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類的研究究竟是是 帶著問題找答案 還是 帶著觀點找證據 ?

時間 2021-05-06 14:06:06

1樓:

我感覺應該是先帶著問題找答案,然後這個答案就是你的觀點,再以此觀點為基礎,回到文獻找證據並對自己觀點及時進行修正吧(本身也不大了解,求親噴)

2樓:小小小香菱

這兩者不矛盾,前者為主,後者為輔。

大方向上是帶著問題找答案,同時心中要有預設,也就是你說的帶著觀點找證據,不要本末倒置就好。帶著問題找答案是為了不被預設觀點束縛,忽略更豐富更有用的材料。要有預設是為了有乙個大方向,不至於漫無目的。

如果直接帶著觀點找證據,很可能找不到,或者為了觀點成立強行用經驗材料套理論的做法。另外找證據不代表證實,還可能證偽,如果證偽了,就要繼續尋找答案。

3樓:「已登出」

這是依據你的研究問題目前被研究的程度而定的。

如果你研究的是乙個被極低度研究的新領域,當然要探索性的描述研究,通過訪談,民族誌等方法,得到資料,再對話比較相關的理論和研究,總結提煉得到結論。

如果你研究的是乙個已經被高度研究的領域,是通過新資料、新方法、新視角對於老問題未盡之處的回應,那無疑要先看清楚以前的研究寫了啥,有哪些共識,對話既有的理論和研究,然後根據你的新東西提出一些假設,或者是值得發問之處,再通過適當的研究方法,尋求證據。

4樓:Johann Faust

很多時候,都是先有個前人權威或者老師提供的大框架,然後帶著這個框架去處理細節的時候,可能會發現細節不能符合自己先前的框架,然後再尋找改變框架的新理論,重新組織材料。

5樓:威尼斯的淚

有意思的問題。這也是讓很多學者在經驗研究世界中迷失自我的問題。先說結論:帶著問題找答案才是價值中立的研究策略,帶著觀點找證據往往會讓人偏離航線固步自封。

6樓:漢凌君

如果能做到第一種,希望以第一視角去體驗。

現在有多少決策是以一種主觀臆斷,「他人」資料做出來的,尤其是不要帶著主觀感情去找論據,那樣得到的證據也往往是主觀的。

社會調查和統計是要付責任的,因為底層人是沒有話語權的,如果掌握話語權的人用自己的主觀觀點去造資料,很可能造成事實的嚴重脫節,影響政策的落地。

在主觀觀點沒有明確的情況下,盡量是「帶著問題找答案」。

真理都是相對的,事實需要自己去尋找。

7樓:

怎麼研究,是沒有定式的。

重點是要經得起實證推敲,有條件的要經得起實驗推敲。

(類似事後審查)

如果兩種推敲都經不起,那麼請務必擁有足夠的權力讓所有人都不敢推敲你。

8樓:劉鎮銳

基於迪昂蒯因論題,脫離了觀點,問題是不能獨自存在的,這點其實在自然科學中也一樣(例如脫離了「一些存在於人類社會中的利他性行為對於行為者自身沒有好處」這一觀點,「利他性行為是如何能在自然選擇中生存下來的」這個甚至曾經讓進化生物學家們打起來的問題,也就成了毫無價值的問題)……

「帶著觀點找證據」的做法,因為抱持著一種對於觀點本身的懷疑,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反而成為了更可取的研究態度……

另一方面來說,明確的研究問題的出現,本身就很困難,脫離了長期的基於「帶著觀點找證據」的研究實踐,是不可能提出有意義的研究問題的……

9樓:揚塵決

這種問題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嗎?別說大學專業課老師了,家長們從小就反覆講:多讀書多思考。

在你成為一名正式的學者之前,你提出的問題和觀點有很大概率是無意義的,所以多讀文獻多省思才是正道。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想法非常有意義,那你必須在對現有研究進行梳理的基礎上說明自己的想法多麼有建設性、能提供什麼新知識,然後才能通過開題答辯。

任何一項規範的社會研究都需要開展文獻綜述,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想做的研究是否幼稚。如果你折騰半天最後發現自己研究的是乙個早就被研究透(陳舊問題)甚至不需要研究(只是你不知道的社會常識和學界共識)的問題,那麼之前做的事情就是無用功。

既然你要研究「低收入群體的文化娛樂生活情況」,那我試著幫你完善一下。

作為一項科學的社會研究,「低收入群體的文化娛樂生活情況」只是乙個話題而非研究問題。那麼我們首先提乙個問題出來:印象中快手的使用者畫像中以低收入群體為主,那麼為什麼他們偏好使用快手呢?

這顯然是乙個很差的問題,因為快手使用者群體的分布特徵和社會收入分層情況的分布特徵有一定相似性。事實上大部分社交平台的使用者都是以低收入群體為主。,那也講不出什麼有意義的故事——反而研究為什麼中高收入群體更傾向於不使用快手更有意義。

科學的社會研究意味著我們要給出進步性的結論,而為了使研究盡可能嚴謹和有建設性,在著手調查前開展文獻綜述和問題凝練是少不了的。

又或者這是一項質性研究,是一場文化漫談。那麼你為什麼要去了解他們的娛樂生活?你現在對你的研究物件了解多少?

