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乙個學習傳統中醫的學生,我快要被中藥方劑打敗了,怎麼背都記不住啊,就想問問大家有沒有什麼高招?

時間 2021-05-06 19:19:23

1樓:

目前在用記憶宮殿的方法,一張圖記住乙個類別的中藥。看電視來清熱燥濕長鐵桶一分為三,上做芩中做連下種黃柏,龍膽草盤在電視機上。兩個水壺在茶吧上跳舞,乙個是秦朝的白頭翁用過的,乙個白白鮮鮮看著心癢癢,可苦的茶吧的身子(苦參)。

1黃芩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碳),安胎。

三黃共性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長鐵桶不怕火毒熱濕都行。都瀉大腸濕熱。

芩連柏,分上中下三焦之熱

鐵皮桶一分為三,上面做黃琴,中間做黃鍊子,下面種黃柏上面的黃芩,胃口一半(半夏瀉心湯)大,膽子卻很大,上入肺下入腸,腸子裡還有雙黃蛋和三黃蛋沒消化,拉肚子也拉不出。彈琴還能安胎,胎教聽琴,止血。

黃芩,擅長肺胃膽與大腸濕熱。定位在中上二焦,其實肺熱最好。

胃火(濕熱中阻,半夏瀉心湯,芩連生夏薑棗草)大腸濕熱洩瀉痢疾,如葛根黃芩黃連湯,。

記憶,黃色琴胃口一半大(半夏瀉心湯),大腸洩瀉痢疾(葛根黃芩黃連湯)三黃蛋(痢疾芍藥湯裡有三黃,芍藥歸桂草檳香) 。

止血安胎,胎熱不安(紫蘇氣滯安胎)

2黃連心連心(擅清心火,中焦脾胃心大腸)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擅長中焦之熱。

心經之火。老阿姨交出心頭的火紅的硃砂痣。

黃連阿膠湯,心腎陰虛。交泰丸黃連和肉桂。硃砂安神丸,硃砂黃連歸草地。

3黃柏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

下焦之熱。

赤腳白頭翁在黃柏樹下拉肚子,黃柏樹下埋枯骨,白頭翁湯黃連黃疸加秦皮。

枯骨(古箏潮熱知柏地黃丸)

4龍膽草

電視邊上有條龍

龍膽草,龍膽瀉肝丸,瀉肝膽之火

5白鮮皮

功效:清熱燥濕,祛風解毒。

過敏瘙癢。

6秦皮功效: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黃帶),明目。

白頭翁裡有秦皮,有收斂作用。

頑皮的茶壺在跳舞。

秦朝的壺,只有白頭翁才用得起。

白白鮮鮮的壺,看著心癢癢。

7苦參功效:清熱燥濕,殺蟲,利尿。

只是苦了茶吧,要殺蟲止癢。

殺蟲:苦參,百步,蛇床子,扁蓄

有蟲子,苦死它,百步踩死,放蛇床上吃掉,或者踩扁它。

2樓:捉魚

學而不思則妄,帶腦子去背書啊,方劑的結構,中藥的功能分類,功效差異,這些都是可以幫助記憶的,不要為了背而背,缺乏臨床會讓你理解很困難,抓住這些細節會容易點,有時間去去跟跟中醫門診,百背不如一用。

3樓:Monet Cao

分享乙個背方歌的小程式,複習考研的時候發現的。

包括兩版內容,可以自由選擇。還能標記易錯,隨機未讀,隱藏內容。專為背方歌而生,哈哈

4樓:哧呃嗯

如果是為了考試而背的方歌……

也許可以嘗試自己寫→_→

我是屬於通過理解記組成快過方歌的

於是乎會在知道組成的情況下寫方歌

分享自己寫的四物湯方歌

面色無華心神哀,空洞浮泛形骸呆

故地重遊熟地歸,浩蕩蒼穹天色白

藥物少好發揮哈哈哈

會上癮雖然時間有限不能都自己寫

但背方歌之餘還能給自己找點愉悅嘛~

寫方歌寫得我考中藥鑑定和傷寒都開始用歌訣記憶了但真的挺好用的嗯……

5樓:ao CHANG

強烈強烈推薦一本小書!

《中藥功效快快記憶法》~王滿恩

當年考研背中藥時得心應手的好工具,這本書的編者就是教授中藥學的老師,編排非常合理!就因為它我中醫綜合中藥部分應該就錯了乙個左右,沒用此書之前我是每味中藥就知道一種功效的人 ,這本書應該是我這麼多年來買到的最值的一本書!

