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90 95後有精神問題?(尤其從大學畢業後到社會工作的1 2年產生的)?

時間 2021-05-06 14:13:16

1樓:

1、個人印象不具有普遍性,這並不是乙個普遍現象。並沒有調查顯示90-95後發病率更高。

2、精神疾病跟基因有關。都是答主的親戚的話,可能跟家族中的某些特定基因有關。

2樓:許標-心理諮詢師

沒有見過相關研究表明90-95後精神問題越來越多,不便說是年齡段,從家庭教育或城市生活等找籠統原因。只限於親戚交談得知的幾個後輩患病,人數有限,從個體而不是群體角度去理解患病原因可能更好!祝好!

3樓:Miss Chen

許多精神疾病的發生具有家族性傾向,部分是先天遺傳因素,但也有家族內部的代際關係動力因素,比如,有偏差的養育方式。所以,題主單用一家子親戚作樣本不符合科學統計方法,更不能用來代表整個90-95後的狀況。實際上,中國老一輩人心理疾病患病率一點也不比小輩的少,只是他們的時代往往對此避重就輕,諱疾忌醫。

其中那些年輕時就有心理問題的父母,很難在未經科學指導矯正的情況下養育出心理健康的子女。特別是獨生子女,容易成為家庭關係問題的焦點,一旦出現精神問題往往比父母的嚴重。但就整個社會而言,目前沒有統計資料表明中國90後普遍呈現精神疾病多發趨勢。

4樓:geminicyl

樓上有朋友已經答了,我僅針對標題和描述來作為補充。

多結交和認識一些朋友或者親戚甚至網友,你會發現,上至80多下至7-十幾歲,都有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或者有人是其他精神疾病。手動滑稽。

心理障礙很公平的,從古至今,不會性別年齡長相社會地位對你另眼相看。

提問吧友注意到了一點,感覺是從大學畢業後到社會工作的1-2年產生的,這時候確實是對學生們生活、心理、甚至身體(比如下工地現場)有很大的改變,需要去適應,在舊的認知模式上,重新建立新的認知模式。

可能是【誘因】【之一】。

平時本來就在深層面有沒有解決的巨大問題和情緒,因為一些壓力,引發出來了。

昏割一下

知友問到了如何幫助,你先關注下朋友在醫院診斷出來的具體是什麼病症,比如抑鬱症,再有的放矢的去看一些相關的臨床書籍,特別是寫成患者家屬看的那種。

心理障礙的朋友和家屬,能幫助的有限,就更多的陪伴和共情傾聽吧。

剩下的,交給醫生。

一時不願意就醫的正常,你不到一定程度也不想去看牙醫。手動滑稽。

積累到了乙個程度後,會艱難的選擇去看醫生的。

5樓:寧靜

嗯,題主描述的內容歸納總結下。

這些人都是青年起病,不好好看病,所以限於就診難度,診斷不一可以理解。其中有一部分診斷為精神疾病。

然後,最關鍵的一點,他們都是親戚。

我的分析基於題主自述。那麼,這和90後壓力看來扯不上關係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 95後,不願意結婚了?

劉金剛 這才體現出了傳統道德的作用吧。在道德敗壞的世界裡生育率會越來越低,直到導致社會體系徹底崩壞。這些小孩看過他們父輩的各種雞毛鴨血的表演,還能對婚姻產生幾分信心呢? 稚奴 社會被固化了。80後還有奮鬥的意義,你看現在80後在中高層以及創業成功的多吧,房價那會還是可以的,在加上80後相對90後還是...

為何近年南韓電影吹越來越多?

世宗吳打鐵 別瞎懟,相對於自己,人家的電影是真的好!如果把電影比擬成一張床,那麼韓日可以幕天席地,而自己總是坐臥不適。沒有他們傳遞的痕跡,自己將更加淡陌於自己的往昔文化! 傑克碼 吹 這個字有點過了,南韓電影這些年發展的確實好,有值得誇獎的地方。曾經我們嘲笑南韓的流行文化,嘲笑五顏六色的殺馬特偶像團...

為何越來越多的男人被掰彎 (?

男多女少,萬能的自然界在進行性別再平衡。萬能的社會在進行資源的再分配。萬能的人類在進行偏愛的再進化。在混亂的無序中,一切變得再有序,慢慢歸於寂滅。 因為越來越多的男人比女人更白 更美腰更細更軟 腿更長更直 更會做家務燒飯洗衣服 更溫柔更會掙錢 而且不會隔三差五就要買包包漂亮裙子高跟鞋 不會哭鼻子抹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