這直接決定了你在訪談中能不能抓住重點,為我們提供不僅僅是常識的知識增長。以及你想怎麼開展研究?有沒有類似研究?

別人是怎麼開展這種研究的?你的研究和其他的研究有什麼不一樣?那麼文獻綜述和問題驅動同樣也是少不了的。

10樓:含草舵手

問題=》觀點=》證據=》答案

首先要發現問題,然後經過思考形成觀點。(這是物質決定意識)在主觀上形成觀點之後,在返回客觀世界去尋找證據。(這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能動性)

個人所找到的證據必受時間空間限制,所以答案的形成要經過大量證據的支援。(這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每一步都很重要。不僅對人文社科類研究,對於自然科學亦是如此。科研不是說你帶著問題就能找到答案這麼簡單。

牛頓的問題又很多他自己都找不到答案,所以愛因斯坦要出來一下。所以我們不能說我們做科研是來給答案的,我們只能說在我們自己的角度給特定問題做了一定的contribution。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到我們的觀點是對客觀世界的經過理性思考之後的反映。

也絕不能忽視帶著觀點找證據這一主觀能動過程的重要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1樓:大魔王 展信安

行政管理專業背景,屬於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的研究過程並不了解。

從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層面回答這個問題。

社會科學的定量研究過程中,」帶著問題找答案「和」帶著觀點找證據「兩者並不衝突,甚至相互交織的過程。傳統的過程應該是,問題的提出、前人研究的總結、提出自己對問題的回答(假設)、資料收集、數學模型擬合、統計結果的解析、結論的確定。

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過程中,由於本身比較自由,並不追求研究結果的客觀,而是追求研究的典型性,無論是」帶著問題找答案「還是」帶著觀點找證據「都應該是可行的,甚至是單純的」找問題「也是沒問題的,例如一些民族誌研究。

個人觀點,侵刪錯改。

12樓:取個名字好難

後者效率更高。

其實蒐集資料也是需要一些假定保證你蒐集到的資料是有助於問題的研究的。

那麼從效率上講,從系統化的觀點出發選擇性地接受並處理材料,然後交給科學共同體去驗證各觀點最終的優劣,要遠比從樸素的直覺出發花費大量時間拿到一大堆沒有條理的相關材料再去梳理出盡可能客觀的結論要高效得多。

另外不僅是心理學理論,基本上所有的科學理論都必然是「錯」的或者說是不完整的。科學理論需要保證的是在一系列假定之上的有效性,然後再向外拓展,而不需要一開始就對所有情況或所有相關資料負責。

所以對研究者個人而言,一定程度上的固執或者說保守主義對科學的發展恰恰是必要的。而理論最終是被接受還是修正還是拋棄依賴於科學共同體的集體努力,而非個人的。

13樓:黃佶

當然是帶著問題找答案。帶著觀點找證據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發現找不到證據,或者證據支援相反的觀點,自己要承認自己的觀點錯了。

14樓:「已登出」

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第一種更客觀。但是時間會比較長,也容易在收集素材期間比較發散。

如果能夠有第三種方法,我個人的建議是先看看相關的文獻,但主要不是去看他們的觀點和結論。而要看他們形成這樣的觀點和結論,都做了哪些方向的素材收集,以及採用了什麼樣的分析方法。

然後你自己來確定一下,你做這個研究主要準備從哪幾個方向入手,借鑑前人的經驗來制定收集方案和分析模型。

接下來就是你自己去收集和採集素材,分析後形成你自己的答案了。

總之,最壞的方法就是自己先有答案,然後再去找東西求證。人文研究不同於理科,基本上沒有絕對正確解,只有相對正確解。所以,想先有答案,再去找證據看是否都不能支援自己的答案這種證偽方法是不行的。

人文研究總能找到支援你觀點的證據。所以,證據採集和分析的客觀,全面,才是找到相對正確解的辦法。

被你身邊的人文社科類大牛「碾壓」的感覺是怎樣的?

底特律牙醫 進入學院後柏林卻放棄了哲學,轉向思想史研究,而讓他放棄哲學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維根斯坦。1940年柏林應邀去劍橋大學作乙個報告,當時劍橋有名的哲學家幾乎都到場了,其中就有維根斯坦,然而柏林話都還沒說完,維根斯坦就打斷了他,說柏林的思路是錯的,然後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在場的人鴉雀無聲,柏林也盡...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國外人文社科類紀錄片?

三青兩月 最近在網易公開課上看到乙個關於印度的紀錄片 the Daughters of Destiny 中文譯名 天命之女 有點圖 在美國功成名就的喬治博士在49歲時停掉自己在美國的事業,回到印度建立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從賤民的孩子中挑選天賦比較好的女孩,從小培養直至大學畢業,中間也會淘汰。通過培養...

在申請人文社科類高校教職的過程中,什麼是最重要的?

背景 本科985 不是出名的那幾個 碩士博士美國綜合排名80多的tier1 非常重視研究 但是專業排名前五而且專案大。就業 美國tier2 比較重視研究 AP。我覺得找工作的時候最看重的幾個專案是 方向,pub,學校,而這些都是非常相關的。咱們除去不太能改變的方向,以及靠自己能力和運氣的pub,咱們...