後來發現此書的編者還編寫了方劑的快快記憶法,但當時已經絕版,後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在孔夫子舊書網淘到了他編纂的《方劑快快》不過讀後吧效果個人感覺還是不如中藥的編的好,也可能是期望值太高的原因。

方劑的個人推薦還是湯頭或者方歌為主,新版教材課本後面的方歌改的稀巴爛,就比如我們用的那一版的(應該是人衛版的)什麼小青龍湯,第一句居然是小小青龍最有功(像這種的話基本上就屬於廢話了,五版教材裡的方歌應該編的還可以,實在不好就直接背湯頭歌),畢竟很多湯頭裡面還有功效主治甚至有的還會有君臣劑量之類。背湯頭很有好處,之前跟診的老大夫開方有的都是按著湯頭的順序來,方便和他們交流。

6樓:鯨魚愛上彩虹

小學弟,試試7版方歌訣,話說我有一次看見最新版的方歌訣也是吐了,相當繞口,根本背不下來。。。。。還有真正到臨床上了沒有成方可用的,都需要自己裁化。看準症候,自己配伍藥品,別說你是經方派哦(⊙o⊙)

7樓:維正

反覆背,期末考試背,考研背,考職業醫背,考博背,考主治背。最後你發現,幸虧那個學期多背了幾遍,才讓後來的方劑背誦省了好多時間。

8樓:李垚

中藥:本人用的《中藥快快記》做參考,圖書館借了本中藥彩色圖譜翻看,到藥房去抓了乙個月的中藥,嘗聞藥物氣味,再結合課本就記得很牢了。

方劑:部分背誦「鄧中甲」老師的方歌,加上少量自編的,聯想記憶+簡單機械重複記憶。當然背一背會忘掉,去跟愛講解的中醫老師見習一段時間自然全會,而且不容易忘。

總之,要想記的牢固,得付出+聯想記憶+臨床實踐。

9樓:梁嗖嗖

我是方劑學研究生。

告訴你我自己的辦法,背方歌,每天背兩個,就和小時候背古詩一樣。與其找捷徑,不如刻苦一點。其實每天背兩個也不是難事,關鍵是堅持。

中藥你就買一本《中藥功效快快記憶法》,我們全都用這個,小小的一本,每天背一頁,真的挺好用的。

10樓:何巫醫

我明白有些方歌確實和人八字不合…押韻不押韻藥的組成多少都沒關係可你就是記不住…

所以自己編就好啦( ̄ ̄)記憶是屬於你自己的,而且一直是你自己的。

上方劑課前的朗讀方歌這個環節一直不敢太大聲,和大家不一樣就不要放毒了

11樓:破九

我的方法是嘗試聯想。加上你會經歷無數考試,每次背熟一遍,多次之後就能完全記住大部分。

關於聯想方面舉個例子,比如真武湯壯腎中陽,茯苓術芍附生薑。就聯想有個日本武士叫茯苓術芍,然後有個中國的,類似黃飛鴻葉問那樣的叫生薑,然後那個日本胖子茯苓術芍敗給了生薑。類似這樣。

再比如說麻黃白芥甘草從,就想在乙個草叢裡面有黃的花也有白的花。不要怕浪費時間在編故事上,事實證明最後只有有編過故事的再加不懈多次的死記硬背才會大浪淘沙幸運地留在腦子裡。

12樓:盧防己

多看書(前提是你中基中診中藥傷寒論這些的基礎非常紮實),然後揣摩用藥的原理、為什麼這樣用、換另一種同類的藥行不行,然後就試著自己模仿著寫方歌,盡量概括所有關鍵資訊,包括方劑煎煮、藥物變化等等,最好按君臣佐使的順序寫,最後就是背啦,背熟之後還可以隨時抽出幾個來對比,對比內容無論是什麼都行,總之要找出對比的目的

舉個栗子,記銀翹散,銀翹散裡面用的是生甘草。為什麼要用生甘草呢?因為生甘草清熱解毒,止咳作用優於炙甘草,那什麼時候用炙甘草好?

我們可以看小建中湯。為什麼要這樣用啊?因為炙甘草可以緩急止痛,溫中健脾啊。

然後銀翹散是什麼呀----辛涼平劑。為什麼是辛涼平劑呢?在藥物組成上,辛涼重劑是麻杏石甘湯,用了大寒的石膏與解表宣肺強的麻杏。

辛涼輕劑呢,桑菊飲。為什麼呀?我們看方歌:

銀翹散主上焦痾,桑菊飲就是風溫咳嗽服之消。藥物跟主治、症狀方面再對比下,就更明顯了。

說得比較囉嗦,但是每一步都是很重要的,都是為了建立起中醫「邏輯」的過程。畢竟人家講求的是理、法、方、藥。就像打遊戲也一樣,War3類的遊戲更能體現這點,哪些兵有優勢,克什麼,被什麼克,都是很講究的。

多看,多學,多練,才會得心應手。

很抱歉,只是做了點微小的工作。

13樓:

推薦兩本小書

方劑組成功用中藥功效快快記憶法第2/3版

內容幽默,讓人聯想,記得比較通透

那時候我就靠這兩本小冊子備考,過了職醫考試

14樓:

科班出身,學中醫10年+,博士在讀。

上週跟師出門診,導師突然提起三甲復脈湯的組成。我一愣,腦子裡一片空白,倒是大定風珠的方歌不期然冒了出來,「大定風珠雞子黃,再合加減復脈湯……」-----話說加減復脈湯又是什麼鬼?

