只是,焦慮型要的關注的程度幾乎可以算是四個依戀型裡程度最高的乙個了。跟焦慮型戀愛的人,中後期覺得很累,也正是因此吧。她找你的時候,你如果在...

為了得到你想要的,你都付出過什麼?

我的樣子平平無奇 我想要很多很多錢,為了得到它我天天奴役著自己,每天要做很多任務作,天天關心房價漲沒漲,工資調不調,職稱考試有什麼變動,相親物件條件怎麼樣 等等諸如此類,如果做事情不考慮經濟,只是為了實現自己價值那個程度,當飲馬江湖,詩酒風流 朕就是愛吃魚 大概就是為了學維吾爾語跨越半個中國來到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