……導師的表情(_)

……我的表情(^_^;)

當年本科的時候,一甲二甲三甲復脈湯的組成,憑藉理解也都是背的滾瓜爛熟的。加減復脈湯就是炙甘草湯減去燥熱輩加白芍嘛,一甲牡蠣二甲鱉甲三甲龜板,這有何難。

但是沒想到經過時間的淘洗,最後剩下的,條件反射般的,隨時可以從記憶中抓取的,還是下死功夫背過的方歌。

從親身實踐的角度講,對待方劑組成,除了反覆誦讀,直至形成韻律,形成條件反射外,別無更好的辦法。歌詞是怎麼記住的,方歌就是怎麼記住的。

若想終身受用,就少想走捷徑,多下笨功夫。死記硬背的方法,正如老子所說,似迂而反捷,只有一路走下來才能體會到。

寓教於樂,或是速記之類的方法,當年身為考前突擊黨,我基本都用過,效果顯著,應付考試足夠,但是長線看來得不償失。現在能脫口而出的,還是當年那些下過死功夫,硬生生背下來的方子。至於那些速成的,早就雁過無痕了。

方劑不是期末考試一結束就萬事大吉的。如果不打算改行,那麼方劑可以說是伴隨中醫學生一生的重要話題。偏題說個段子,我校某年考研的時候,三位學生同時進入某名師的複試,竟然都因為某一簡單的方歌不會而全部落榜------也就是說這位導師寧肯當年不收學生,也不肯錄取他所認為不合格的學生。

那個簡單的方劑組成他們真的不會嗎?我想未必,但是在那種高度緊張的環境下,只有對方劑高度熟練才可能迅速反應。儘管該案例有些極端,但是也可以看出對方劑掌握的熟練度對於乙個學生的重要性。

以後到了臨床,這種重要性只增不減。平時按照自己的理解拆分方劑記憶的小夥伴,又是否有自信在那種情形下脫口而出呢。

15樓:

背再背反覆背

吃飯背!走路背!上廁所背!

沒有別的方法的!在學校的時候把該背的都背下來,對你畢業以後有好處!

中藥,方劑,四大經典都背下來,死記硬背,不理解也背下來。到後期理解了,就知道大學時候背下來的都有用!不用在工作時候後悔大學裡沒背工作時要用卻背不下來!

16樓:張祺

其實我個人感覺方劑挺好學的,因為我也是學中藥的,方劑是在中藥學的基礎上的,就比如那個小青龍湯:芍藥乾薑甘草細辛五味子麻黃半夏桂枝你可以這樣記:芍姜甘辛味麻夏桂( 少將甘心為媽下跪)。

畢竟不是所有的藥方都是必須記得。

17樓:莫希風

寫,中藥買快快記,方劑就背歌訣,一邊背一邊寫。第二天在複習寫過的,以後一點點往後背,然後一天背一類藥,中藥很快的,完了之後回來在背禁忌什麼的。

作為乙個中醫學生,怎樣打好基礎

先把學校裡的教材啃牢了,針對內科方向的,基診方藥四書很重要,反覆啃 中內那玩意混考試就行了 這些是行醫的基礎,而且中醫起步難就難在中醫的思維模式不穩固,基本上也只能指著這四本教材了 有疑問記著 肯定會有,而且以教材上的內容解釋不了 但不要急於回答疑問而去接觸外面的學說,系統框架都沒完工,是不具備辨析...

作為乙個學生,每星期學習乙個半小時小提琴,每天練習一小時,如此一年,能達到什麼水平?可以考級嗎?

如果老師是靠譜,練琴的效率較高,那麼不要說考級,哪怕是掌握小提琴大部分核心技術都是可以的。關鍵是,記住一點,考級目前國內來說,絕大部分機構只要求了速度和音準,只要這兩點沒問題,也就是你的訓練量有,那麼無論你是否有技能都能通過。 JJYY 自吹一波。我幼兒園開始學每天半小時,後來逐漸加到乙個半小時,寒...

作為乙個外語專業的學生,你認為我們在學習外語的同時,應該如何對待母語的學習與實踐?

那些不是ABC的說話老夾些英文單詞,這樣特討厭,感覺特裝,就是想讓人知道它懂外語,我身邊外語 同傳 翻譯 真厲害的,沒乙個這樣中文夾外語的說話。我本人不是Abc,但外語還行,我先生也是個會中文的金髮碧眼,我們兩誰說話都不會中文夾幾個英文單詞或者英文夾幾個中文單詞,實在忘記了某個字咋說,就直接整句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